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千年沉淀的沙县小吃,在时代春风吹拂下,这股人间烟火味翻山越水,香飘万里,获“国民小吃”之美誉,慰藉着食客们的味蕾。
作为旅居福州的沙县人,耳畔常接收到的既有“沙县小吃味道真是丫霸”的夸赞,又有“为什么沙县小吃味道这么美”的探究。在内涵博大精深、品类琳琅满目的沙县小吃面前,我的所知仅为沧海一粟,实在难以满足人家的热切一问。
于是我想,要是有一本诠释故乡小吃之美的书就好了。她可像小吃一样,走向大江南北,进入千家万户。一边是小吃抚慰人们的肠胃,一边是书籍浸润人们的心灵。憧憬此情此景,真是天上人间。
今冬月之初,《沙县之味》一书终在千呼万唤中出版了。由于是散文集,其在阐释沙县小吃美妙的真谛时,不同作者采取了不同的艺术手法。这些形式各异的表达,如同制做一道道沙县小吃的技艺,手法娴熟高超,内容丰富多彩,既让人目不暇接,又令人由衷赞叹不已。
作者中,或为实践者,或为美食家,或实践者、美食家兼为,故而文章情景交融,娓娓道来,具有很强的画面感。文字精准优美,字字雕琢,读起来就像嚼一碗Q弹的拌面。滋味清香绵长。如《褶皱之蕊》的作者,将文字锤炼与制做扁肉、烧麦那般认真,一句“它蜷缩起来如同少女的裙摆的纹路”,写尽这两种小吃的外表之美,激起读者在纸上咬一口的冲动。
有人说,一个人无论走多远,胃都停留在故乡。一个个停留在故乡的胃都是母亲喂养成的,《母亲的小吃》《琅口“三汤”》等文章,讲述的虽是难以忘怀的妈妈的味道,于我来说却成为乡愁。好在沙县小吃早已在福州落地生根,家和单位的周边及从家到单位的路上,都驻扎着沙县小吃店,为我解馋提供了极大便利,时刻温暖着我的胃。
《难忘的午餐》讲述了美食的另一种温度,作者初次踏入一个离云最近的小山村,在语言不通、人境陌生、饥肠辘辘的窘迫中,得到一善良老妇的热情招待,因而“那独特的肉香与面香,永远沉淀在我的心灵深处”。三言两语勾勒出的这幅“那村、那人、那美食”图景,直击人心,足以温热人的一个冬天。
读到《吃沙县》时,我不禁会心一笑,除了感叹这位作者真是深入到沙县的骨髓外,还有一种老友相见的亲切。在沙县工作时,早餐几乎为沙县小吃所“垄断”,每在早晨与老友见面时便问“吃什么”,答曰“吃沙县”。简洁夸张的三个字,往往让初到沙县的客人摸不着头脑,甚至让人想到特殊工作场景下的接头暗语。书中如此接地气的词语,不胜枚举,它们像珍珠项链般串起来,使文章熠熠生辉,灵动夺目。
这片美丽土地上的人们,都在努力地拼闯向前,劳动人民创造了沙县小吃,文学工作者则创作了《沙县之味》,前者将普通的食材化为色香味俱佳的美食,后者以文学艺术技能回应了沙县小吃味道之美,巧妙地跳出了词典说解般的干涩枯燥的窠臼。二者就这样紧密地契合了当下“+”的潮流。“美食+美文”定然会“+”出新的天地、新的境界、新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