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产品的定义(传统定义)
产品是指能够供给市场,被人们使用和消费,并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任何东西,包括有形的物品、无形的服务、组织、观念或它们的组合。产品一般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即核心产品、基本产品、期望产品、附件产品、潜在产品。核心产品是指整体产品提供给购买者的直接利益和效用;基本产品即是核心产品的宏观化;期望产品是指顾客在购买产品时,一般会期望得到的一组特性或条件;附件产品是指超过顾客期望的产品;潜在产品指产品或开发物在未来可能产生的改进和变革。(来源:百度百科:产品)
互联网产品定义
互联网产品的概念是从传统意义上的“产品”延伸而来的,是在互联网领域中产出而用于经营的商品,它是满足互联网用户需求和欲望的无形载体。简单来说,互联网产品就是指网站为满足用户需求而创建的用于运营的功能及服务,它是网站功能与服务的集成。例如:新浪的产品是“新闻”,腾讯的产品是“QQ”,博客网的产品是“博客”,网易的产品是“邮件”。来源:百度百科:互联网产品)
不管在传统的产品定义中,还是互联网的产品定义中,产品总体的定义是:解决某问题的东西,这里的东西可以指具体的实物也可以指互联网中虚拟的产物。例如:一件具体的硬件产品(手持的翻译机)、或一个手机上安装的翻译软件,这些广意上都会成为产品,只不过所面向的对象、场景、人群有所区别而已。
小谈互联网产品
互联网产品是什么?
互联网的产品延续解决某问题的东西这个定义,我们侧重的核心在于某个 、问题 、东西。
某个
在互联网中的产品,就是我们要去针对某个生活中的问题,生活中的一些不太理想的解决方法、场景等进行优化、创新的处理。
创新、优化是互联网产品的一大特点,这也是互联网产品的竞争的压力。
问题
在生活中理想与现实有一定的差距,在缩小差距的时候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是产品产生的源头,对于我们产品经理来说这些就是用户需求场景。
东西
指有形的实物或无形的服务,一般是一个有目标的解决方案,包括常说的产品、功能、特性、服务、流程等。
在这里还是拿翻译做比喻,手持的翻译机就是一种实物的东西,手机上的翻译软件相比翻译机就是一种非实物的东西,但是两者都解决的就是生活中的语言不通的实际场景问题。
产品的维度
明确的产品定位
一款好的产品需要有自己产品在市场中的合理化的定位,核心的用户群体,具体的解决问题方案与场景。下面从定位、用户、场景、需求具体说明。
定位
定位首先我们要确定我们的行业角度(虽然现在的行业与行业之间的信息化的壁垒越来越小,但是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主要定位。)
当今火热的金融、教育、医疗、娱乐等等方面,在大的方面中又会产生一些小的具有特色的分支。
用户
用户,是产品收益的本质,而用户在现实中都是有“类别的”,根据年龄、性别、喜好等等都会把用户规划成不同的分组。不同的分组中的用户具有相同的特点与需求。
我们在做产品初期定位的时候,不仅仅只是确定方向,更重要的是通过市场的调研确定用户的群体。其中核心用户群体就要在产品规划阶段进行定位。
用户这个观点涉及到一款产品的核心利益,我会在下期的笔记中做一些总结。
需求、场景
需求与场景是两个相关的并且联系比较密切的定义,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待解决的问题时,我们就会产生解决这个问题需求的方案。这样场景就和需求结合在一起产生一些产品。有的时候一个场景中会有多个需要,在这里我们要判断需求的相关性,能不能归为一类同等处理,还是作为联系处理。
举个例子;打车软件,在打车软件中,用户出行找车就是最初始的需求,在这个需求的基础上,也存在着司机找乘客的需求,两个的需求结合找车、找人的实际场景就产生了打车软件的产品。
场景与需求虽然是在不断的解决,但是随着一些场景与需求的解决方案的产生,也会产生一些新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产品的不断迭代处理,从不同的维度去处理细化需求。例如:打车中,早晚高峰、路程长远,区域少车,重点复杂地段等等。
产品的形态
在产品定位之后,我们要决定我们的产品用于什么的地方,什么样的形态比较适合用户去使用。
我们的产品是单独的硬件产品,还是软件产品。硬件产品是用于什么地方,车载、便携、还是其他。软件产品是手机端使用还是PC端使用,或者多端同步使用,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决策的。
在产品的形态处理中,我们可以根据现有的资源进行阶段性的处理。
硬件,我们可以先通过众筹、小批量生产进行市场的尝试,通过市场的反馈及时的调整战略。
软件,首先进行核心端的开发,然后进行多端的普及。
小结:本次笔记主要总结了产品的初级定位的特点,场景、需求、用户等核心点都是一个产品重要的根基。我们只有明确、并且有市场调研的支持。才能去定义这个产品的总的发展方向,在这个发展方向上,通过产品在市场上的实际数据反馈,进行产品的优化与迭代。这样产品才能健康发展。
【注: 参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 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