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朋友》阅读笔记与书摘

《把时间当朋友》  作者:李笑来


前言

人是没有办法管理时间的,它是不听从任何人管理,它只会自顾自一如既往地流失。“管理时间”只不过是人民的一厢情愿而已。换言之,人类能做的事情顶多只不过是发明改进测量时间的工具而已,根本没有办法去左右时间。(人类发明各种时间度量工具,然而仍然无法留住时间)

要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自己。人们生活在同一个时间,却又各自生活在自己的那个版本中。改变自己,意味着说属于自己的那个版本的世界将会随之改变,其中也包括时间的属性。开启自己的心智,让自己能够用最可能的方式思考、观察、记录、总结、分析、行动,那么自己的时间就会拥有不同的质量,进而整个生活必然因此焕然一新。

人生的幸运在于能够“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情”(让正确的事情持续发生)。若真的做到“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情”,它是你的朋友,陪你亦步亦趋走到最后的朋友。


第0章 所有人的困境

苏格拉底揭示所谓的思考过程不过是提问和回答,培根说得更全面:“读书使人完整,讨论使人完备,写作使人完善”。

只有学会正确地思考才意味着真正进化成人。(正确的思维方式才是高效率做事的基础和关键)

“既勤奋又懒惰”的现象源于时间的压力——没有时间了。

一些人有着从容,优雅的生活状态,善于化解各种压力,安静地去做他们认为该做的事情,并总是有所成就。


第1章 心智的力量

了解心智的力量

很多人准备投入时间和精力学习某项技能时候,往往会面对问题“为什么要学习”而变得迟疑,大多数人还会因为“不知道学它有什么用”而拒绝投入成本学习。然而正因为不知道有什么用,才可能更有价值。

每个人所又有的心智力量各不相同,而心智力量的差异会给每个人的一生带来无法估计的价值差异。面对相同的问题“为什么要学习”,心智的差异竟然会使人们因为相同的理由而做出相反的选择。直接的结果就是时间质量的不同,大多数因为“不知道学它有什么用”而拒绝学习的人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虚度无数光阴,哪怕他们天天制定时间计划和任务列表。而那些因为“不知道学它有什么用“而选择学习的人每时每刻充满的收获。(有目的有计划的分配精力进行学习,会比盲目的学习更有效。)

心智力量的差异

心智力量的不同,最终会使一个人无论是在学习上、工作上,还是生活上产生不可逾越的鸿沟。一个人的方方面面所遇到的问题,实际上都是相互关联互相影响的。心智所造成的差异,也往往能够通过心智的开启和发展获得解决方案。并且,所有的差异几乎都与时间有关。

愚蠢。我们常会抱怨他人愚蠢,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人如果不做事的话是不会暴露其缺点的。大多数人不自知的原因在于,人们正在做的往往是别人让他们做的事儿。因此,员工往往会“共同”地看到上司的缺点。那些心智不够强大的下属往往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停地抱怨,并以此为借口偷懒。那些少说能够提出建设性意见的人,是不会抱怨上司愚蠢的,因为他们要么想办法帮助上司解决问题,要么选择离开。

心智力量的不同,使不同的人面对相同的境遇时产生不同的反应。不同的选择之后,这些人的时间质量天壤之别。

兴趣。很多学生会表示自己对目前所学专业没兴趣,而真正感兴趣的是其他专业。然而大多数情况下并发是对此没有兴趣,而是没能力把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做好,最终没有人喜欢自己做不好的事情,每个人都会不自觉地回避自己的短处。

不管如何,一定要弄清楚自己不喜欢做某件事情的原因。如果是因为没做好而不喜欢,那么认清做这件事情的意义何在。(努力做好对自己有意义的事情)。如果自己做的不错,但就是不喜欢,那就换一件事情就好了。

人们总说自己对其他的事情感兴趣,而事实上仅仅是因为他们还没开始做那件事情,也没受到挫折。很多人因为做不好当前的事情转而去做“感兴趣”的事情,他们会发现这件事同样困难重重,没多久就也会对这件事情失去兴趣。

因此,兴趣并不是特别重要的。往往并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培养兴趣的过程,是一个发现自我的过程)

学习方法。人们通常会关心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无可厚非。但是大家过分关心自己所使用的方法是否是正确的还不够,往往还需要考虑所采用的方法是否巧妙,是否最有效率。然而,很多人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而且并不都那么有效率,也取得了不错的结果。这些成果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努力用功。方法固然重要,但是比起用功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坚持就是重复,而重复就是大量时间的投入。

与其不停的寻找更好的方法,还不如马上开始行动,省得虚度时间。


第2章 开启自己的心智

何谓心智

心智,是指一个人各项思维能力的综合,用以感受、观察、理解、判断、选择、记忆、想象、假设、推理、而后指导其行为。心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a.获的知识;b.应用知识;c.抽象推理。

心智与智商并不是一回事。一个人的智商是参加智力测验所得成绩,而智商并不是完全天生的,大约四分之一靠后天环境的影响。人与其他动物不同,原因之一在于人类拥有比其他动物更发达的“大脑额叶“,因此人类天生拥有比其他动物更发达的学习能力。通过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以及同一需要学习才能获得的抽象推理能力。最终,一个人的心智可以被开启,培养,发展,甚至重建。

起点

我们可以用我们的大脑控制我们的大脑。我们用大脑思考,然而我们的思考方式和结果往往会受到上一次思考方式和结果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下一次思考的方式和结果。我们对自己的审视可以划分为如下四个部分:

