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一个说法就是“人人都是创业者”。人人都可以看中一个项目后,自己撸起袖子大干一场。但实际上真正出来创业的人却少之又少。大部分人还是坐在办公室里给别人打工。那么“人人都是创业者”这句话,是否就不适用于这些上班族呢?当然不是,实际上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已经创业的人,都可以称之为“创业者”。现代社会每个人被互联网这张大网联系在一起,每个人都已经拥有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只要看你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多少人的需求,你就创造多大的价值。在推动一个思想转化成一个产品的过程中,最需要具备的是“创业”心态,也就是把自己看作一个独一无二的品牌,通过学习不断锻炼思考的维度和深度,通过实践让思想更加精准的变现成现实社会中能够创造价值的内容或产品。那么有了一个成熟的想法,要转化成现实可创造价值的产品,人在转化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的比例是怎样的呢?是获得一个成熟正确的思想需要花费的努力多,还是将思想转化成一个产品所需要的努力多呢?在“得到”专栏薛兆丰的经济学课中,有一期课中谈到“企业家精神”,他说麻省理工专门负责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老师说,每一块钱的科技投入,需要100块钱的商业运作,才能把思想转换成产品。可见从一个想法到实际的产品,这个过程需要付出的努力是获得一个思想的努力的100倍。从这里可看出实践的重要程度以及艰难程度。这里的“企业家精神”和“创业思维”在意义上是一样的概念,都是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具备的勇往直前,不断解决难题的精神。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创业者”,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想清楚了,设定好目标后,直接“干”,并且是持续的,长期的,边学习边做,带着极大的耐心去打磨自己的产品,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自己这个产品也在不断升级,能生产出越来越高质量的产品。“创业者”就是“践行者”。
关于“创业”的选择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事实上,对于万众创业的争议,不过是“词汇之争”,大脑是一个操作系统,而这个操作系统是由无数的“概念”组成的。 李笑...
- 因为清明假期带着家人外出度假的原因,没有跟上专栏更新的脚步,争取这两天补上。 本周笑来老师带领我们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