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五年级上册一道练习题如下:在一个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的方格纸中,请画出3个面积都是12平方厘米的不同图形。
拿到题目开始,就有几个嚷嚷:简单,好简单。
我没有做出任何回应,只是让他们安静画。
5分钟后,我开始巡视。
一圈走下来,给我惊喜的还是有很多,可是一细看,给我惊喜的却来自最“一般”的他们,而那些学神级别的作品却变得非常“一般”。
先看学神级别的作品:
(后面有的是补充的)
再看“一般”孩子的作品:
看到这种现象,我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孩子过早的被数学化,或者被程序化之后,就没有真正自我的多姿多彩。
回到办公室,和同组的小徐交流,结果她的发现刚好相反:学神级别的孩子非常有创意,思维一般的孩子就只能画些长方形。我感到很诧异,刚好三班有一个孩子在,他们还没有做这道题,问他,他会如何做。他的答案如下:先用1×12,再用3×4,再用2×6,就这三个呀。而据我了解,这个孩子是学霸级别的。他的回答印证了我的想法!
我有些疑惑,又问同组的婷,她还没有上,我让她关注一下这道题。结果她的发现和小徐的发现差不多。我更加疑惑。
我们讨论来讨论去,终于发现原因所在:因为我们班把三单元的“找因数”的内容学过了,孩子们都养成了配对找因数的习惯,一看到这个面积12就自然想到找它的因数,又刚好找到3对,因此也就不多想,画出来了事。
不过,我还是不甘心,重新将这道题印出来,让他们又做了一次。这次的结果推翻了之前的想法,但那是因为我们是在分享之后做的,虽然也有只画了3个长方形的孩子,而这些孩子基本就是“很老实”的那一类。
谜底终于揭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