你自己知道的

自己不知道的

别人知道的

别人不知道的

也许对于每个人来说,自己身上最隐秘的地区是自己和别人都不知道的自己。人之所以为人,在于我们特殊的大脑额叶具有反思能力。有了反思能力的人类,最终有了语言,发明了文字,形成了逻辑思考能力,拥有了强大的心智力量。

我们的认知不仅仅可能也缺失往往背离现实。

控制自己的大脑

如果我们不去控制我们的大脑,甚至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我们可以控制我们的大脑,就只能被我们的大脑所控制。大脑往往会在你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不停操控你的注意力。然后,你就会轻易地被大脑所掌控。即使是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人们也会拥有选择自己态度的自由。不再让自己的成为大脑的努力,而是选择翻身做主人。

控制自己的情绪

无论是谁,一生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痛苦,包括肉体上的,精神上的。对痛苦的深刻感受会扭曲或者抹杀我们感知其他事物的能力。当一个人处于巨大痛苦的时候,甚至有可能丧失对外界的感受。

我们对痛苦最常见的误解就是,我们自己的痛苦亲身感受,而别人的痛苦我们又无法做到感同身受,于是,我们成了世界上最痛苦的人。了解这种关系的好处在于,如果我们真的明白自己所面临的痛苦并没有所感受的那么强烈,就比较容易忍受这些痛苦。(看到别人的痛苦来减轻自己的痛苦)一旦我们能运用心智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去,痛苦就会减轻和消失。

大脑具有“遗忘痛苦”自我保护机制。然而作为一个可以运用自己心智的人,可以了解并运用这种机制。我们通常会不长记性,好了伤疤忘了痛。为了让自己长记性,我们需要牢记那些给我们带来痛苦的教训。

第一种方法就是将教训所带来的痛苦记录下来,记录所犯的错误,不停的提醒自己。

第二种方法是面临痛苦的时候,控制情绪,弱化痛苦,不要被大脑的反应所控制。(从别人的痛苦中找平衡)

不得不进行某些痛苦的事情时,要利用逻辑推理能力,将痛苦转化为快乐,甚至是动力。通过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使用心智的力量使自己变得更加自律,坚持不懈。

推迟满足感

很多事例证明,要取得大的成绩,就不能急功近利,不能为当前名利所诱惑,能按社会需要不怕挫折,坚持不懈奋斗是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然而,希望欲望马上获得满足是大多数人的天性,野心永远是少数人的天性。

尽管大家都知道不是每个欲望都能够被满足,但是我们都有无穷无尽的欲望。大多数人都希望,如果有收获的话,那最好马上有收获;如果没有收获的话,那最好马上有结果。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天性,只不过程度和表现方式不同而已。

“希望自己的欲望马上得到满足的天性”通常表现于酗酒,嫖娼,吸毒,游戏上瘾,而整个社会在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刺激人们的天性并使之更强烈。这是一个“享受在先”的时代,我们需要接受这种天性,并适应这个社会。

认识天性是改变天性的第一步,起码能够起到控制作用。我们要仔细的审视自己,找到这种天性在自己身上的表现方式,并时刻提醒自己做出改变。

工作和学习都是艰苦的,路程是漫长的。工作和学习当然需要技巧,但是当场见效的技巧少之又少。

推迟满足感是心智成熟的人必备的能力,也是需要挣扎和锻炼才可以习得的能力,它会让你因此而与众不同,最终表现为比大多数人有耐心。这种耐心被用来不动声色地承受更多的打击和挫折,轻松坦然地面对更多的威逼利诱。

真正拥有耐心的你,生活会从此发生巨大变化。当每个人都在拖延,最后又手忙脚乱的时候,你的生活非常从容。你知道今天的安逸很可能是未来的成本,所以你早就把一些轻松安逸安排在未来某个时段,而从容平和地每天完成相应的工作。你会变得令人信赖,生活规律。


第3章 通过管理自己与时间做朋友

精确感知时间

逃避责任会带来轻松,可那恰恰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啊。

没有人不了解自己朋友,真正的朋友必然是,也只能是,最终被正面为我们真正了解的少数人。与时间做朋友,要有耐心去了解关于时间的方方面面。

《奇特的一生》中,柳比歇夫的日志通过记录“事件--时间”的方式,不仅可以让人的时间感更加强烈,也为各种结果找到了原因。柳比歇夫这样的人才是时间的朋友。他们了解时间,通过长期刻意的训练,可以感受时间的一切行动。既然管理时间是不可能的,那么解决方法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来了解自己,真正了解时间,精确地感知时间;然后想尽办法让自己以及自己的行为与时间合拍,也就是与时间做朋友。

最好的工具:纸笔

养成任何非天生的习惯,都是需要挣扎才能做成的事情。我们只有一个习惯是天生的--“懒惰”。“心智开启”的起点是“意识到可以自律”,而心智发展的过程就是克服懒惰的过程。

人们一生中最多的经验是半途而废,乃至想要不半途而废都有些困难。当我们决心改变的时候,“懒惰”会指示我们大脑启动自我保护功能--“遗忘”来起作用,让我们不知不觉停止改变。

“问题是复杂的,而解决方法是简单的”与懒惰抗争,停止遗忘,坚持改变的工具就是纸笔。把每天时间开销都记录下来,一方面可以培养自己的成就感,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轻易地原谅自己。“千金散尽”有可能“还复来”,而“时光匆匆”真的“不复回”了。

