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要求:针对自己反复出现的学习问题(如拖延症、不会提问等),根据【大学生学习思维与元认知】这门课程的相关内容,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形成并检验自己的问题应对原则。按要求回答以下问题,展示自己能够完成 “界定问题一分析原因一形成原则一检验原则一遵循〞这一原则导向型学习流程,进而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1)我反复出现的学习问题是什么?(作答要求:选一个自己的反复出现的学习问题,如拖延症、不会提问、不会批判性恩考等,详细展示)
反复出现的问题:明明已经熟知一个定理,可是真正遇到问题时,还是会愣住,如同理论与实践分离。
上次原则报告,老师向我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没人向我提问,我该如何检验学习学习效果。结合最近的学习感受,也许格物致知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答案。
例如,高数上一道例题,很多人只是看懂了就再也不问不顾了,这只是表面上的“看懂”,因为大部分人不会亲自动手去演算过程,高数课我发现一道积分题,例题只有三个过程,我亲自拿笔去求结果,发现难度不小,考试遇到相同题目很可能就是这种结果:脑子里有大概的思路,但卡在其中一步出不来,因为从一开始就没有做到格物致知,只能被迫半途而废。
(2)针对我的上述学习问题,基于课程知识,我形成了什么原则?(作答要求:基于课程知识,找到自己学习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形成应对原则;脱离课程知识分析原因,意味着缺少理论支撑)
问题的原因:未能真正将所学知识运用起来
应对原则:遇到每一个小问题都不放过,全面透彻理解知识
(3)我是怎样检验上述原则的?(作答要求:展示自己检验原则的具体过程,要求有时间、地点和具体的原则,说清楚自己之前的做法和优化后的做法,并说清楚原则检验结果等)
时间:5.14晚自习
地点:厚学412
具体的原则:先看书梳理知识,记住关键公式,记不住写草稿纸上,然后做一遍例题,可以用同一单元里学过的不同方法去解决。
优化前:遇到题目就发愣,空有理论但不会解决问题。
优化后:,先看书梳理知识结构,建立知识框架,例如知道重积分概念就要知道二重积分和三重积分,之后便要了解重积分的应用。然后做简单会的题目或例题,这样有助于运用理解定义和公式,然后就可以重复这一过程,运用其他公式。这些都做完,就可以写一些推展提高题,这些题目都会将几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建立整个单元知识点的网络。最后就是几个难题,不再考新的知识点,而是抽象的,一眼看不出考什么,这时需要对所有已学知识总结经验,尝试寻求突破。
检验结果:写高数作业效率提高了,及时遇到难题,也可以先做出一部分。
(4)如果原则有效,我还想怎样用上它?如果原则无效,我该做出怎样修订? (作答要求:如果原则有效,要说出下次原则应用的时间、地点和方法;如果原则无效,说出修订后的原则及检验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下次原则应用
时间:5.15晚自习
地点:厚学606
方法:先做每章的例题,在做习题。
总结:格物致知就是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并付出实践去验证它,很快就能发现问题变的清晰明了。
本文是【大学生学习思维与元认知】课程作业,作业类型是“原则形成报告”,指导教师为张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