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到”也学了两年多,再笨收获也是有一点的,今天还用了一把。
昨天跟着朋友去他的朋友店里喝茶,这个朋友以“D”代称吧。D是我朋友的学长,大他三届,穷苦孩子出生,一副老成的样子,据他说大学新生报到后的头几天,因为太“老相”在寝室住了几日被同学误认为是某个同学的家长,纳闷这同学家长怎么来了几天还不走,后来才知道原来都是同学。但这长相和脑子是匹配的,二本学校毕业,靠家教四年自给自足,省某机关公务员二年,辞职自费去北师大学习生涯规划,考了二十几个证,包括英语翻译,还自己做过化学方面的课题研究,及对思维训练等有一些自己独特的见解,目前加盟两个教育项目,在做和教育有关的产业包括补课,但不是传统的授课,有智能数据的参与,不时去我们那边的高中作报告,总之,听起来有点牛。恰巧D又认识我之前请过的两个外教,他说其中一个K外教的中文就是他教的,还给我看了照片。而我的兴趣在于他的思维训练方法以及在两个月之内帮一个高三的孩子提200分的神奇功效(另一朋友见证)。一个晚上聊下来,我大致了解了他正在做的事,当然,既然是教育就免不了谈到孩子,得益于这么多年我所看、听的各种课程、文章及自己的一些心得,和他还是能聊在一个层面。我希望他能在寒假的时候带带我家小子,跟着他学习做事,放心的原因是我的朋友目前也在他那学习一项技能。晚上回去我沉淀了一下,马上明白了他目前的困局,他需要解决的问题,突然就有二个想法冒出来,马上打电话和他沟通确认后,他认为那个方案很好,于是又几通电话下来,敲定约谈的时间。另一个方案因为要征得双方的同意,我就没和他讲,等得到另一方的反馈后比较妥当。
这让我想起曾经听罗胖说过“帮别人解决问题其实是在解决自己的问题”,今天实践了一下,感谢“得到”,感谢罗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