开始记录时间开销&制作时间预算&使用列表减少失误

真正重要的任务永远只有一个,那个真正对你的目标实现有帮助的任务。

计划

1 成功计划的前提

所谓成功就是达成预期目标。有了预期目标,就可以倒推每个实施步骤,形成计划。所有最终真正履行到底的计划,都是因为其目标现实可行。对大多数人来讲,所需要做的事情几乎不是什么“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因此证明目标现实可行的方法比较简单:a.已经有人做到了;b.我与那人没太大差距。

我们常常面临的是,如果我们不开始行动,根本无从判断目标是不是确实可行的。时间的浪费,往往是因为:a.目标不显示或者目前暂时不可行;b. 为了达到目标而制定的策略有误。因此,我们需要自己审视着两个条件。

2 长期计划是需要通过实践才能习得的能力

“计划没有变化快”,制定计划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变化。制定适合自身期限的计划。越是短期的目标,越容易清晰;越是清晰的目标就越容易实现。

3 有时候计划是没有必要的

计划固然重要,行动更为重要。行动是自己的众多方法中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缺乏行动的计划肯定是没有意义的。有时候故意不做计划反而是有益的。(就像没必要为一日三餐进行计划一样,坚持就是一种习惯,要分清是大脑的想法还是自己的想法)。我们一生做的事,大多都是在试错的过程,马上行动是最重要的。


第4章 开拓我们的心智

获得知识的途径

获取更多知识几乎是我们开拓自身心智的唯一手段。“学习能力”对绝大多数人而言也许是一生中最重要的能力了。

获取知识的手段和途径有很多:体验、试错、观察、基因遗传。文字的出现使人类与其他动物区分开来,人类的经验积累不仅仅依赖于基因。于是,阅读称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途径。

摆脱经验的局限

除了试错,观察,阅读之外,正确的思考才是获取真正意义上知识的主要手段。每个人的内心都充满了未知的恐惧。在经学习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在于“经验主义”。只看结果,不究原因,或者乱解原因。所有人依靠体验获取最基础的知识,经验在一定层面上是使用的。然而,个体乃至群体的经验有限,人们往往受到自我经验的局限。

提高自学能力

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 自学能力的基础技能是阅读理解能力。

2 检索能力是建立在相当熟练的阅读能力之上的能力

3 写作能力在自学能力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利用简洁有效、朴素准确、具体的文字记录知识和经验以便通过共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4 实践能力是自学能力最终能够转化为真正价值的根本

5 永远保持开房的心态

6 了解学习的进程(学习进展和时间之间的关系肯定不是线性的)

正确对待老师

首先,不要过分依赖老师。

其次,做的好和教的好往往根本不是一回事。

最后,用自己的学习结果衡量老师并不正确。

通过改变态度改变自己的世界

只要你去改变你的态度,你就会发现世界因此发生转变。抱怨最浪费时间,即便是抱怨的正确,不仅会引发负面情绪,而且使你丧失斗志。

耐心培养记忆力

很少有人天生拥有超强的记忆力,遗忘才是自我保护功能。我们必须挣扎着经常整理已经输入大脑的信息,尽量让它们有序地排列,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记笔记


第5章 小心所谓“成功学”

人人都能成功,你是否相信

有一个非常难以让人接受的事实就是,世界上所有的资源禀赋平均分布在每个人身上,而是呈正态分布。这种资源上分布的不均匀体现在每个人身上,人们对这种客观现象理解容易,而接受起来很困难。对于资源的稀缺和不均匀分布,第奥根尼斯采取限制自己主观愿望,主张清心寡欲的方式来逃避;马克思无法接受资源分配与人性无关这个事实,在用“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解释这一现象后,开始幻想总有一天物质极端丰富,人们可以各取所需。西方经济学说经过两三个世纪的发展,认识到并正视资源的稀缺性,认为经济学的根本目的在于研究“如何运用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也就是承认资源稀缺的前提下研究如何提高效率。

所谓“人人能成功”明显是荒谬的。每个人拥有的资源有限,并且各不相同,甚至大大不同。就算成功学所倡导的方法完全正确,每个人也能彻底贯彻并实施完全澄清的方法,在资源不均匀的前提下每个人产生的效用也依然是不均匀的。

成功的定义

字典里将成功定义为达成预期目标。然而,尽管每个人的目标并不完全相同,几乎每个书店里的成功学书籍中都把“成功”定义简单化,庸俗化。在它们的逻辑中,世界变化再快,“豪宅,名车,年入百万”都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东西,甚至是姑娘们选择配偶的条件。其实,大家都知道“你不可能什么都有“,所以,人们开始转到另外一个方向上——”高人一等“。

这样的方法定义成功,早就注定尴尬的结局。然而大多数人从来不觉得这样的定义有什么问题,不然怎么会有太监这样的奴才呢?

