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获得最佳人生的“神之时间管理术”四原则
1 原则一:以“专注力”为中心对时间分配进行思考
1.1 笔记
- 上午的时间是大脑的黄金时间,特别适合做理论性强的工作。我们人类的大脑,在早上起床后的两三个小时里最清醒,也不会感到疲惫,处于一种非常有条理的状态。
- 把什么样的时间段用来做专注性工作,会决定您一定的工作量和完成质量。
- 在专注力高的时间段,做需要高度专注力的工作。
1.2 思考
原文1:“虽说一天有24个小时,但时间的价值并不均等的。”
思考:每天的时间可以按照早中晚、小时或者分钟进行划分,时间管理的方法应该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对划分的每个时间段权重的判断,即时间的价值;另一个则是在特定权重下任务分配的最优化。
2 原则二:“重启”专注力,创造出时间
2.1 笔记
- 专注力(工作效率) 时间 = 工作量。因此时间管理术是二维时间管理*。
- 只要在适当的时机加入休息、放松的时间,就可以让专注力得到恢复。
- 提高专注力的特效药是睡眠。
- 适度运动之后,不仅能提高人的专注力,就连记忆力、思考能力、工作执行能力等多种脑机能都会得到提高。
3 原则三:掌握美国式的工作效率
3.1 笔记
- 在提高工作效率(单位时间内的工作量)上下功夫。
4 原则四:要花时间进行“自我投资”
4.1 笔记
- 把工作限定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范围内,在规定的时间内尽量增加工作量,提高工作的质量。
- 节省出来的“自由时间”应该用来进行“自我投资”、“主动性娱乐”和“享受人生”。
- “主动性娱乐”:在玩耍和娱乐中实现自我成长,如读书、运动等。
4.2 思考
原文1:“很多人把自己通过学习时间管理术创造出来的“自由时间”又用于工作了,但这却是最差劲的时间管理方法。“
思考:外国谚语:“只工作不玩耍,聪明杰克也变傻”。对于自由时间,我们应该将自己置于尽量离工作环境较远的环境中,毕竟我们的人生不只有工作,还有生活。
5 最终目标:“为了快乐”而使用时间
5.1 笔记
- 美国人从早上9点到下午5点,这段时间是固定的工作时间。他们会在白天高效率地工作,以便在下班前完成应该做的工作。
- 享受人生并不是坏事,更谈不上罪恶。人生不只有工作,忍耐、牺牲和奉献也不是人生的全部。
5.2 思考
原文1:“对美国人来说,下午5点之前,是工作时间。5点以后,应该是和家人共度的美好时光。为了和家人共享晚餐,就要在工作时间里拼命工作,好在5点之前把工作完成。”
思考:通过和发生在我们周边的情况对比,我们似乎在本末倒置。除了在公司工作,还会把工作带回家中,塑造一副为家庭日夜操劳的形象。大多数人对此的理由也是说为了更好地养活家庭。但是真正的关心家庭,应该是意识到陪伴的重要性,工作时努力,把工作尽量留在公司完成,多和家人共享晚餐。
第一章:最大限度发挥大脑机能,提高专注力的方法
1 15.45.90法则
1.1 笔记
- 人高度专注的状态一般只能持续15分钟。即15分钟可以看作专注力的一个单位时间。
- 如果你的工作时间主要是面对电脑处理文件,最好每隔40~50分钟就休息一下。
- 亚昼夜节律以90分钟为周期。人脑比较清醒的90分钟和产生倦意的20分钟会交替来到,形成一个循环。
- 我们不能违背身体的规律,应该顺应头脑的节奏安排时间,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专注力高的时间段,高效率地工作。
1.2 思考
原文1:“我们的专注力是按照一定的节奏上下起伏的。”
思考:日常中的我们,常常希望尽可能保持一种状态到很久,但随着时间的拉长,我们的“小差”不自觉就出现了。
2 杂念排除法
2.1 笔记
- 杂念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四个原因:外物造成的杂念、思考引起的杂念、人造成的杂念和通信造成的杂念。
- 整理外物就是整理头脑。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必须对工作环境中的各种物品进行整理。
- 思考引起的杂念,一般都与还没决定或还没完成的事情有关,因此只要把它们写下来,它们就不会再干扰我们的思路。
- “蔡戈尼克效应”:当目标没有实现时,人对未完成的课题记忆比较深刻。但目标实现后,人对已经完成的课题,记忆就没有那么深刻了。
- 写出来,然后就忘记。我们要把这个过程变成习惯。
- 杂念难以除去,正是大脑的前额皮质疲惫的证据。
- 提高前额皮质中血清素的活力的三个方法:日光浴、有节奏的运动和咀嚼。
2.2 思考
原文1:“在杂乱房间里工作的A组人员与在整洁房间里工作的B组人员相比,精神散漫,注意力也不够集中,自制力就更差了。”
思考:在整洁工作环境下,人们确实更容易集中注意力。但是之前有看到过实验证明:房间或者工位杂乱的人的创新能力则比有秩序的人要强。面对这两个矛盾,要如何取舍呢?
