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赏析】
《岘佣说诗》云:“起得沉厚突兀,若倒装一转,‘万方多难此登临,花近高楼伤客心’,便是平调。”因“花近高楼”是乐景,却“伤客心”,情理反常,顿起悬念。
此时的大唐王朝刚经历长安失守,吐蕃入侵,松、维、保三州陷落,还有蜀中的徐知道之乱。纵使春回大地,也难掩四境狼烟烽火,哀鸿遍野。锦江春色之下掩映着内忧外患、民不聊生,想及此,登楼的诗人如何不凄恻、不怃然?虽然“锦江春色来天地”,但“感时花溅泪”的慨叹暗含其中。诗人此次登临是在代宗广德二年(764)。二十年前,“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十年前,国家虽有隐患,但还歌舞升平;而这八年来,内忧外患,战乱不息,处处“戍鼓断人行”,“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时代的剧烈变幻让人猝不及防,如同玉垒山的浮云古今变化,翻覆不定。但无论如何,朝廷不会变!诗人以坚定的决心和口吻突然振起。“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不容置疑的坚定口吻冲破原来忧虑的心境,充满力量与信念。即使当今天子像蜀汉后主刘禅一样昏庸轻信,即使代宗任用肖小,轻信宦官程元振、鱼朝恩致使长安失守,但大唐基业百有余年,不会就此灭亡。我姑且如孔明扶助后主一样,继续与国家同忧同乐。
忧虑国家而又充满希望,不满庸主又拳拳忠爱,不在朝却仍想为国尽忠,诗中糅杂着种种矛盾,却又一片温厚浑成、雄健高阔,相当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