被基督教所定义为七宗罪的“嫉妒”也是这样产生的。嫉妒源自对于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异的扭曲理解。大多数人一生无法摆脱由比较而产生的情绪,不管是正面还是负面的。

可是问题在于,比较是相对的,相对是永远没有尽头的。于是,那些把自己的幸福观建立在与他人比较结果之上的人来说,幸福的快乐永生永世难以获得,就算偶尔产生了幸福快乐的感觉,也只是昙花一现,因为总会有人比他们更加年轻美貌英俊潇洒,收入更高权利更大。

有些人看透了这一切,可是却选择了逃避。他们认为“万物皆空”,一切都是幻想而已,于是声称自己看破红尘,远离喧嚣。其实,这只不过时心智力量太弱的表现而已。

另外一些人也看透了这一切,却并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坦然接受。他们运用自己心智的力量去分辨哪些快乐或者幸福是必需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之上的,而哪些快乐和幸福无需比较通用可以获得。然后,把时间花在寻找甚至制造那些无需比较就可以获得的快乐与幸福上面,即使付出很多代价,然后无怨无悔地生活,尽情欢乐,平静地痛苦。

生活无法回避比较,但是,事实上无需比较就可以获取的欢乐和幸福是在太多,只不过常常被人们忽略。于是,大量的时间被用来追求必须通过比较才可以获得的欢乐和幸福,最终获得的只有更多的痛苦。时间不会因为结果无法承受而倒流,时间属性决定了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真正拥有从头再来的机会。如果仅仅因为这样的结果就开始寄希望于来生来世,就更加的可悲了。当然,也有更可悲的:寄希望于下一代,而不顾自己的经验完全是错误的,知识单纯又愚蠢地认为自己的经验毕竟是“多年经验”。

从今天开始,把自己要做的事情罗列出来之后,仔细分辨:

我昨晚这件事情之后获得的欢乐和幸福是不是一定要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上才可以获得?

然后标记处并优先实施那些无需比较就可以获得欢乐和幸福的行动方案。时间一如既往地分分秒秒,岁岁年年地流逝,但你会惊讶于你生活的变化。每一秒,每一分钟,每一天,每一年,时间段质量由于对幸福的追求和感知的差异竟然如此不同。

个案分析——“成功学“”的方法缺陷

“案例分析法”固然是相对先进的教学方法,但它很容易陷入一种常见的谬误。最为常见的就是“以偏概全”。某项经验在某人身上灵验了,并不意味着在所有人身上都会起作用。(抛开环境,资源,前提条件,机遇谈论经验都是耍流氓)

事实上,努力行动并不是大多数人成功的原因。并不是说“不应该努力行动”,而是说那些个案并无法证明“非常努力,勤奋,热爱工作和生活”就可以与他人一样的成就,很明显还需要很多其他因素起作用。别人的成功,本质上来说与我们自身努力不努力没有任何关系,我们是否努力不应该取决于他人的行为。一味地模仿那些所谓成功者,抹杀差异,拒绝局限,都是病态的心理和行为。

“单项成立”。很多论断都是单向成立的,A是B的充分条件,但反过来B未必是A的充分条件。“XXX成功,是因为他坚持不懈!所以做任何事情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制造永动机和不老丹也只需要坚持就能成功吗?坚持到底就会成功的前提是,预期目标不仅现实可行,而且方法最好也是正确的。盲目坚持未必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努力是应当的,无需强调

多数的“成功学”反复地强调着“努力”和“奋斗”,好像我们可以不用努力和奋斗似的。事实上,无论强调与否,努力和奋斗是应当的。无论资源如何分配,只是奋斗的方式不一样罢了。

Frank.Knight 著名的观点“决定一个人富有的三个条件,一是出身,二是运气,三是努力,而这三者之中,努力是最微不足道的。”这个观点虽然难以令人接受,然而,即使接受这样的现实也不意味着我们从此就并没有必要努力了。所有人都必须去努力,只是单纯地强调努力和奋斗显得十分可笑。每个人都面临着自身的一定局限,现实环境又是“资源稀缺且分布不均匀”,所以,每个人都要努力,奋斗,挣扎,无论是谁,无论他原本是什么样子。

尽管每个人都要去努力,然而努力并不是天生的,懒惰才是天生的。另外,大多数人们没有办法意识到“最终的困难”究竟会困难到什么程度。我们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与精力和取得的成绩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正比关系,而是一个类似对数曲线的关系(我怎么觉得也不是简单的对数,万事开头难呢)。

我们不应该被人鼓励了才去努力,而是努力是应当的,就想吃饭睡觉那样。无论最终结果如何,我们都应该努力。当然,在努力之前需要确定目标是否现实可行。有些人与众不同,他们不仅一罐努力,而且他们分外努力的原因来自与他们的认真观察与思考:最终的困难远比想象中更加困难。

“我是独一无二的”——最浪费时间的错觉

几乎所有的励志书中都会告诉你,“你是独一无二的!”,甚至是从DNA的角度来进行论证。然而,这样的信条除了对人产生误导之外并没有其他作用。这样生理上的“独一无二”又有什么作用呢?

接受自己与别人没什么不同,至少没什么本质上的不同,是心智正常成长的重要前提之一。所以,我常常告诉自己“你并不孤独。”遇到麻烦时,告诉自己遇到这种麻烦的人并不只我一个,只要找到解决方案就好。井底之蛙是不可能知道世界上其他的井与它的井没什么不同,尽管从某种细微的角度上而言都是独一无二的。

留心成功者说的话

每个成功者都乐于分享自己成功的经验,观众也乐意去倾听他们的经验。然而,心态会成为听众的有色眼镜,过滤掉重要的信息。相反,如果对所获的信息不加分辨和思考就全盘接受,同样也是有危险的。

成功者没有必要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分享细节,他所输出的经验已经是被自己过滤好的信息,只让你知道他想让你知道的情节。但听众如果不加分辨地当作全部内容来接受,就显得十分可笑了。

