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布鞋在汉代开始总称为布履,当时,履并不是名词,而是动词,是“穿”、“踩”、“穿鞋”的意思。古代的履分为很多种类,布帛、草葛、皮革都是履的主要材质,而手工布鞋则是采用布帛、丝、麻等织物制成的履。当时的草葛鞋履深受民众喜爱,采用蒲草为原料,采用揉搓编织而成的鞋子,不但耐穿,而且脚感不错。更高端的履则采用皮料制作,皮料分为熟皮和生皮,生皮革做成的履称为革鞜,熟皮制成的履则称为革鞮。和当代的鞋子不同,古代布鞋的鞋头都上翘,又称为“翘头履”,而唐代的翘头履大多采用布帛、草葛、麻线为履面,并且履底比较薄,比现代的鞋子更加轻巧,并且翘头一般以虎头、凤头为装饰物,形象逼真。
屐:唐代的屐非常流行,一种鞋底有双齿轮的木屐,“身登青云梯,脚着谢公屐”,这里的屐就是木屐,现在日本的木屐就是唐代传入日本的鞋子款式。木屐由底、系、齿三部分构成,鞋带从鞋底系到鞋背,系在木屐底部的前部,齿在木屐底部的后部,并且都呈直竖式。在之前的汉代,女子出嫁都穿木屐,屐面用彩画描绘,并且用五彩丝线系之,非常漂亮。到了晋代,木屐有了新的款式,底、帮、齿都由整块木头制作而成,帮代替了原来的系。同时代还诞生了一种新的木屐,据说这种木屐是南朝大诗人谢灵运发明,也称为谢公屐,底部有前齿和后齿,登山可以去掉前齿,下山可以去掉后齿,这样才能有效地保持身体平衡。
舄:和履不同,舄的应用场合明显狭窄的多,仅仅限于朝勤、祭祀时穿搭,并且更显高贵,从用途可以看出,舄属于鞋类最高贵的鞋履。舄是双底,为了防潮,鞋底采用木料制作,或者底采用注蜡工艺。周代的舄通过色调来确定舄的档次,帝王的舄以红色为上,白色次之,黑色更次之;王后以红色、绿色、元色为主,以元色为上等色调,其次为绿色、红色,在隆重的庆典中,帝王穿红色舄,王后穿元色舄,并且舄的材质为丝绸。
靴:靴属于长筒鞋子,高度在脚踝以上,并且多采用皮革制作。三千多年前的古代,已经有皮靴,并且多采用牛皮革制作,工艺已经相当精良。南北朝时期,女性经常穿皮靴参加日常活动,并且耐穿、保温、透气。当了唐代,官员经常着皮靴上朝,那时候的皮靴分为长靴、短靴、圆头、尖头等很多款式,每一个款式都很时尚。到了北宋时期,靴子的款式仍然沿用唐代的样式,而南宋靴子则以黑色皮革为鞋统,靴子内部衬以毛毡,靴高八寸,文武官员按品级来划分靴子的款式和色调。到了明代,朝廷明令禁止百姓穿靴,只有达官显贵才能着靴,此时的靴子已经有了严格的等级制度。清代,男士穿便服的时候,搭配手工布鞋,而穿公服则需要搭配靴子,靴子的面料也以黑色缎面为主,清朝前期,靴头以方头为主,清代后期则以尖头为主。靴子的贫富贵贱等级只能从布料来区分,式样已经没有特殊的规定。
三寸金莲:缠足这一陋习到底诞生于中国何时,距今一直没有明确的说法,但可以确定的是,南唐已经有缠足的风俗。南唐后主李煜喜好声色犬马,曾经采用黄金制成莲花台,台高六尺,宫女妃嫔采用布帛缠足,使脚纤细小巧,然后在莲花台上翩翩起舞,“三寸金莲”由此得名。从此开始,直到辛亥革命,缠足的风尚一直非常盛行。中国国土面积广袤,南北跨度大,人口众多,不同地区的人们有不同的风俗习惯,而三寸金莲也相对有南北之分,南方的三寸金莲相对细腻、小巧、精致,而北方的三寸金莲则相对粗犷、大方、有力,但南北方三寸金莲的做工都相对比男款布鞋更加精致。
三寸金莲的款式多样,有高帮金莲,低帮金莲,翘头金莲,平头金莲,在不同场合下穿不同款式的金莲。按种类分,金莲分为皮革金莲,布金莲,套鞋等;按季节分为棉布金莲,夹金莲,凉鞋等;按装饰物分为素色金莲和绣花金莲两种;按鞋底的高度分为高跟金莲、平底金莲、弓形金莲等等。三寸金莲的图案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元素为主,比如鸟兽虫鱼、人物、福禄寿八仙、铜钱、莲花、荷花、石榴花、桃花等等。
手工布鞋发展现状:改开以前,由于受到面料和生产技术的制约,布鞋始终停留在传统工艺和布料上难有突破,而皮鞋工艺进入国内市场开始,传统手工布鞋的市场份额便受到非常大的挤压,并且这一鞋品几乎绝迹。由于皮鞋脚感舒适,透气性也不错,同时也更显时尚,迎合了工业革命时代人们的审美需求,因而快速抢占了手工布鞋的市场份额。进入本世纪初,随着国学的盛行,并且中国综合国力的稳步提升,迎来了一股传统文化复兴的浪潮,手工布鞋便再次进入大众视野,各大制鞋工厂也痛定思痛,不断从款式设计,面料改进方面入手,打造出各种款式新颖、脚感舒适的手工布鞋,并且这类鞋款已经逐步恢复了市场应有的地位,并深受海内外广大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的喜欢,在此基础上,传统布鞋一定会迎头赶上当代的时尚潮流,并随着传统国学的复兴而逐渐走向复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