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老阿姨们”的偶像王源在一档综艺节目中唱完一首原创作品后崩溃大哭,“世上没有真的感同身受,面对其实只有一个人,一个人在夜里哭着,哭到头疼直到睡着”。
听完这首歌再回想王源唱歌前与粉丝的问答,似乎早已为这个场面开了局:
“你们在台上看到的我,是不是亮的?”
“是。”
“但我看你们都是暗的。”
为什么我们都期待有人懂自己?
小红是一个26岁的婚姻适龄女性,当问到她会选择跟怎样的对象恋爱结婚时,她提到:有事业心,上进,能懂我,可以交流。
然后问问身边的适婚女青年,其他的标准参差不齐,却都或前或后地加上一条:要懂我。
这个看似虚无缥缈的期待在现实条件下会有多少完成度,也许在每个人的人生中都有不同,无论我们以怎样的方式来“处理”期待,它都存在,自然得像男生期待自己长高更帅,女生期待自己长瘦更美一样,是“如果可以的话,就最好了”的优选项。
问小红,为什么呢?
除了列出“懂得”的内容,也只剩一个猜测:大约这样,生活的幸福指数会高很多。
可能要找到这个人就已经需要耗费太多时间精力,我们都来不及思考如果有这个选择之后的开心喜悦,从何而来。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配搭进入社会工作的人的状态也许可以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生存需求——我毕业了,我先想办法养活自己,其他的,是其次;
安全需求——如果可以,给自己置办一个可以长期安全居住的环境,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发展环境,不用担心突如其来的“外围变动”;
社交需求——在前两层稳定、稳步上升的前提下,我们希望有可以交流的朋友和伴侣,可以在相互的关系和照顾中给予爱,感受被爱。
尊重需求——在工作上,我们自身的努力会得到领导同事的认可,生活中,家人朋友爱人会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来在信任的基础上,寻求建议、支持和帮助,我们有信心、有能力面对外在的世界。
自我实现需求——我们施展才华实现理想,将个人能力发挥到最大,接纳自己也接纳他人,感受最大程度的快乐。
这么看来,走入第三层次,我们就本能地期待能与其他人拥有心的沟通交流,懂得不是费力解释“我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在“对,就是这个意思”的基础上,双方共同将话题拓展,关系加深。
这是你,我,他,她,我们的共同需求。
为什么这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如果我们将这个被懂得的需求定义为自己的正常需求,那就还有另一个事实需要注意了——这世上并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说起来有些残酷,但回忆一下,当亲朋好友遭遇了某种意料之外,想给予安慰却往往无力,其中原因就有我们自己的未曾经历。
有趣的是,即便有过类似的经历,我们是否真的就能够感同身受?
想象人生的旅程是一场火车旅行。
小学、中学、大学是我们的不同站台,我们与不同的人坐在同样的车上,一样的路线,一样的窗外的风景,可这车里的人,有些看云,有些看花,有些看山川,有些看同行的人,一个在喜悦描述天上的云多么美丽动人的时候,对面的人喜欢关注轨道的变化和山峰优美弧度,除了聆听,每一个原本就不同的我们,如何能够真正的感同身受?
聆听、陪伴,是否就是一种懂得?
感谢那个尝试来懂得你的人,感谢那个能够让你觉得ta能与你感同身受的人,感恩相遇。
----------------------------
今日所得,皆你所有,本亦在你心中。
有益的分享,是分享给那个你觉得恰当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