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因为老罗在微博一条吐槽西贝的消息,让全网对预制菜吵得沸沸扬扬.......对于这件事,西贝的老板显然有点“用力”过猛。
消费者认为的预制菜并不是贾老板照着“国标”里的预制菜,大家习惯,只要是预制冷冻,不是现炒的,当然是预制菜。贾老板太把所谓的标准较真了,却把普通消费者的诉求高高挂起,作为直接面对口腹体验的餐饮业来说,显然有失水准。
本来,做菜并不是做一个说明书,你想要做成一个快餐一样的标准,然而消费者觉得你应该是有一门精湛的厨师手艺,这跟他们在这里消费的认知是不一致的。
每个人对于现炒、现做都有执念,那是来自于饮食包含了各式各样仪式感的存在,比如煎、焖、炖、煮等各类烹饪方式,那是构成人们对食物出品的记忆模式,同时,这些记忆也将影响对于这个食物的体验和口感。
如果一盘菜被认为是自动化出品的产物,人们下意识会把它当成一件没有灵魂的工业制品,当他端上来的时候,这道菜和这道菜名将严重不符合预期,下意识,他们只会觉得,这个大街上吃的肯德基、麦当劳有什么区别!
当人们吃惯了塑料鸡蛋、鼠头鸭,以及高科技配置的外卖。一个中高端餐饮品牌被披露出自己竟然也是从中央厨房,流转出来,成就的高科技餐饮,民众对这种结果,显然是不满意的。
而且,对于吃这件事,所有人都可以说上几句,同时,个人口味和饮食习惯相差巨大,完全在于个人的感受,人们众口铄金,如果你总是纠结这个标准如何,只会陷入自证循环,越是争辩,民众越不买账,正面硬刚只会更让自己失去信任。
或者,最好的方式就是跳出这些标准,用诚恳的态度,大大方方的承认自己就是公众眼里的“预制菜”,认真回应价格虚高的部分,用自己的服务、安全的食材以及制作过程来服众,这也是化解危机的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