读《精进》
【对待时间的建议】:
1、生活在当下;
2、严肃地对待时间 ;
3、留意自己拥有的空间并享受它;
4、反思自己和其他人的时间视角 ;
5、从现在出发联结过去;
6、并不完全沉浸于过去;
7、制订实现目标的计划;
8、平衡计划和非计划时间 ;
9、视未来在于当下 ;
10、对未来保持积极的态度。
时间是最公平的资源。
【不同时间视角】
1、积极过去视角。以积极心态往回看,对现在拥有的怀有感恩之心,容易忽视当下的快乐;
2、消极过去视角。以消极心态看待过去,陷入伤害和负面经历的回忆中;
3、享乐主义视角。及时行乐,尽情享受当下;
4、宿命论视角。命中注定,只能顺从和忍受;
5、未来视角。具有前瞻性,关注未来目标,当下幸福感并不高。
混合折中方法使用,多采纳积极过去、享乐主义视角和未来视角,在三者之中找到平衡,根据不同的实际场景加以灵活选择,如在工作中采用未来视角,生活上采用享乐视角,和家人相处则采用积极过去视角。
【树立5年目标期限】
5年有利于制定详细的、可实行的行动计划,并且按照计划一步一步地执行下去。不至于拘束于目标的实施,可以更多地思考它带来的长远意义。
解决生活中近期和远期冲突:
1、使5年目标更加具体化,情景化和可实施。
2、增加近期未来中“非目标行为”的不便,主动增加挑战难度。回到专注的目标上。
【注重积累】
完成一件事情后获得的收益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退。
半衰期:完成一件事带来的收益的持续时间长度。
半衰期长:事情带来的效益时间长。(如阅读经典作品,给生活带来长期的历久弥新的积极影响,而不是像生活中的信息噪音一样。产生积累效应)
半衰期短:事情带来的效益时间短。(如网络文章刚阅读完觉得道理满满,其半衰期短,受益很快衰退。尽量少做)
【注重时间节奏和质量】
使用时间,不一味地追求高效,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最多的事情。相反,要合理分配时间,在生活的时候放慢时间,尽情体会时间的流逝,在工作的时候加快效率,完成工作。做到松弛有度。
【最优选择】
在自己内心树立了什么样的最高目标,设定了什么样的价值尺度,就反映了有一个怎样的格局。格局的大小决定了如何做出选择。
格局4层次:
零度格局:没有目标,只是追求当下的潮流。
一度格局:旨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二度格局:他们毕生的行动就是追求和捍卫真理。
三度格局:以改进社会,增强人类的福祉为最高目标。
不为不必要的事情浪费时间和精力,只为自己内心真正渴望的事情付出时间。勇于说不,就可以做出更好的选择。
【思考与练习】:
思考自己的时间视角。反省自己是否喜欢自己当下做的事情,是否常常沉浸在怀念过去、恐惧未来的情绪中。
想象五年后的自己,越具体越好,比如说薪资多少,职位高低。然后思考,要现在积累些什么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有什么兴趣爱好是打算长期保留?为它付出了那些努力?打算今后如何投入这项爱好?
最崇高的目标是什么?现在的格局是那一层?如果要提升一点层次,会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