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构思巧妙的书,七个故事的主角发音都是lili,主角的经历都和女性的难题有关:
在春运火车上无座而忍受性骚扰的女孩詹立立,看似家庭和谐、患上产后抑郁的俪俪,中年丧子、走不出悲痛的姜丽丽……
7个故事,用敏锐细微的视角揭开少女时期、青年时期到中老年时期女性的爱憎和隐秘痛楚。
作者张天翼,曾获朱自清文学奖、“《钟山》之星”文学奖、燧石文学奖等奖项。看人物杂志访谈,书名《如雪如山》是她取的,两个「女」,两个「口」,意思是「女人们想要开口说话」。
我最喜欢的故事是第1个和第6个故事。
第一个用很细致的文笔去描述春运火车上那种拥挤,热闹,没有坐票的尴尬,原本很普通的经历,在作者笔下都变得有趣有味,写出真实的感受。
车站广场的雪像洗洁精泡沫堆在黑锅边上,大部分粘在人们为过年回家穿的好皮鞋鞋底上。
硬座的硬,是个很妙的定语,不是座位硬,是人硬,不用多,坐上几个小时,腰板、膝盖、腿脚,就僵硬得跟棍棒似的。无座跟硬座一个价钱。硬卧比它们贵一百五十二块钱,那一夜她屁股的归属,值不值一百五十二块钱?
车里已经黑压压的,人还在上,像珍珠奶茶的黑圆子在吸管里一顿一顿地行军,应和不可抗拒的吸力。
过道里的人肉密度逐渐上升,汤变成粥,粥变成饭,最后稠得濒临凝固。离开车时间还剩四分钟,队伍还有小半截耷拉在外面,像嘴角挂的残粒,很有被一把抹掉的危险。
二十年后拥有智能手机的人们,再也不会呆坐,再也不会无事可做,一部手机等于一个影院加游戏厅再加无数难以名状的啥啥啥。里头全是麻辣火锅,中辣、巨辣、变态辣,清汤寡水的、粗粮小菜的,早就倒闭了。人们愉悦地上缴全副精神和注意力,交给手机:“来!刺激我!震惊我!”就像把一整摊肉体交给推拿师,自己不用动,别人揉一把,惊动一下,浑身揉,浑身心惊肉跳。在事和事的缝隙里,他们等不及地跳进手机屏幕。鲸每隔一阵浮出海面透气,他们每隔一阵需要一猛子扎进手机里透气。所有人都有一张手机照亮的脸,千人一面。他们永不会无聊。他们醉醺醺地,享受这目不暇接的无聊。
第六个故事则优美沉重。一个女生陪未婚夫去一个看得见雪山的地方参加同学婚礼,偶遇了以前中学同学的妈妈。中学同学是她的好友,但因为陪考体育米,突发心脏病去世,后来这位妈妈离婚背井离乡,女生在哀痛中人生看似继续向前,等她们相遇时才发现大家都很难走出来。里面还有很多巧妙的细节构思,我读完之后久久不能平复。推荐大家可以去看看原文。
她发现笑已经严重通胀,无法表意了。
你细眉细眼的,瘦得像根毛衣针,校服在身上晃,就跟毛衣针挑着块布料似的,脖颈底下两个盐罐窝窝能当肥皂盒。
那是她人生的黄金时代。都是琐事,都是平庸家常,单个拎出来也没意思,但远观是无尽水面上一片粼粼波光,她躺在船里,半梦半醒,金光在眼皮上跳,桨声轧轧,搴舟中流,操桨的是吴桐。
尽管阅读的过程中有很多人评论说太多比喻,看起来有点腻,但我不这么觉得。一些比喻还让我想起张爱玲,也是文思奇特,善用比喻的一位。
一句话总结,这是非常关照现实的选题,有敏锐的感受、细腻流畅的写法,比喻灵气十足,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