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夏其人】
刘杏红
我是宝安诗词学会会员,虽然经常去宝安参加活动,都是匆匆来匆匆去,故而对于宝安的人和物印象也只是一闪而过。然而却有一个人让我对于宝安与及宝安文学有了更深的了解,她就是冬夏原名——李秋妮。
1初闻冬夏
“那个冬夏可真勇敢!那么大的台风居然还能坚持去练毛笔字!”当时,对于冬夏是何许人也我还不知,说这话的是作家十十。据她给我继续介绍:冬夏是一个书法爱好者,风雨无阻,每周准时准点到宝安一个书法家培训点练字,还长年坚持晨练和游泳。我在想:一个人发掘洪荒之力集中精力去做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估计会比较容易,坚持做一件简单平凡的事情或许会更难,然而冬夏却做到了。话虽不多,我却从十十的言语中看到了一个非常自律的冬夏。写到这里让我想起曾看到过的一句话:低级的欲望,通过放纵就可获得;高级的追求,通过自律方可得到。秋妮其人如何?不言自明,此刻,敬意之心油然而生!对其便有了几分好奇之心,故而有关她的事情便开始有所关注。
虽然与冬夏素未谋面,然而脑海深处却有了她高大的形象。人与人之间的缘分说来也怪,打听十十说了冬夏其人以后,竟然不断有关冬夏的信息传入我的耳廉。
“哇哇!好伟大的母亲啊!为儿子小姜记录一本20万字的育儿日记,还将儿子初中、高中的随笔自己编辑、排版成册,先后帮儿子出了三本册子,共30多万字,1、《飞扬,海风年华》 by 姜妈从怀孕到小学毕业的育儿日记;2、《向上吧,韶年》 by 小姜,初中三年的随笔、游记、书评;3、《迷宫》 by 小姜,高中三年的困惑、诗歌、小小说。”这是一个热衷于读书的学生家长参加冬夏主持的读书会后,回来跟我的聊天感叹。
古语云: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写到这里我不由得感叹:冬夏的育儿境界是何其之高啊!她给孩子留下的是多么宝贵的一笔财富啊!我的面前立马又树立起一个伟大母亲的高大形象。对于冬夏其人又有了更进一层地了解。
2书缘识冬夏
现如今电子产品泛滥,各种游戏如毒品一样侵蚀着孩子们。能静下心来看纸质书的人越来越少了!然而深圳读书会的成立,走进图书室或书城的人越来越多,读书人成了深圳这座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作为深圳读书会的主要负责人冬夏老师,她首先以身作则地带领大家读书的同时,还坚持每周一录制视频讲书、推荐深圳本土作家的书。无意间我发现跟她在同一个群,并看到了她发出来的讲书视频是那么地风趣又接地气,认真地跟了好几期视频,发现冬夏老师的讲书不是盲目地瞎讲而是有所选择地讲一些跟我们生活戚戚相关的,可以说是对比较接地气的书进行推介。碰巧我也刚刚出了一本书——《左右》。私下里想着如果我的书也能够得到她的推介,让更多人了解该多好啊!于是便在视频号里留言,没想到很快就收到了她的回复。估计是不认识、不了解的缘故,当提出我的想法的时候,冬夏老师立马委婉地告诉我:寄书可以,但讲不讲书必须根据内容来定。她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反而感动了我,她能赏识是我幸 她没看上是我命,总之能与她这样有责任感的人有交集不管结局如何?都是非常荣幸的事情!故而,我没有纠结便很果断地把书寄给了她。
