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福州,满城皆绿,前两天的高温退去,这两天都是密密匝匝的雨水天气,今天早晨趁着没有下雨,便出去晨练。
行至公园的一角,鼻尖忽然闻到一阵隐隐的甜甜的香气,抬头望去,在这爬藤的植物,平日里没有留意,花儿居然开了。花儿很特别,花簇层层叠得,连绵不绝,花梗细长,状如五星的花瓣红、白、粉相间,从高处低垂,与身后这一片绿叶相互映衬,显得格外的美丽和热烈,不禁让我驻足良久。
身边的一些美好,有时候总是在在安静下来时才能发现。
打开微信识物扫一扫,发现这花的名字居然叫“使君子”,似这般美丽动人、娇娇怯怯的花儿,居然起了个如此男性化的名字,不仅引起我的好奇。一番搜索,发现此花得名传说很多。它叫“使君子”之前,另有舀求子、史君子、四君子等别名。被称为“使君子”的传说主要的有两种版本。
第一种传说是跟三国的刘备有关。传说刘备的儿子阿斗,小时候因为得了疳积病,肚子肿胀,不思饮食,在野外时无意中吃了使君子的果实而治好了。因为刘备当过刺史,人称“刘使君”,很多人不知道这味草药的名字,就把这草药称使君子了。
第二种传说,是说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有记载:“俗传始因潘州郭使君疗小儿多是独用此物,后来医家因号为使君子也”。传说北宋年间,潘洲有一位叫郭使君的郎中,精通医道,乐于救助,因而深受人们尊敬。一天,他上山采药,偶然采回一种果实。他剥壳后尝了尝,感觉味道芳香甘淡,于是摘了一些带回家。因为担心果实放久了会变质发霉,便将果实放在锅中炒干。不一会儿,锅里溢出香气,年幼的孙子在一旁嚷着要吃。郭使君无奈,拣出炒熟的四五枚给孙子吃。谁知道,第二天早晨孙子在大便时竟然排出几条蛔虫。郭使君不得其解,于是又取出十余枚果实让孙儿吃了。不料未到一个时辰,孙儿一个劲地打嗝、呕吐,郭使君忙用生姜、陈皮、甘草等药来解毒。几天后,他又减半量给孙子服用,这次孙子又顺利地排出几条蛔虫。从此,郭使君凡遇到虫积、疳积的患儿,就酌量使用这种果实去医治,取得了很好地疗效。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医生,就给这种药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使君子”。
不论何种传说,这种植物因此拥有了一个如此清雅韵致的名字--使君子。让人一听到这个名字便不禁想到古人君子如玉般的那份温润儒雅。
使君子是一种夜香型植物,它的花总是在晚上盛开。初为白色,到了早晨便转为粉色,到了中午变为深红,一天之内花色三变,真可谓淡妆浓抹。夜间的白花香气浓郁,白天的花香变淡,难怪我闻到的是一股隐隐淡淡的香味,想来便是白天的缘故。
至于它为什么只会夜间花香浓郁,问了度娘之后才知道,原来使君子是一种靠蛾类传粉的植物,花香吸引活跃于夜间的长喙天蛾飞到刚刚盛开的芬芳四溢的白花上吸吮花蜜。看来大自然中,每一种植物的习性都蕴含其生存之道。
使君子喜欢生长在气候温暖和光照充沛的热带、亚热带环境,喜光照,也可耐半阴。极长的花期和超强的攀附能力,让使君子成为深受欢迎的庭院植物。或许正是福州温暖湿润的气候,使君子才得以如此恣意生长。
没想到这平常看起来寻常而普通的使君子,不仅拥有一日三变的多姿多色,其果实还是一味良药,真可谓颜值与才华并存,不可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