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维:透过复杂直抵本质的跨越式成长方法论》作者叶修,本文主要分上下两部分,上篇讲技术,下篇讲格局,旨在帮助读者提高深度思维的能力。
以往我通常不屑这些打着干货旗号的书,究其原因是很难去实践,就如”懂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以往在看此类书籍的时候,我通常走马观花,读个几章,就觉得没有意思,立即作罢,去看另一本书。但是最近,在我开始写作计划之后,为了防止写作枯竭,我会努力去读完手中的这些曾经不会看完的书。上一本是《终身写作》,中间穿插了一本《下班后开始新的一天》(主要讲述时间管理),然后就是这本《深度思维》。
在上篇技术篇里,主要阐述了四种思维方法,分别是:逻辑思维链(具体又包括5why思考法和5so思考法,旨在揭秘问题的本质和未来)、换位思维(这种思维里,作者重点提到了六个帽子思考法,模拟不同的思考者,对同一个问题进行多角度探究,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视化思维(这种方法里,作者提到了仪表盘,即将错综复杂、方方面面都需要顾及到的问题,放在一个仪表盘上,这样就不容易遗漏。当然,可视化思维里还包括矩阵分析法,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四象限工作分析法,将不同的任务按重要和紧急,分在不同的象限中。)以及流程化思维(一件复杂的事情往往由多个流程、步骤组成,把每一个流程、步骤都进行优化,做到(接近)最好,就叫全流程优化。)
下篇作者谈的是格局,即从宏观层面谈思维,包括生态思维、系统思维、大势思维和兵法思维。
生态思维给我的印象比较深刻,生态思维是指思考某个事物的时候,不应仅仅思考这个个体,还应思考他所处的整个生态——他周围的环境以及他与环境的关系。作者举了共生模型(又叫淘金模型),举了雄安新区的例子,雄安新区政策一落地,大家想到的首先是去那里炒房,但是随即政策就禁止了这个事件的可行性。那还能干什么,作者谈到了去雄安新区的可能是科技密集型企业的高层次人才,一种情况,去的这些人会拖家带口,这些人势必很重视子女的教育,随之能带起来的是当地的教育培训行业;另一种情况,去的可能是年轻人,短时间内教育培训需求不会那么强烈,曲儿代之的可能是年轻人的某些生活方式,比如健生等。就像一群人去淘金时,你也去,但是你去的目的不是淘金,而是为这类淘金者提供么某些必须的服务。
利用书中的思维,我也在考虑最近单位讨论较多的人才引进的问题——运用传统的招聘方式——招聘公告以及招聘网站,似乎很难达到上级对人才的需求。那么这些人才还会集中出没在哪里?如果能和这些人才经常出没的地方建立某种联系,是不是就能获得部分人才信息?那他们会出没在哪里,这样就引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我为这种思考的方法感到兴奋。
对于希望提高自己思维能力的人,建议阅读本书,把书中提到的思维方法慢慢地应用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逐步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判断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