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油画,也不懂电影。承认制作用心,画面精美,不过此处不谈梵高,只谈孤独。
记得《奇葩说》有一期谈论剩男剩女的问题。胡渐彪说到单身感觉alone,但是没有聊得来的人会感觉lonely。单身是一个人孤独终老,更可悲的是,不合适的两个人在一起就是两个人一起孤独终老。
人会在很多时候感觉到孤独。爱情中的孤独就是同床异梦,貌合神离。事业上的孤独就是像梵高这样,曲高和寡,知音难觅。生活中的孤独就是格格不入,鹤立鸡群。
常常看到明星自杀的新闻。舆论将一个人抬到大众视野所及的制高点,大众就会用更高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认为他们应该是和普通人不一样的。但是另一方面,又希望他们的做法能符合长久以来形成的统一标准。明星在这样一种矛盾的价值判断体系中,很容易找不到自己的容身之处,进而迷失自我,世界在他们眼前变得错乱,最终只能通过终结和这个世界的联系来寻求解脱。
对于梵高这种追求终极意义的艺术家,世界对他们捆绑和束缚的力度似乎更大。艺术和现实是有距离的,甚至可以说,艺术作品对现实的抽象程度越高,其艺术价值就越高。艺术家在追求艺术价值的路途上,必然会越来越脱离现实。但是观众们一边希望他们创作出惊世骇俗的作品,一边又用世俗的条条框框随时把他们拉回到现实的桎梏中。这样的撕裂和拉扯不仅会给艺术家的创作增加难度,更会让他们在现实和艺术的穿越过程当中感到迷茫和痛苦。死亡就成为解脱和升华的不二选择。
那么普通人为什么会感到孤独,这是一个关于自我价值判断和周围世界价值体系的关系问题。明天最后一批90后成年导致大批网友晒自己的18岁。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努力把自己的成长之路融入到世界变化之路的过程。一个人的朋友圈就是他的周围世界,适应和融合是必须学习的课题。每个人的周围都有一个看不见的、随时在变化但始终笼罩着的别人的眼光之网。这张网看着我们长大,看着我们一点一点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只要我们的行为稍微超出这张网,就仿佛掉入了寂静无声的太空,得不到赞同和陪伴。但是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每个想法和动作都完全符合这张网的边际,因此突出的部分就是我们孤独的内容。而孤独何尝不是因为独特呢。因独特而孤独是没必要抑郁的。真正导致崩溃的是没有强大的内心支撑自己的独特,让这份孤独渐渐吞噬掉自己的骄傲,变得卑微和弱小。相反有的人会坚持这份孤独,变得固执,让自己陷入单枪匹马的危险境地,从而让孤独加深,自己也变成了世界的敌人。
孤独无解。孤独的产生猝不及防,无力抗拒,难以摆脱。但是可以用柔和的方式放过自己,努力和世界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