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设情境,善于开发写作资源。
2022年语文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利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语文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等相关经验,增强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建设开放的语文学习空间,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在多样的日常生活场景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二、循循善诱,巧设台阶指导写作。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2022版课标)学生写作就是一个语言实践的过程,然而,这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如果缺乏有效的指导往往就会流于形式,耗费了学生的时间而收效甚微。而张晓波老师深谙此道,特别注重过程性指导。
、依生而教,注重评价达成目标。
清华附中王殿军谈到核心素养时提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在于评价,评价的关键是如何评价”。张老师的课是如何达成对学生的评价的呢?我们来看一下这些评价环节:
1.这个同学一下子说出了四个表情,哪个同学还可以说出吗?不一定是四个字的。
2.这里的同学细致写了嘴,但没有细致描绘,有点可惜了。
3.交换一下,本子上有几颗五角星,有两个以上的同学举手。有个同学她的伙伴给了她四颗五角星,待会我要采访她一下。经过添改,你有什么感触?
4.通过这样的描写,张老师对大家的学习还不大满意,如果作为初学者,我就给你们点赞了。你们还是写作很有天赋的,我要对你们提高要求。很多作家也是这样,他们在写神态的时候不一定面面俱到,也许就抓住一个点对它描摹。如果张老师接下来要求你们具体写一个点的话,你们写哪个点?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之间有评价,师生有共同评价。有评价,就肯定有优劣,得到较高评价的学生欣欣然,没有得到高评价的学生也不必戚戚然。后者反而在大家的评价过程中得到了写作能力的提升,因为在评价和被评价的过程中,这些学生会更多一些思考:我写的内容为什么如此少,我写的神态还可以再增加哪些内容?我的修辞手法运用了吗?我的夸张运用的合情合理吗?
如何评价,很重要。在能力训练行进中的实施的评价更重要:张老师在高度评价了学生推荐的作文,适当给予了这个同学写作内容变化的评价,并引导学生一步步发现变化在聚焦写作点的作用,更是提升了学生能力的层级,指明了写作变化的技巧。
张老师的这节写作指导构思精巧,指导得法,效果显著,这正符合了语文课一课一得的要求,这也是我们一线教师迫切所需要的指导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