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公司业务研究框架及主要方法论
1 公司研究的目的
1、研究公司肯定是屁股决定脑袋,就是从本身的业务诉求出发,构建研究思路。
2、先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
3、PE考虑:业绩能否增长;能否上市。
4、二级投研:公司市值=净利润×市盈率,决定公司未来股价最核心指标肯定是公司业绩,市盈率是市场对公司的预期,可以把股价拆成这两个指标。
一二级市场研究区别:
一级研究的是存量;二级研究的是增量,别人不知道或者还没有意识到的信息(有效市场假说)
5、咨询:聚焦于商业模式
自己做内部研究:要有公正、中立的立场来判断,特别要关注一些负面信息。对异常指标要发问,对年报、公告中企业对异常指标的解释,要有自己独立的判断,是否能真的反映问题。年报、招股说明书中对实质性的问题可能很简单地解释过去,要有独立判断能力。
2.1 业务研究的主要层次
1、公司的愿景只有一个就是为股东赚钱。
2、个人的努力:公司的商业模式;历史的进程:产业的总体趋势
2.2 公司的商业模式
1、理解商业模式,首先要理解业务。在产业链中处于什么位置,学会画出公司的业务结构图,牢牢锁定它的所处行业,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都是谁,中间使用了哪些资源,比如说原材料资源、技术和服务资源,提供了什么服务,主要是向企业TO B还是向客户TO C,提供服务的方式是直销还是代销,是否有直接接触终端用户。
第二节 招股说明书导读
1、招股说明书是一种邀约邀请,IPO企业踏入资本市场最重要的法律文书。
2、除了创业板,均适用“首发管理办法”这个体系,创业板则适用“创业板首发管理办法”。
核心披露要求:真实、准确、完整、全面。但有些特殊行业如军工行业,有些信息不适宜向公众披露,涉及国家秘密或严重损害发行人利益,可向证监会申请豁免。若是特殊行业如金融、房地产,还要执行特定行业的信息披露规定。
3、历史沿革:一般从有限责任公司设立这个阶段开始写,包括历次股权变更(股权转让、增资、减资、缩股、改制等)、变动原因、转让增资的价格、转让和被转让对象的关系等。
股权情况:组织架构,包括往下的部门设置、高管设置(能否保证业务的独立性),往上的股权架构(注意是否有知名投资机构)。还有关注子公司情况,从而判断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销售网络、生产经营布局是否合理。
3.1业务与技术部分主要内容
可分成三大部分:
1.公司的主营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及设立以来的主要变化
2.描述公司所处行业的情况
行业现状、未来发展、市场容量、竞争情况、行业壁垒
3.公司自己本身的业务情况
公司业务、生产、采购、技术研发、进出口经营的情况;公司生产过程中主要使用的资产(如无资、固资、特许经营权、一些授权资质等)
4.1 同业竞争与关联交易
独立性:五独立(资产完整方面、人员独立、财务独立、机构独立、业务独立)
5.2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财务章节最核心的一章)
第三节 IPO业务简介及承做流程概览
2.1 企业上市相关法律法规解读
公司法、证券法;
证监会及交易所监管法规;
监管机构具体解释
创业板vs主板、中小板
3.1 中介机构在IPO过程的职责和作用
券商是企业发行上市的总协调人(综合协调、尽职调查、改制辅导、申报审核、承销发行、持续督导)
3.2 投行在IPO业务中的主要工作
4.1 详细解读企业上市流程——概述
1)改制及辅导(5-7个月);关键:规范、架构、解决问题
2)申报及审核(10-12个月);关键:信息披露质量、反馈与审核、沟通
3)发行及上市(1个月);关键:挖掘投资故事
5.1行业尽职调查
重点:发行问题和挖掘亮点
网络调查+访谈调查
5.2 法务尽职调查
律师或证券保荐人
原则:合理审慎原则、重要性原则、避免利益冲突原则、独立性原则、专业性原则
第四节 并购重组业务概述
一、国内并购重组市场情况
1.1历史发展
规模不断增加,越来越多企业采取该方式提升竞争力。
监管政策趋于规范、严格。
二、并购重组基础知识
2.1 上市公司控制权变化
上市公司收购:收购上市公司控制权。分为要约收购、协议收购、间接收购、证券交易四种。
2.2 上市公司资产重组
三、并购重组的分类
四、2017年并购重组审核情况
审核数量减少、审核通过比例变化不大、标的资产审查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