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当中,我们都曾遭遇过那些微妙的时刻,感觉自己仿佛是在狂风巨浪里飘摇的小船,随时可能翻覆,离职的想法就像汹涌的潮水,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咱们的理智。不过别着急,今天我就跟大家讲讲我是怎么在这些艰难的时刻稳住脚跟,继续往前走的。
首先,我们得弄明白为啥在这种敏感的时候会有离职的冲动。就好比刺猬碰到危险会竖起尖刺,我们在职场里感觉到威胁或者不舒服的时候,也会本能地想要逃跑。可能是跟同事有了一场激烈的争吵,就像两颗星球撞在一起,火花四溅之后留下的是满心的伤痕;可能是被领导狠狠地批评了一顿,那种感觉就像是被一盆凉水从头顶浇到脚底,让你陷入自我怀疑;又或许是工作压力大得让你喘不过气来,就像背着一座大山在奔跑,每一步都特别艰难。在这些时候,离职好像成了最轻松的解脱办法。
我有个朋友,在一家广告公司上班。有一次,他负责的一个重要的广告策划项目,在客户审核的时候被批得一文不值。客户的不满直接传到了公司高层那里,领导气坏了,把他叫到办公室狠狠地训了一顿。我朋友觉得自己的努力全都被否定了,整个人陷入了深深的挫败感当中。回到工位上,周围同事那异样的目光好像都在指责他,那一刻,他脑子里全是
“不干了,太委屈了”。这就像一只受伤的小鹿,只想赶快逃离这个充满敌意的森林。
再说说我自己的经历,曾经在一次项目合作的时候,跟搭档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我们就像是两辆朝着不同方向跑的火车,谁也不让谁。每天的工作气氛都紧张得要命,工作进度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周围的同事好像也分成了两拨,这种复杂的人际关系让我累得不行,离职的念头在脑子里不停地冒出来。
但是我想说,离职可不是解决问题的万能钥匙。当处在职场的敏感时刻,咱们有好多办法可以试试。
一是好好地琢磨琢磨情绪是从哪儿来的。这就跟医生看病诊断一样,只有知道了病因才能对症下药。当你有了离职的想法的时候,仔细想想是因为某个人、某件事还是整个工作环境。比如说要是因为跟同事有冲突,那就分析分析冲突的关键是利益问题、沟通问题还是性格合不来。要是因为工作压力,是任务太多、时间太紧还是难度太大。
二是换个角度看问题。把挫折当成成长的台阶,每一次遇到困难都是一个提升的机会。就像爱迪生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才发明了电灯,咱们职场里的挫折说不定也藏着成功的种子。要是被领导批评了,也许能从里面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找到进步的方向。
三是主动去寻求外面的帮助。跟朋友、家人说一说,他们可能会从不一样的角度给你出主意,就像是在黑夜里给你点了一盏明灯。也可以找职场导师或者信得过的前辈,他们的经验能帮你把眼前的迷雾拨开。我在跟搭档分歧很严重的时候,就向一个经验丰富的同事请教,他的话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
四是调整一下工作的节奏。要是压力太大,可别一个劲儿地埋头苦干。可以适当地调整工作安排,给自己留点儿喘气的空儿。比如说原来连续工作两个小时,可以改成工作五十分钟休息十分钟,让大脑和身体都能放松放松。
我有一次项目搞砸了,成了大家指责的对象,同事的埋怨、领导的失望,让我真想马上收拾东西走人。但是我知道那样只是逃避。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自己冷静下来,就像是在暴风雨里找到了一个能躲风避雨的地方。我找了个周末,离开工作的环境,去爬山。在爬山的过程中,我感觉到身体很累,但是同时也有每征服一个小山头的快乐。那一刻我明白了,职场里的挫折就像这山路,弯弯曲曲的,但是只要坚持,总会有收获。
回到工作里,我开始主动跟同事交流。交流就像是给机器加润滑油,能让彼此之间不顺畅的关系重新变得顺溜起来。就像阿强,他冷静下来之后,主动去找领导,详细地讲了自己对项目的想法和改进的方向,也表达了对这次失误的深刻反省。同时,他还跟负责审核的客户积极地沟通,了解他们真正的需求。对于跟我有分歧的搭档,我也放下了成见,跟他心平气和地坐下来,重新整理项目的思路。我们发现,其实我们都有一样的目标,只是方法不一样。这一步就像是在黑暗里点了一盏灯,让领导看到了我们积极的态度,也让同事之间的关系不再那么僵。
面对工作压力,我给自己定了详细的计划,把大任务分成一个个小目标,就像把一座大山分成一块块小石头,每次搬掉一块,都让我离成功更近一点儿。同时,我也学会了适当放松,工作之余来一小会儿冥想,或者跟朋友聚聚,让紧张的神经松松劲儿。
职场的敏感时刻是对我们的考验,离职也许能让你暂时轻松一下,但是留下来战胜困难,你会发现自己变得更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