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并不是个爱看电影的人,但是这部被人强力安利的电影却让我直面现实,在感受人间黑暗一面的同时备受感动。
《我不是药神》反映了的诸多细节,着实让我感动不已。
首先,情感的羁绊是电影的主旋律。
电影中许多人倾家荡产不为自己,而是希望自己的亲人能够活命。程勇为了自己的爸爸,拆东墙补西墙,家里的拮据随处可见;
吕受益的妻子得知自己丈夫白血病,并没有离开,而是选择共同面对,可谓患难见真情;
思慧没有抛弃自己的女儿,而是选择了承担;
黄毛只身一人离开家庭,不希望家人受累••••••
其实, 这些人都是重情重义之人,他们明明可以自己去过更好的生活,却选择了最艰难的一条路。钱不够,那就花心思去挣。
我身边也有这样的例子,家境并不富裕,老人长期患病,作儿女的有的尽孝心,有的却选择忽视。说实话,老人是最易被忽视的群体,也是最脆弱的。他们不似小孩,大声哭泣就会被人注意。老人多数已经失去了劳动力,身子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或轻微或严重的问题。难道他们就应该受到他人冷漠的对待?
其次,生的希望是每个人的渴望。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有仿制药品。让我欣慰的是,王长林在审讯室里没有供出程勇,守住了病友的一线希望,也为他自己完成了一部分的救赎。
他是贪婪的,可以为了钱而卖假药;但他也是良知者,选择了自供,而不是将程勇也以其供出。程勇其实生意并不景气,却选择给王长林30万的跑路费。
被审讯室抓捕的几十个病友也很义气地保持了沉默,一方面他们知道这药来之不易,对他们而言是福音;另一方面,这也是他们对生存的强烈渴求。
再来,病友对生活的热爱与憧憬着实让人敬佩。正如吕受益所讲的,当我看到我儿子时,我就不想死了。他甚至怀揣着美好的愿景,希望能看到儿子成家立业。
我们看到他向死而生,鼓起勇气排除万难,只为一线生机。他是十分善良的,在程勇撒手不干之后,他也没有什么怨怪,也没有来找过他。因为,在他眼里,他不希望别人因为自己而受到伤害。很难想象,他在断药的那一年是多么地绝望。
即便如此,程勇一年后的出现,他对程勇的第一句话,竟是请他吃橘子。他没有表露出丝毫的伤心、憎恨、愤怒,而是平常病人对看望者的友善。看得出来,吕受益将程勇是看作很珍贵的朋友,而不是一开始找他买药时的代理人。我很欣赏这个角色,他选择一个人面对自己无助的困难,即使他还可以找过别人,他也不愿意了。
还有个很有特色的病友——黄毛。他是十分引人注目的,外形上实在太酷了。我也为这个角色流过泪。他原本也是天真无邪的孩子,却因为自己的病而承担了他这个年纪不该有的冷漠与偏执。但是,他有着赤子之心。同是病人,他为吕受益的离开而心碎,也因此更加看不起程勇。
后来,在程勇零收益甚至亏本卖药时,他宁愿为了程勇而作出牺牲。尽管一开始,他没想到自己会被车撞,但他一定从打算自己开车冲出警察包围圈时,就没打算有好的结果。
这部电影背后其实一直在问这样的问题——人应该怎样地活着?
在《被讨厌的勇气》里,“老人”认为,“无论是20岁终结的人生还是90岁终结的人生,全都是完结的,幸福的人生。”确实,或早或晚,人终要归为尘土。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却又不可或缺。有些人即使努力挣钱,一旦患重病,也许也无法有足够的钱治愈自身的疾病。可是,生活总还是要有希望的。在利益与良知的面前,金钱容易蒙蔽人的真心,但拂去后,那美好的人性之光却将代代相传。正如程勇的转变,病友的目送,法律的理解。
如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祝愿以后的科技可以少让病人受苦,医药费可以更加为民生所考虑。人生很短暂,不管我们希望或能够挣多少钱,请珍惜身边至亲之人,对自己好的人。毕竟事业上只要你有精力和意愿,它都不会离开。但是,人会!所以,相比于挣更多的钱享福,不如学会惜福,感恩每一天自己的存在,感谢生命中经过的人,因为他们告诉着我们,生命因真挚的情感,人性的光辉而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