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有囤积癖好的生物,也许只是极大发展的技术能力空前放大了囤积能力所致,我们大量的够买不是必需的商品,大量购买不会看的书,大量下载不会再看的资讯,大量下载看不完的电影,甚至还大量写再也不会看第二次的笔记,似乎只有在不断的囤积中,我们才能获得瞬间的安心,似乎再告诉他人也告诉自己:你看我多勤奋,拥有这么多好东西。
但是,我们在囤积上花了太多时间,却在真正使用利用这些东西上花的时间却往往太少了,少得可怜,就好像一个幸运儿意外发现了宝藏,情不自禁的搬走自己十辈子也吃不完的宝物,几乎一生都在辛苦搬运,享用的时光却少的可怜,把有限的一生放在了无限的囤积上,死后那些囤积的宝物依然还在那里,似乎和被这幸运儿发现之前一样,什么都没改变,只是宝物挪了个地方,幸运儿死掉了。
所以,真正重要的不是我们拥有多少东西,重要的是我们用了多少东西。具体来说,就是要从整理入手,消化我们所拥有的东西,吸收真正的价值。
整理,指的是经常的回顾、复习所拥有的物品与资讯,从而内化到头脑中,形成真正的可用的,所以也可以用复盘来指整理。
整理的两大内容,一是物品,二是知识。
对于物品的整理,直接目标是整齐有序,减少寻找时间,提升自我掌控感,提升生活效能。具体可以做的,首先是将物品登记到电子笔记里面或者EXCEL里面作为总清单以利检索,物品的出与入都在里面登记,包括所放地点,一旦需要寻找,就不用翻箱倒柜去弄得一团糟;其次是养成把物品放在固定位置的习惯;再次形成一个月对照清单检查物品的习惯,及时补充调整期间的变化情况。我主要是用ONENIOTE和EXCEL来进行物品的管理,习惯用专门的APP来管理物品的话,可以尝试下IOS下的Sortly这个英文界面的APP。
对于知识信息的管理,目标是要能随时知道我有哪些知识,需要到哪里去寻找我所需要的知识,打个比方,知识信息的存储就是电脑的硬盘,而去寻找知识信息的能力就是电脑的CPU,现在我们要发展的就是到硬盘里面去寻找知识信息的CPU。具体可以做的,首先是对知识进行分类,我是按照个人能力的各要素来分类,当然也可以按照教课书似的以自然人文社科等来分类,适合自己就好,只是要给改变留下可能性的空间,不要绝对化;其次是善用检索,以主题项目的方式来组合材料,比如我需要做一个比较复杂的工作,需要用到许多步骤,需要许多知识材料,我通过前面的类别分类浏览相关的资料,然后再通过搜索来检索关键字词来找到更精准的相关内容,然后把材料按照步骤顺序组合起来,这样形成一个详细的清晰的操作流程,甚至以后可以作为类似项目的模板,很有利于积累经验,进一步改进;再次一定要养成定期复习知识信息的习惯,无论是自己创作的文字笔记还是剪切的外来的资讯,都要定期复习,该标注的就标注,该删除的就删除,总而言之,就是要实现一个目的,让知识信息活起来,流动起来,绝不能一进仓库的像进了陵墓,万年不动,任起尘埃。
在结束前,补充几点我曾经入过的坑,希望有所借鉴:分类不要太细,层级不要太多,用好检索功能可以足够,否则的话,你几乎很难去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也很累去寻找东西,人的大脑不是电脑,但是至少你的知识体系,也就是各大分类要在大脑里随时能调用,这是必须的,所以分类以不超出大脑的记忆为限,而且最好轻松点,不要老是冲自己的极限,给其他事情多留下点脑力,不要把快乐的事情弄成了苦行就好。
五点砍柴想表达的意思很多,但是时间精力有限,本文就写到这里,供爱学习爱效能的小伙伴们参考,感谢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