几乎所有的成功者在讲述自己的成功时都无意识地夸大自己所付出的代价以及做面临的困难,因为他们的虚荣心也要得到满足。他们这么做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自我保护。每个获得成功的人最紧迫的任务就是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他们如此夸大自己成功所付出的代价,潜意识的说法是“成功是靠巨大付出所取得的”,这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恐吓。而从观众的角度而言,大多数人喜欢听他人的艰苦经历,没人喜欢平平淡淡的故事。

一方面,大多数人一生都不会醒悟“平平淡淡才是真”的道理,另一方面很多人都觉得成功者都是通过艰苦奋斗才成功的,自己潜意识里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解释自己的“不成功”。

另外,由于认知偏差(Cognitive Biases)导致成功者往往会有意无意地掩盖那些令自己痛苦的记忆(自我保护)。

一个重要的事实是,有些成功的经验由于环境,条件,机会等原因,是无法被复制的。因此这些成功经验完全没有什么用。但是,有谁会承认自己的成功和自己的努力没有关系呢。

因此,一个很实用的建议:努力从失败者身上汲取经验

由于成功者难以被观察和模仿,同时真正的成功原因也难以判断,但观察失败者却容易的多,尽管他们也会找到各种各样的借口。所以,有了这样的认识,对于别人所犯的错误,专注于汲取教训而不是幸灾乐祸。

无论是什么样的经验分享,只有经过仔细甄别之后留下的,才是最无价的。

不要相信“运气”,更不要相信“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你觉得“幸运”的时候,是因为你的欲望得到了满足;你觉得“不幸”的时候,是因为你的欲望落空。从理性的角度出发,所谓我们能体会到的运气,只不过是因小概率事件发生而产生的感受而已。尽管概率可以计算,但有时候却无法控制。(我们努力做事的根本原因在于让事情成功的概率增大,而无法保证努力一定成功)欲望也许永远无法被满足,但却可以控制。浪费时间,虚度年华的人,有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拼命想控制自己完全不能控制的,却在自己真正能够掌控的地方失控。相信运气是一种缺乏自制力的表现。(把运气交给锦鲤) 需要我们坦然接受的一个现实就是,概率是独立于任何人存在的,因此绝对不会因为个人期望而发生任何变化(运气是独立于个人的期望存在的,但是通过个人的努力可以增大成功的概率)

这样的认知使你变得越来越理性,所有的祈祷和迷信都变得可笑和无关紧要。这其实只不过是人们面对自己无法控制的现实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软弱和无奈。(另一方面,也表现出来人们自己没有尽力而为的心虚)

人们不喜欢甚至害怕自己控制不了的事情。并且,越是脆弱的人越有希望获得控制权;同时,越是意识到自己没有控制权就越是害怕。“弱者相信润祺,强者只究因果”。

好运气发生在你身上,你当然应该开心;坏运气降临在你身上,你也应该平静接受。无论怎么样你都要继续生活,当然就还要继续面对你不能控制的事物。“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用这样的认知去观察身边的人群,你会发现相信“好运”的人其实是为了逃避尴尬的现状,才寄希望于“奇迹”的出现。而那些相信“坏运气”的人,往往是逃避过往的责任。如果一个人对现存的尴尬不愿意去承担责任,最方便的做法就是抱怨坏运气。如果你坦然面对真实的自我,最方面的尴尬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责任。

一个有趣的心理学现象就是,如果你相信好运气,你的生活并不会因此就变得多好或更差。但是,如果你觉得自己特别倒霉,那你的生活会因此变得更糟糕。所以,尽管不应该满目乐观,但一定不能悲观地生活。神奇的是,努力往往真的会改变一个人的运气。(个人的努力虽然无法保证事情的成功,却能提高的事情的成功率)

人们在“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思想的压力下,会做出很多非理性的选择。当你准备好的时候,机会时时刻刻都在你身旁。而你没准备好的时候,根本不存在什么机会。尽管Knight说的不错:努力相对于出身和运气是最无足轻重的。但是相当数量的人,的确通过努力改变了运气,进而改变了出身。

打造人脉不如打造自己

资源分布的不均匀,必然造成人与人之间的某种依附关系。基于种种原因,生活中总是只有少数人是大多数人想结交的朋友。但同样基于种种原因,大多数人并不知道那些少数人是如何理解他们大多数人的行为的。所有人都重视甚至偏爱一种“公平交换”。某种意义上,尽管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承认,他们所谓的友谊实际上只不过是交换关系。可是,如果自己的资源不够多,不够好,那么久更可能变成“索取方”,无法做到公平交换,最终成为对方的负担。这个时候,所谓“友谊”就会慢慢无疾而终。虽然有持续下去的时候,但更可能是对方在耐心等待下一次交换。所以,可以想象,资源多的人更喜欢也更可能与另外一个资源同样多,质量对等的人进行交换。优秀的人通常要好,不是因为要好才变得优秀,而是因为优秀才变得要好。与自己不对等的人交流,沟通成本太高。有一天,优秀的人终于意识到自己应该保护自己,因为有些误解根本没机会解释,于是,他们变得谦虚又低调。

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是心理健康的前提。我们需要学会量力而行,敢于不去证明自己是好心的人。所以说,只有优秀的人才拥有有效的人脉。并且正因为这些人随时随地都可能要回避“不公平交换”的企图,他们才更加注重自身的质量,知道不给他人制造麻烦,独善其身是美德。“事多故人离”是非常准确的观察。那些不优秀的人往往并不知道这样貌似简单的道理,他们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状况只能使得自己扮演“索取者”的角色,进而把自己的“交换”都变成“不公平交换”,最终使交换落空。

