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最常见的曹植的《七步诗》是这样的: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而在《古诗源》中的《七步诗》是这样的:
煮豆持作羹,漉(滤)豉(煮熟的豆)以为汁。
萁在釜中然(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植)应声便为诗……,帝深有渐色。”好像曹丕有点渐愧,但是曹丕把曾经支持曹植的丁仪、丁廙(yì)等杀害,曹植看到朋友遭难而无能为力,于是只好写诗:
野田黄雀行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
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曹植的诗还有很多好句如:
今日同堂,出门异乡,别易会难,各尽杯觞。
众口可以铄金。谗言三至,慈母不亲。愦愦俗间,不辨伪真。
……
明代大书法家祝枝山最被推崇的作品《草书诗帖》,内容就是曹植的四首诗,《箜篌引》、《名都篇》、《美女篇》和《白马篇》。在此卷末,作者自识道:冬日烈风下写此,神在千五百年前,不知知者谁也。
被认为代表五言诗最高成就的《古诗十九首》,甚至有人认为也是曹植所作。祝枝山另一名作《古诗十九首》在当时就被推崇备至,大评论家王世贞毫不犹豫的把祝书推为国朝第一。
推为小楷极则的玉版十三行,也是曹植的《洛神赋》。据传为王献之所书,也是王献之超过他父亲的地方。
这个《洛神赋》,除了王献之写过之外,赵孟頫,文征明,祝枝山都写过,留到现在的,都是无价之宝。而这些人为什么喜欢写《洛神赋》呢,有专家认为是因文中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句,无论是美女还是书法,都是最高境界的代名词。公认的在书法上配得上这句的只有王羲之的书法。
曹植到底是何许人也?通过他的作品,能知一二。传说神话也是很多,能否从正史中看看有无特别之处。
二十四史中的《三国志》的《陈思王植传》,应该是相对权威的。能看出曹植是一个纯文人,以正统论,的确是不务正业,烂泥扶不上墙,让王仪、杨修等白白送死。里面也没记七步诗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