原文2:“把杂念写出来之后,原本未完成的课题就变成了已完成的课题。”
思考:如果我们正常的工作被打断,是不是工作内容也成为了未完成的课题呢?这时我们的记忆也会变得更加深刻,那这和排除杂念是不是就矛盾了呢?此外,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我们对某些东西的记忆呢?
3 时间限制工作术
3.1 笔记
- 当人陷入紧急状况时,可以发挥出超常的能力。因此,只要限定了工作时间,人就可以高效完成工作。
- 任何情况下严守时间限制的工作方法。
- 在工作开始之前,就在工作的截止时间之后约定下一项任务,这就是“后有约定”工作术。
3.2 思考
原文1:“当我们面临紧急状况时,头脑和身体的最高潜能就会被激发出来。”
思考:利用这一原理,我们可以通过创造紧急状况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但我们如果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效率提高了,但是身体和精神吃不消了,那么这种方法所带来的不仅只是短期效益,还给身体带来长期的伤害。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应该是把握住“度”——紧张度。
第二章:充分利用早上的大好时光,因为那是大脑的黄金时间
1 活用大脑的黄金时间
1.1 笔记
- 人在一天中专注度最高的时间段是早上6点到7点。过了上午9点之后,人的专注力就开始慢慢下降,到下午2点,接近最低点。
- 需要高度专注的工作只在中午之前做。
2 上班后最初的30分钟最为重要
2.1 笔记
- 需要高度专注力的关键性工作,一定要在早上的黄金时间(起床后2~3个小时)内完成。
3 超级轻松起床术
3.1 笔记
- 起床后彻底清醒的方法:冲澡、开着窗帘睡觉、醒后睁眼5分钟、有节奏的运动、细嚼慢咽吃早餐。
- 白天,身体内的交感神经处于主导地位,体温比较高,心跳、呼吸速度都比较快,以便进行活动;而到了晚上,副交感神经就占据了主导地位,体温下降,心跳、呼吸速度放缓,身体活动性降低,为睡眠做好准备,以便消除白天活动造成的疲劳。早上起床后大脑昏昏沉沉,说明身体和大脑还处于副交感神经的控制之下。
- 人体血清素分泌不足的话,心情就变得很郁闷。
- 早晨不要做多种工作,而是全身心投入到一项工作中。
- 找出最需要专注力的那项工作,把早晨和上午的时间都分配给它,争取一鼓作气,势如破竹地把它完成。
4 早晨最高效的工作方法
4.1 笔记
- 早上提前两个小时起床。
- 上班后的第一件事是制作“To Do清单”。
- “接下来我该做什么”是一种强烈而顽固的杂念,对专注力具有极大的杀伤力。
第三章:把白天时间利用到极致的午后重启术
1 外出吃午餐重启术
1.1 笔记
- 外出吃午餐,有助于提高体内血清素的活力。
- 外出吃午餐,可以同时实现日光浴、有节奏的运动和咀嚼,进而提升血清素的活力。
- 外出吃午餐,采取与以往不同的行动,如新的餐馆,新的菜品,新鲜的尝试可以使海马体更活跃,提升乙酰胆碱的活力。
2 让大脑重启的小睡技巧
2.1 笔记
- 午睡对于消除身体和大脑的疲劳具有绝佳的效果。
- 每天午睡不超过30分钟,可以很好地缓解身体和精神的疲劳,但是,午睡超过1个小时,对健康就不利了。
3 下午的重启工作术
3.1 笔记
- 下午2点到4点,人最为疲倦,是一天之中工作效率最低的阶段。
- 恢复专注力的方法:运动、更换场所、穿插工作内容、小憩。
- 人类的大脑,处理视觉信息就要占用90%的机能,因此休息的方法只要转而刺激其他感觉,就可以使人感动放松,最好的方法是闭目养神,但最不好的休息方法是玩手机。
4 下午的工作方法
4.1 笔记
- 决定离开公司的时间,给自己设置一个时间限制,要求自己在这个时间内完成工作,养成高效率工作、按时回家的习惯。
第四章:把夜晚时间利用到极致的运动&睡眠重启术
1 最好的晚上一:运动重启术
1.1 笔记
- 要想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就应该运动。
- 上班族的运动时间只有“早晨上班之前”和“晚上下班之后”。晚上运动的话,要在睡前3小时结束运动。
2 最好的晚上二:不让压力和疲惫过夜
2.1 笔记
- 当天的疲劳和压力,就应该在当天之内消除掉。
- 与人交流——晚上拥有交流时间,可以使我们忘掉白天的疲劳和紧张。
- 把握好轻重缓急的节奏——白天努力工作,晚上回家好好放松,才是最为健康的工作、生活方式。
- 不要把工作带回家。
