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尔不臧,我思不远。
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尔不臧,我思不閟。
陟彼阿丘,言采其蝱。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许人尤之,众稚且狂。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控于大邦,谁因谁极?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许穆夫人(约公元前690年—?),姬姓,卫公子顽(卫昭伯)和宣姜的女儿。出生于春秋时期卫国都城朝歌(今河南省淇县)。长大后嫁给许国许穆公,故称许穆夫人。她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见于记载的第一位爱国女诗人,也是世界文学史最早的爱国女诗人,其诗作在世界文学史上都享有极高的声誉。以上来自于百度。
喜欢把古人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看来不止我一个人。都把许穆夫人吹上天了,有史记载的一个爱国女诗人。殊不知,这个史传也是乱弹琴。只不过是丘明想与众不同的见解,以此来否定前人的观点。
【经】闵公二年(前660年),十有二月,狄入卫。杀懿公。遂灭卫。
之后,卫戴公申在位,也死于前660年。也就是说,狄入卫,申就跑,跑到了曹地,没在位几天就去世了。
左公是这么记传的:狄入卫,遂从之,又败诸河。……及败,宋桓公逆诸河,宵济。卫之遗民男女七百有三十人,益之以共,滕之民为五千人,立戴公以庐于曹。许穆夫人赋《载驰》。齐侯使公子无亏帅车三百乘、甲士三千人以戍曹。归公乘马,祭服五称,牛羊豕鸡狗皆三百,与门材。归夫人鱼轩,重锦三十两。
诚然,在一个兵荒马乱的时段,许穆夫人勇气可嘉、可能出现在漕地。但是季节不对啊。芃芃其麦。
卫文公,公元前659年—公元前635年在位。
【经】僖公二年春王正月,城楚丘。如《定之方中》所言,公元前658年,卫国在齐国帮助下复国,建都于楚丘,今河南省滑县。
此诗的竹简时序排在《定之方中》后,此后死去的卫侯,卫文公。
【经】僖公二十有五年,既公元前635年,春王正月,丙午,卫侯毁灭邢。夏四月癸酉,卫侯毁卒。秋,葬卫文公。
归唁卫侯的时间是麦长得旺盛的时候,夏季,符合文公死的季节,不符合懿公、戴公的死亡季节。
出嫁的公子,要么夫君死了,要么国家灭亡了,才能回祖国。许穆夫人以归唁卫侯,这个理由不成立。许国的大夫得知消息,追到漕河阻拦。漕河边有卫国的故城,见《击鼓》,土国城漕。大夫们坚决反对得,言辞激烈。稚,幼稚,年轻的大夫,估计为许穆夫人的儿子。她的儿子也加入反对的行列。这里有一点倚老卖老了。大夫发难,也是为她身体健康担忧。
懿公是公子朔的儿子。戴公和文公是许穆夫人的兄弟,是公子伋的侄儿。许穆夫人的姨妈文姜就是一个很坏的典型,通齐君暧昧,伤及鲁国。此时,夫人已经55岁了,慈爱有加了。
阿丘,楚丘也。这里不用楚,表示对楚的憎恶。在她看来,造成今天之恶,在于大邦之恶。其实卫又有多善良呢?正月,卫侯毁灭邢。那是一个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的时代。
卫之遗民于曹,也就是流亡异国他乡的曹地。曹和漕是不同的地方。漕是卫国的一个地方。许穆夫人出现在漕、阿丘这两个地方。到了一个有城市、相对于野的地方。毫无顾忌战乱、还有心情到丘上采摘,丝毫没有亡国之悲。只是谴责了一下大国之乱的现状。
狄人是流寇。对于卫危,诸侯都表现出了热心。但是,各有各的花花心肠。宋国人拥立戴公,为正义之师。齐国人拥立文公。历史没有把“控于大邦”解释清楚。但是,在此诗歌中,我们看到了许穆夫人对此的思考。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宋国的葵丘(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召集鲁釐公、宋襄公、卫文公、郑文公、许僖公、曹共公等国会盟,而以齐桓公为主盟。
难道是戴公摄于齐国,听到齐国拥立文公就自杀殉国了?
公元前672年,楚成王弑杀兄即位,与诸侯修好结盟,臣服于周天子。
公元前656年,齐国帅诸侯之师临楚,许穆公就死于此师,所以加爵一级以侯爵埋葬;楚与齐举行召陵之盟。公元前638年,在泓之战中战败宋襄公,称雄中原。
而为此赋时已经是楚国主盟了。这里的控于大邦,是指许国臣服于楚,觉得许国的国君和大夫懦弱。所以这里用阿丘,而不用楚丘了。
对于许穆夫人归唁卫侯的行为,我无可厚非。人类的自由,总是来源于自身的觉醒、抗争与不断地践行。
翻译左公的原文,深深地向齐人道歉。被宋人、滕人、齐人的义举深深感动,他们是情如兄弟。
狄人侵入卫国,没久败卫人于黄河。……卫人已经败了,宋桓公迎接卫人于黄河,晚上到达济水(现在的黄河)。卫国剩下国民男女共七百三十人,举大家之力善待他们,滕国国民五千人,在曹国内的草屋立申为戴公(也就是说,卫人向南溃败,到了黄河彻底败了,幸好有宋人迎接渡过黄河,晚上到达济水,继续往济水南,进入曹国)。齐侯使公子无亏帅车三百乘、甲士三千人以戍曹(戴公寄庐曹国的地方)。慰问并赠与戴公乘马、五套祭服、牛羊豕鸡狗各三百,以及修建住处的木材。慰问并赠与夫人小车、重锦三十两。
这个曹,和许穆夫人的线路“漕–楚丘”确实差远了。许穆夫人到漕城是见不到戴公的。齐人也是尽心尽力。那么,文公立确实是在戴公死后,同样得到了齐国的帮助在楚丘建都。他们没有花花肠子。战时紧迫,不可能给许穆夫人游说的时间,这是诸侯的自发行为。也不存在受控于大国齐国的状况。所以,控于大邦,是另有所指。
左公的原文解释了另外一个疑问?《新台》中,新台在淇城附近,又在黄河边上。那时的黄河,确实靠近淇城,只是后来改道,夺济水之道。漕,就是连接淇水与黄河的一段人工河、运河。看来在东周时期的生态非常好,水中泥的含量非常低。
曹:用船载车;漕,用于运输的河。阿:人们在登上高山后感叹、呼唤。卫国的第一个国都,淇邑,现在的淇县,朝歌附近。楚丘,文公迁都,现在的濮阳,卫国之东,靠近齐国。漕,现在的滑县,淇城之东,有运河,记住在东周初就有运河了。现代人,把滑县注解为曹邑,是错误的;漕不曾为国,何来的邑呢?真正的曹邑,是曹县。
诗中的许穆夫人非常自由,当许穆公死了一样。其实,可能许穆公真的死了,她才能如此行动自由,也就是说诗中的行为发生在公元前656年之后。许穆公是在公元前656年死于会盟,葬礼加爵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