有些人,过分基于建立所谓人脉,并全然不顾自己的情况究竟如何。对于这样的人,大家通常用“谄媚”,“巴结”等词语来形容他们。他们只是朦胧地意识到自己一个人的力量过于渺小,才希望借助于其他力量。

从整体来看,人脉当然重要。不过,针对某个个体来说,更重要的是他拥有的资源。有些资源很难瞬间获得,比如金钱,地位,名誉,尤其是这些资源更多地依赖于出身和运气。然而有些资源却很容易从零开始,比如一个人的才华与学识。一个人心智能力一旦正常开启,就会发现自己在这个信息唾手可得的世界里,只要正常的努力,很容易成为至少一个领域的专家。

当一个人身边都是优秀的人的时候,没有人求他帮忙,因为身边的这些人几乎无一例外都以耽误别人的时间为耻,同时,这些人恰好是因为遇到问题能够解决才被认为优秀。

如果你终有一天称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你会惊喜于真正意义上的有价值的所谓高效人脉会破门而入。你自己再也不是一无是处的你,你不再是索取者,甚至你会获得意外帮助。

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集中精力改变那些能够改变的,而把那些无法改变的暂时忽略掉。专心打造自己,把自己打造                                                               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独立的人,比什么都重要。打造自己,就等于打造人脉。

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交往的人。

学会独善其身,以不给他们制造麻烦为没得,用你的独立赢得尊重。

除非有特殊的原因,应该尽量回避那些连在物质生活上都不能独善其身的人;那些精神生活上不能独善其身的,就更应该回避了。

真正关心的一个朋友的意思是说,你情愿在它身上花费甚至浪费更多的时间。

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往往取决于他多大程度上可以脱离对外部世界的依附。


第6章 更多思考

最节省时间的方法:学习

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更好的成长和适应。它可以使人们拥有更多的能力,并且仅仅需要话费时间与精力,而学习本身也是一种天生的能力。

很多人拒绝学习,本质上来看,就是在拒绝做人。因为只有人类才有能力有机会终身学习。如果你曾经有过最终习得某种技能的瞬间,整个世界都会为之而变。因为你有能力做更多的事情,你就不再存在于原本的世界里;因为i你习得的技能,你已经拥有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学会一种技能很重要,无论它多简单,学会它总可以让你变得不同。一旦拥有了一个起点,学习欲望好像是发了芽的种子。

被误解了的效率

人们都想提高效率,但事实上没有人能够保持百分之百的效率。所以在做时间预算的时候,一定要留有空间。

你必须清楚肯定会有意外事件发生,所以你要留些时间来处理。

你必须用适当的方法休息,放松,以便恢复良好的状态去做更多的事情。

你首先要确定你自己是一个以工作为成就导向的人还是以生活满足为导向的人。然后,你要学会选择放弃一些事情,把自己的时间规划得当。

每个人的专注能力是不一样的。那些长期沉溺于毒品,赌博,游戏的人从本质上而言都是被自己大脑控制的人。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样的人心智发育不是很健全,因为他们太容易满足于简单的感官刺激,而很少甚至无法感知那些通过复杂劳动才可以获得的那种心灵上的愉悦。

通过一定的练习,完全可能做到摆脱大脑控制,进而完全控制它。方法很简单,看看每天做的事情里,有多上是尽管无趣但却是非常重要的,多少是无趣却不重要的。如果,你一整天都在做无趣而非常重要的事情,你已经能够摆脱大脑的控制,进而称为大脑的主人了。

这世间绝大多数事情都不必去做到极致才可以,很多人半途而废往往是因为自己的目标设的太高了,又对达成那么高的目标所要付出的代价并无清楚的认识。快乐是建立在自知自明之上,要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不必每次都为自己定下100分的目标。你只需罗列一下那些尽管无趣却很重要的事情,然后挑出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在未来一周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每天专注这件事情两个小时。在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上做到长期专注需要经过一些训练和适应。

可以参考所谓时间分割法,把任务分割成6块,采用番茄工作法来保持专注和休息。

效率低下的原因:回避困难

很多人一直在忙,但是效率很差。根源在于,他们其实只做简单的事情,而回避那些有难度的部分。然而客观上的困难是不会自己消失掉的,如果不控制这种逃避倾向,再多的时间管理技巧都是无效的。

提高效率的有效方法:克服拖拉

很多人做事拖拉的原因并不是故意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人们喜欢先做甚至只做自己喜欢的,如果任务最后期限有相应质量要求的话,这种做法必将导致拖拉。人们做事的动机往往来自两个截然相反的方向:奖励与惩罚。

很多人实际上根本不知道自己所谓喜欢做某事实际上更可能值不过是因为那件事情相对简单,容易获得奖励而已。而办事拖拉的人其实并非不做事,也并非不努力,值是他们花很久去做事,去做很多非常容易的事情。因此他们没有效率,总是完不成任务。(逃避事情困难的部分,或者在做困难的部分时变得不够专注。)办事拖拉世界上是学习能力欠佳的表现。