冬夏老师收到书的那一刻,知道我是她的五华老乡,激动得立刻给我打电话,而且电话一打就是半个多小时,中间我提议先加她微信可以用微信聊天省省话费,然而她没有同意,那情形有种一停下就会错过一百亿的感觉。她不断地询问我家乡的变化,向我了解家乡的各方面情况,恋乡情结不以言表。此情此景用“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也不为过。冬夏老师以快速的时间读完了我的书,并坦诚地告诉我,她很想讲我的书,然而书归类为小说,却有散文和自传的味道。更重要的是里面还有很多客家方言和谚语等不正统的文字,相对于其他本土作家的专业性,我的书便显得有点逊色。这让她很是纠结。当收到她反馈回来的信息时,虽然知道是预料中的结果,但我还是有些沮丧。然而当我放下,以为讲我的书已经不可能的时候!几个月后的周一,却意外收到了她讲我书的视频,这让我感动不已。原来,我的书勾起了她浓浓的乡愁,尤其是现在临近过年,思乡之情更切!再次翻看我的书,没想到让她纠结的谚语和方言与及熟悉的地名
让她再次品到了家乡浓浓的熟悉味道。是那么的亲切,那么地让她不舍。就如一个网友留言所说:通过一部小说集,抵达家乡。这就是秋妮书语的特别之处。讲书前,把书读完,一直读到每一本都与自已有关联,这或许是一个读书视频主讲者与众不同之处。有心和用心,于此,又让我看到了冬夏的另一面。
3面见冬夏
“老乡!群里接龙参加书法活动的那个刘杏红,是你吗?”冬夏私信问我道。当得到肯定回答,知道我也参加2021年11月份《宝安新文艺组织文艺骨干人才培育》举办的书法培训时,她异常兴奋,我们终于可以见面了!
那天见面,冬夏老师一身朴实打扮,估计是经常锻炼的原因,连走路都会带风,一看就是办事果断、雷厉风行的女强人。虽然从未谋面,彼此却能第一眼就认出了对方。冬夏老师告诉我:她是深圳长大的孩子,然而却没有半点大城市的娇气。我在她身上找到的,除了有着一级棒的普通话以外,更多的却是客家人所特有的率直性格和聪明才智。亲见其人,让我突然想起前面大家对她坚持做事的评价,其实这不正是客家女人所共有的勤劳坚韧吗?客家的孩子不管走到哪里生活,骨子里仍然流淌着客家所特有的血脉。虽说是女孩,也存在着特有的硬打硬个性。
活动结束后,我邀请她一起出去吃个便饭,不知道是不是跟我还不熟悉的原因,她立马就推脱了!说还有侄子在他们家需要回去煮饭和辅导功课。我这才想起,她同时还是一个老师。这方面对于她不熟,姑且略过。
4编辑冬夏
冬夏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宝安日报的编辑。这一方面虽然不是很了解,私下里曾听过对她的一些评论。据龙华作协的文友说,在龙华副刊五周年选稿时,文友的来稿拼命夸编辑,没想到冬夏老师居然把这样的稿子全给退了回去,建议他们重写,否则就删掉不用。强硬态度不容置疑,给人一种原则性强又霸气侧漏的风范。然而当我加入了她组建的每天读书社,参加了她主持的每周五网上心得体会交流会后,我对她的看法又有了改变。读书社的成员大部分都是年轻人,他们刚刚领略到读书与写作的乐趣。写出来的心得体会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对他们的文字点评的时候,我大刀阔斧地噼噼啪啪砍枝断叶。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冬夏老师居然小小心心地维护着他们这份难得的兴趣。一直以鼓励的态度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全程两个半小时的会议,她说话的语气一直都很平和,就像隔壁大姐姐在教邻居小弟弟小妹妹们那样亲切。反倒担心我的点评会把这帮小青年惊吓走,同时又不忘维护我的观点的正确性!这样的冬夏老师又让我看到了另一个不一样的她。
冬夏老师总给人意外惊喜,有一次景兆翔文友在群里感叹说:“文学、书法、英语、厨艺、游泳,现在又冒出会踢足球来,真的很难想象还有哪个领域能够阻挡住冬夏老师的?”冬夏老师,你怎么可以什么都会,什么都能做得那么好呢?做编辑、做妈妈、做老师好也就罢了,游泳、写字……等等只要她想做的没有干不成的!
我看过她的思维导读,看过她教学的一些视频,看过她的讲座视频,看过她的……看到最后我突然有种奇怪的想法:冬夏她不是人,应该是文曲星府的仙女偷下凡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