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吼”可能是每个新老师都会经历的阶段。执意让新老师放弃“吼”,是不切实际,也是不正确的。
但是每个老师都应该明白,想管住人靠得不是每天不停地吼他们。
从上半年的教学中,我得到了“吼”的三个缺点:
1.第一次吼让人觉得你很有杀伤力,天天吼只会让人觉得你太无能,发怒正是无能的表现。
2.一有事就吼,只会让学生产生对你“吼”的免疫力,到后面很多学生对她的“吼”已经无感。
3.对自己身体不好,小了说毁嗓子,大了说长结节,有些情况下还会吵到其他班上课,吵到办公室老师休息。
“吼”是一种震慑学生的方法,但可以说是最简单的方法。你的最终目的应该是想让你的学生好好学习,不捣乱,变积极。
在我半年的体会下,还有这么几种方法:
1.严肃的神情、语调
很多时候声音不大,同样能让学生安静下来,学生是关注老师的,当然前提是你不能太唠叨。
对于新老师来说,你可以先从最简单的“吼”开始,先用声音和气场先入为主,镇住他们,在以后的生活里,就可以多用严肃的神情和语调来让他们知道自己错了,知道惹老师不高兴了。
2.眼里容不得沙子的标准
如果你仅仅遇到学生犯错的情况就“吼”,那就太被动了。打地鼠式管理太疲于奔命了,应该学会未雨绸缪,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做事上有严格的规定,以及必须这样的决心。
让学生知道,在这个老师这不能打马虎眼,不可能在她这轻易溜掉,会被她狠狠教育。
除此之外,还可以有
3.看穿一切的目光
学生的小心思在你面前无处遁形,能明白她的一切小手段、小诡计,那么他们也会害怕你。
4.让学生预感害怕,但不知何时
发脾气让人害怕,但是更让人害怕的是,即将发脾气。
让学生预知到做错事有危险,但又不让学生轻易揣测拿捏到你,那么他们就会更多警惕,如果你突然愿意给他们指一条明路,他们会变得非常积极。
5.杀鸡儆猴
最震慑的方法肯定还是让他们亲眼看到不守规则的下场,现场感是最能让人感受到的。
治服最不守规矩的,或者训诫一个承受能力强的学生,那么自然其他学生也就安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