做任何事情之前,花上一定时间分析完成任务所需的种种技能。

诚实面对自己,正视自己这些技能的熟练程度。

如果自己在某项技能上有所欠缺,短期可以求助他人,长期不如开始学习。

测算时间,把自己擅长的部分放在后面。

养成记录的习惯,以便自己随时监督自己。

按部就班完成计划。

以上是个人自我管理的必备策略。

把生活节奏调整的慢一点

大多数去健身房办卡锻炼的人其实并没有坚持几天,而坚持下来的人进行锻炼的次数也不是特别频繁。

生活中,人们为什么常常无法坚持完成自己的计划?可能与他们的计划本身不无关系。计划上所列事情的强度虽然可以通过努力做到,但是往往无法让人一直坚持下去。凡是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慢慢做,做很久很久。

前期的松懈导致人们后来发现时间不够用了,只有寄希望于速成的方法。所以,要想办法提前预知自己需要怎样的技能,然后确定那是一个自己通过练习真正能熟练掌握的技能,而后指定长期计划,一点一点执行该计划。

做一个不迟到的人

1 养成规律生活的习惯

2 每天检查自己的时间表至少三次

3 假定自己做的每件事情需要的时间比想象中要多

4 假定你永远会遇到堵车

5 假定其他人都会迟到

6 尽量不要因为别人迟到而责怪他们

关于开源节流的几点建议

在时间管理上,最有效的“开源”方法之一,就是尽量同时做两件事情。对于节流而言,首先,不要盲目地减少睡眠时间,找到适合自己睡眠习惯的方案。其次,也尽量不要减少与亲人交流的时间。家庭是最重要的,因为终有一天你会发现,哪怕在很极端的情况下,支持你的依然是你的家庭。最后,最好不要放弃你的社交时间。平凡的人终究一天会需要别人的帮助,同时你也要学会帮助身边的人。

在你决定对某人提供金钱上的帮助的时候,首先你自己可能真的不是有能力提供金钱帮助;其实,需要金钱帮助的人可能没有意识到的他最需要的不是金钱上的帮助;在此,你的金钱帮助可能有去无回;最后,因为你没有提供金钱帮助而怨恨你的人,就算你提供了帮助最终他也不见得会真的感激你。

你主动帮助别人,那他们往往会加倍感激你,主动帮助的最基本方式就是共享。另外需要明白的,当你决定是否给别人提供帮助时候,要考虑他是否值得帮助。

不要浪费时间去证明自己

“证明自己”是大多数人自然的愿望,这并没有什么错误。但是“证明自己给别人看”恰恰是一种最浪费生命的行为。因为无论你这么做,你还是很难获得对方的承认,你的想法和做法并不能影响他们的判断。

最浪费时间的句型:要是..就好了

我们所面临的今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过去。可是,时间的属性决定了,被它穿透的一切都将凝固成历史,无法更改,无论后悔程度有多强烈。我们需要接受现实的局限,过去的事情无法更改,现在的烦恼又无济于事。但是现在的行动也许可以避免将来的尴尬。

如果你确定对方不是一个好人,就趁早离他远一点,最好都不让他知道你的存在。不要为现在没钱烦恼了。从今天开始想办法赚更多的钱。

自卑是浪费时间的罪魁祸首

每个人都有一个“愿望中的自己”,同时还有一个“感觉中的自己”,和“真实的自己”。大多数人这三种自己并不相等,于是,他们的生活逐渐出现了种种扭曲。我们感觉通常是不可靠的,特别容易受到影响和误导。作为整个社会中的一员,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有些时候,整个社会向他灌输的观念可能是错误的。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的感觉来感知整个世界的,而感觉又不准确,因此整个社会的观念不过时绝大多数人观念的组合,不可能不包含这错误的观念。为了自己的心理健康,很多时候我们确实有必要漠视甚至忽略整个社会灌输给我们的观念。想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健康状态,要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停止嘲弄他人。很多时候人们嘲弄他人的“弱”知识为了证明自己的“强”,而真正的“强”是不需要证明的。另外一个比较有技术手段的是:忘记自己的优点。

承认自己是一个有缺点的人是让心智获得释放的重要前提。自己罗列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进行客观的分析。在这个过程中,你了解“真实的自己”和“感觉中的自己”,以及二者之间的差异,甚至还有别人眼中的自己。而后仔细分布自己的确定,有没有可能伤害到他人。收敛那些可能伤害到他人的缺点,适当放纵无伤大雅的缺点。

时间不一定就是金钱

时间是这世界上唯一对任何人都公平的资源。很多人爱钱,但却并不爱惜时间。也许因为人们更难认知抽象的事物。有一个有趣的两极分化现象就是,越是收入低的人越是不爱惜时间,因为他的时间实在没什么价值;而越是收入高的人越是吝惜自己的时间,因为他的每一秒钟都有确定的价值。

每个人的时间价值天差地别。总是有些人医生有无数作为,而有些人却一直碌碌无为。所以时间不一定就是金钱。要想办法从理解上把抽象事物转化为具体事物,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它。把时间具体化为金钱,使你开始各位爱惜时间,并且开始思考如何运用时间。

被低估了的今天

急功近利是人们的本性,事实上是一种风险高于会把的行为模式。人们产生这样行为模式的原因在于,我们倾向于低估未来回报的价值,同时,倾向于高估当前回报的价值。人们在金钱上,不仅倾向于低估未来回报的价值,也普遍相信明天会拥有更多的金钱。然而对于时间也是这样。尽管今天有24h,明天也有24h,然而我们对于时间的概念过于迟钝了。在时间上犯了错误或者错过了机会,几乎是体会不到任何惩罚的。