2.2 思考
原文1:“我们必须像重视白天的工作一样,重视夜晚的休息和放松。”
思考:人们似乎对工作和休息很难做到一视同仁,就像父母对孩子的学习和玩耍的态度,也许正是因为儿时的影响,才使我们潜意识中形成了工作比休息更重要的偏见。当然,日益加剧的社会压力也使人们越来越无法正常休息。但正是为了更好地应对白天的压力,我们更应该平衡工作和休息,至少先要意识到两者的同等重要性。
3 最好的晚上三:对睡眠极好的生活习惯
3.1 笔记
- 睡前2个小时千万不能做的事情:吃东西、饮酒、剧烈运动、洗澡水温过高、视觉系娱乐、看闪亮的东西、灯光过于明亮的场所。
- 睡前2个小时适宜享受放松:听音乐、闻香薰灯、非视觉系娱乐、和家人聊天、爱抚宠物、温水浴、读书等。
4 最好的晚上四:把睡前的15分钟运用好
4.1 笔记
- 睡前15分钟的记忆是一天中最为牢固的记忆。睡前15分钟记忆的东西,因为很少受到其他信息的干扰,所以更容易固定在大脑中。
- 睡前想什么,你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睡前记忆的黄金时间里,好的东西容易记住,坏的东西同样容易记住。人在睡觉之前,会进入一种“心理暗示”的状态。
5 最好的周末一:周末不用刻意补充睡眠
5.1 笔记
- 睡眠不能储备。现在多睡,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之前睡眠不足造成的身体疲惫,偿还一部分“睡眠负债”,但是对明天没有作用。
- 补觉可以部分消除身体的疲劳,但不能恢复大脑机能,不能提高专注力。
6 最好的周末二:生长激素恢复术
6.1 笔记
- 从医学的角度来看,运动是消除疲劳最合理的方法。
- 什么是疲劳?就是反复使用肌肉或者大脑的同一部位,由于过度使用而产生累的感觉。所以,周末应该做平日不做的事情,借此来休息身体、恢复大脑。
- 每天按计划有规律地做同样的事情。反复做同样一件事,它就会在我们大脑中被不断强化。身体记住了这种规律,在固定的时间里,身体和大脑就能发挥出最高的机能。
第五章:把工作时间利用到极致的创造时间工作术
1 “For You”工作术
1.1 笔记
- 把“让别人等待”的工作放在最优先位置处理。
- 提前30分钟行动。
- 不让别人等待,按照预定时间办事,是对他人时间的最大尊重。
2 “趁现在”工作术
2.1 笔记
- 工作不要往后拖,现在能做的一定要现在就做。
- 快棋理论:棋手在考虑60分钟以后作出的决断和30秒内作出的决断,有90%是一致的。灵感闪现或直觉的正确率是相当高的。日常工作中的决断,只需30秒思考就足够了。
- 对于暂时无法决断的事情,可以先放一下,明确日后决断时机。这样就可以节约大脑的工作空间,提升专注力。
- 设定具体时间时,不是“到什么时间为止”,而是“什么时间开始,什么时间结束”。
3 并行工作术
3.1 笔记
- 人脑是无法同时进行多任务运转的。而表面看似同时处理,其实是在不停地高速转换。
- 同时做的事情中如果一件事非常简单机械,则不会影响另一件事情,如通勤读书、听音频教材、思考。
第六章:把自由时间利用到极致的自我投资&自我更新术
1 自由时间不要用于工作
1.1 笔记
- 如果想“多干点工作”、“干出成绩”、“提高收入”的话,那最好从提高工作效率上想办法。
- 首先应该把每天的工作时间限定在9个小时,然后考虑如何在固定的时间里做尽量多的工作。
2 投资自己
2.1 笔记
- 用自由时间投资自己,投资自己的主要专长(工作需要的主要能力),加速自己的成长。
3 主动性娱乐
3.1 笔记
- 工作和学习固然重要,但娱乐同样重要。
- 把时间用在那些能够帮助自己成长,为人生助力的娱乐上。
- 心流:一种完全忘我的、专注力高度集中的状态。多读书有助于提高专注力,更容易获得心流体验;而看太多电视只能分散专注力。
4 改变人生的放松时间
4.1 笔记
- 工作中的专注力和玩乐中的专注力,从性质上来说是一致的。在爱好中能够发挥100%专注力的人,在工作中也能发挥100%的专注力。
- 了解自己最快乐的瞬间是什么时候,然后不断增加这样的瞬间,人生就会越来越幸福!
- 为了未来,“忍受”现在的人,一生都会在“忍受”中度过。
- 每天晚上睡前15分钟,把今天最快乐的事情记录下来发布在网络平台上,带着快乐的回忆入睡。
- 制作玩乐的“To Do清单”。
- 晚上的时间,应该把主动性娱乐和放松系娱乐结合起来,让紧张和松弛达到平衡。
总结:我们应该在珍惜“自己”和“家庭”的大前提下,再去“拼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