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乡村于我而言一直是一片空白。
童年也去过几次山里,都是游玩的性质,看着农户生活造饭,家畜奔走,炊烟冉冉,其乐陶陶,我童言无忌,信口雌黄:等我老了,要在这里定居。得到的当然是长辈的无情批斗。
中国有无数地方已经完成了从落后县乡到城乡结合部的转换,我的家乡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人们从四面的村子拢在一起,推倒树木古镇,盖起工厂楼房,于是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有了,城市的模样有了,口音和生活方式也在改变,但思维没变。这种思维就是:要往城市去,往更大的城市里去。这和真正城市人的思维又是背道而驰的。
我的尴尬就在于此,生活在现代,思维却是古旧的,城市不美好,乡村也不美好,因为它们都不太真实,像是随时可以推翻。所以看《平凡的世界》,或者看《万物生长》,不论是古的还是新的,乡村还是都市,都不感动,都打动不了自己,就像一页书,两面都是故事,而我恰好站在中间。不知道我的同乡们有没有同感。
所以这次去阳新,我依旧没有怀抱太大希望。但这个地方着实让人惊讶。
首先是宗祠数目之多。我的家族是没有族谱的,也许是先人疏于修缮,也许是文革时被当作四旧付之一炬,也许压根就没有,总之我不知道自己的祖先究竟是干嘛的,是达官贵人还是一介草民,是江洋大盗还是山林隐士,一概不知。曾经我也对这个问题纠结过很久,问最年迈的长辈,没有个所以然的答案,只好作罢,反正身边大多数人都没有。
但是我在阳新抛出这个问题后,得到的眼神是惊诧,是无语,是呆滞,甚至带点不屑。阳新人信奉祖先冥冥之中的护佑,所以这里再穷的村子都有土地,有庙宇,有香火不断的宗祠,有宗祠外的池塘。我觉得这个事情不能简单用唯物论的眼光去看待,在极其艰难的岁月里,这些被神力加持的人造物给了他们勉力生存下去的希望,信仰是无价的。
这些祠堂与古镇的精美繁复并不亚于被祖国人民的双脚几乎要踏烂的乌镇、凤凰、周庄......因为没有游客,所以显得落寞,也有点遗世独立的意思。零星几个农户就在这些古镇旁住着,也附带着照看一下,天气爽朗的时候把谷子洒进天井里,或者用快要褪色的雕花围栏晾晒衣服,处处都是文物古迹,也都是值得玩味的故事。本地人看到外地游客惊叹赞美的眼光,很是冷漠,或者说司空见惯。
阳新的古镇就像一个盲人美女,像《推拿》里的按摩师都红,所有人都说你好看,就你自己不知道,急也没用呀,只好不当一回事,姑且听之任之吧。
其次是阳新人对于外地人的态度。无论男女老幼,家禽猫狗,一概是和善的,谦卑的,怯生生的。你进了人家的宅子,狗依然狂吠,但尾巴是不停摇晃的,这传达了两个意思:我得忠于职守,象征性地表示自己的警卫身份,但如果你是远方来的客人,依旧欢迎。
当你靠近它,做出示好的动作,狗会半卧在地上露出肚皮,这是一个卸下防卫的姿势,意思是我对你并无恶意。
这里的孩子也是一样。我不太喜欢留守儿童这个词,听着像是文件,是定性,或者说一种无意识的蔑视,把孩子那点天真烂漫都掩盖了。阳新的孩子们对于外来者当然是好奇的,那些家伙手里端着沉重的相机,复杂的设备,眼睛里却是迷茫的,也很少看到发自内心的笑容,孩子们好奇地看着外来者,也不会主动靠近,只会羞怯地给予回应,他们还没到成为看客的年纪。有一点毫无疑问,农村孩子的童年幸福感一点也不比城市孩子少。
阳新有种特有的动物叫豚,介于鸭鹅之间,嘴部呈红色,似乎有些洁癖,总是把自己泡在水里,所以羽毛总是比其他家禽要洁白太多。家家户户都养着几只,杂食,用来招待贵客或庆祝,我觉得这有点像阳新的村落给人的感觉,没有攻击性,没有太多物欲,褪去浮躁,安居一隅。
希望这里的故事能保存的久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