当我们为了某件事忙碌的时候,我们往往并不清楚正在进行的事情确实需要多长时间完成,所有人都相信明天是完美的,而不是烂事儿一堆。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人们做事拖拉,人们不是没有勤奋的意愿,而是被自己大脑所限制,以为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第7章 从此时此刻开始改变

万事皆可提前准备

大多数的事情都需要提前准备,也都是可以提前准备的。

提前准备的好处

1 灵感

积累固然很重要,然而,如果提前确定一个目标或者方向,那么就可以有更好的积累成果。我们大脑中的灰质中存储的各种信息只有很少一部分是有序存储的,也就是有意识的。而更多的信息或者信息碎片是非有序的,往往是我们的无意识或者潜意识部分。梦境的存在,就是潜意识存在的最基本证据。随着信息输入越来越多,大脑也就需要越来越多的灰质细胞,大脑灰质的密度也会逐渐增加。于是,灰质细胞之间就越有可能由神经元连接起来,那些原本貌似毫不相关的信息现在有机会被联系在一起了。所以,知识渊博的人,总是可以做到融汇贯通。

很多人通常是讨厌死记硬背的。然而,有些知识领域就是相对需要所谓的死记硬背,比如历史,外语等。灵感这东西就算村子,也不会是平白无故的存在,肯定是有来历的。因此,所有成功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先花上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去锁定一个方向或者目标。确定它是现实的,可行的之后,运用心智的理论在这个方向上投入更多的时间。把时间当朋友,一路前行。当时间陪伴你足久 的时候,你的耐心就能从它那里得到回报。

2 所谓能力

在学习、工作上,一个人在某方面的能力究竟有多大,几乎直接取决于此人在哪方面提取多久进行过准备。很少有人真正提取足够的时间去做准备。面对任何选择,准备不充分的人面临的困境,就好像是个手铐,越挣扎就被箍得越紧。面对最后期限,无法不产生无比的焦虑。而这些焦虑所产生的唯一作用就是分散注意力,使产能低下;反过来,产能的低下和时间的紧迫所产生的唯一副作用就是更加的焦虑...恶性的循环。

这些人不知道,无形之中,时间已经成为他的敌人;而时间本身并无善恶,只是他们自己站到了时间的对立面。每时每刻,这些人还以为自己在于别人竞争,殊不知,另外的那些人其实根本与世无争,只是因为提前了起点,就有了机会把时间当朋友,谁又有时间强大呢?

因此,贫富差距给智力带来的区别是巨大的。环境对个体成长有着巨大甚至是难以逆转的作用。虽然贫穷无法根除,但是个体的贫困是相对的。任何一个个体,事实上都有机会运用心智获得解放。一个人养成勤奋和节俭的习惯,既可以做到“开源”与“节流”,可以开始积累财富。在高度文明的今天,耐心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最有力量的因素。无论是《基督山伯爵》还是《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人物,竟然可以指定长达几十年的计划,然后一丝不苟的执行下去。     尽管心智成熟的我们往往会避免基于比较的快乐,但没有任何理由拒绝基于比较的相对成功。突破上述死循环的方法就是,比别人更早的开始准备,早一点。

成功的核心素质:耐心

所谓坚持不懈,其本质是时间的投入。而所谓耐心,就是甘于把时间投入到简单,枯燥但是最终会意义非凡的重复当中去。好不夸张地说,一个人有多大的耐心,他的成功几率就有多高。

懒惰,是缺乏耐心而不愿投入时间精力去做任何事情。

短视,是缺乏耐心而不能运用心智去展望未来。

草率,是缺乏耐心而不愿投入时间精力去认真地调查研究。

肤浅,是缺乏耐心而不能运用心智进行深入思考。

夜郎自大,是因为缺乏耐心而拒绝观察外面的世界。

而所有的成见与偏见,都是因为缺乏耐心而不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认真分辨每个个体的特征,而宁愿用粗暴简单的分类方法替代思考。

记下所有见过的人,需要很大耐心;发现每个人的有点更需要耐心。《少有人走的路》中提到,所谓的真爱,就是耐心,而所谓的耐心,本质上就是时间的投入。无论是谁都该对自己更耐心一点。

耐心究竟从何而来?首先,耐心都来自于了解。耐心不是凭空而来的,是需要了解和支撑的。“you'd better know exactly what you want”(了解并不代表要有着明确的目标)。有意思的是,了解本身也是需要耐心的,没有耐心的人是没耐心深入了解任何事情的,最终对一切都失去耐心。

越早醒悟越好

从每个人的感受出发,时间并不是匀速的,而是加速流逝的。经验的存在会大大提高理解能力。然而大多数人只有到了三四十岁才真正有深刻的体会。可是,到了那个时候,这种“经验”对自己来说已经根本没有机会其太大作用了,最好的时光早已消逝,所带来的只有时时刻刻的懊恼。

反思能力几乎是人类特有的能力。过去已经过去,无法更改。未来却可以更改,通过改变我们今天的起始条件。当我们真正运用心智的力量认真又正确地反思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尴尬时,最终会发现其中的大多数肯定因为过去曾经做错过什么。今天任何一个小错误,都有可能在将来无穷地方大。这样的认知,几乎会改变我们的一切。生活就是选择,而所谓的选择,只不过是一个人所拥有的观念对之衡量后的结果。一个人所拥有的观念就是心智力量的最终体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923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154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775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960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976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972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893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709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159评论 1 30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00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552评论 1 34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265评论 5 34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876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2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0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552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451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