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特指某个人,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渣。
渣不在于这个人,是他的脑子有问题。
......
赶紧澄清,今天听了樊登读书的《社会性动物》,书中讲到我们大家都有很多偏见,叫大脑的固有偏见。不是说后天养成了一些偏见,而是大脑本身就渣,从原始社会开始它就是个渣男。
第一个偏见,叫做双标,我们对于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事,和在别人身上发生的事,会天然的给出不同的解释。比如我们看到自己成功的事时,容易做性格归因,因为自己有原则,坚强,有责任心。当看到别人成功时,容易做环境归因,会说他赶上了风口,恰好有什么事情让他成功了。或者在自己犯错和他人犯错上也是,我们更容易宽恕自己,但不能宽恕别人。
针对双标,我反思自己是否有同样的问题,发现确实是有的。公司项目有一个比我小4岁的主程,当时我作为他的下属,心里确实是有些不服且不公的。我把他能当主程归因于遇到了好的项目,我比他来公司晚。但内心讲,我是认可他的管理能力和专业水平的。
第二个叫做偏见证实。因为人的大脑有一个问题就是证实比证伪容易。比如有人告诉你“你今天出门要倒霉”,如果你遇到了一件不倒霉的事,要你拿过来反证说自己今天没倒霉、挺好的,你的大脑不会喜欢这样想,这样想很难、耗能高。见到一个人聊天时话不多,当有人提前告诉我们这个人知识渊博,经验丰富时,我们会觉得他不说话是成熟稳重的表现。当有人说他是冷漠高傲时,我们会觉得他不说话是讨人厌的。
我自己时常也会拿别人之前犯过的错误去评判对方。认为他是一层不变的,认为对方还会像以前那样想。毕竟证明对方不是原来那样,要比证明他老样子困难很多。
第三个叫作自我中心偏见,人是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的。这个比较好理解,我们总会有种错觉,比如一场奥运比赛,只要你看那个比赛,那个比赛就特容易输。买了一支股票,只要你买,它就跌,只要你卖,它就涨了。当然股票这事儿前提是我们自己不乱操作,毕竟主力预判了你的预判。有个别称,叫聚光灯效应,太容易把什么事情都放在自己身上,其实那些和你没半点关系。
第四个叫消极偏见。消极偏见来自我们在原始社会的时候,保命的一个措施。我们的注意力依然集中在那些糟糕的事情上面,反应在实际生活中,比如厌恶损失。只要告诉你“这个东西会失去”,你就会觉得特别不舒服。读完后我暂不确定的一点,人们习惯把事情的发展方向往悲观的方向去想,叫不叫消极偏见,我想或许是可以这样定义的。比如有人会畏惧婚姻,因为直接的损失就是个人时间和自由会减少,对应的益处,却是当下未曾拥有的。
人类大脑这四个比较渣的偏见讲完了,也从自身出发去思考了自己是否有类似的问题。确实有,哈哈,还有点严重,解决方案,就是针对他们反向思考。不双标,不以自我为中心,更客观理性地去分析事物,尝试更多的证伪。至于消极悲观,书中重点说到了一种方式:感恩。
因为感恩需要训练,抱怨不需要训练,你没听说过哪个地方教你抱怨,抱怨不需要教,人人都会,但感恩要教。因为感恩是反过来的,大部分的人都会看到消极的、糟糕的东西,感恩则需要你锻炼自己能够看到好的东西,能够看到别人不容易的地方,能够感谢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