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高度关注如何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作为家庭教育关键环节的家长一环够不够强。
家长的格局决定孩子的未来,可如何提升家长的格局又不是一时三刻的事。每一个家长都是从第一次开始的,成为家长的那一刻,家长与孩子是一样的,对未来的一切都是现学现用的。
要想在家长这个身份上做的够好够强,就要不停地学习,以小学生的心态终身学习,陪孩子一起成长。
今天继续分享由陈鹤琴编写的《家庭教育》(此书由陶行知作序推荐,是一本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家教经典),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小孩子为什么怕的,为什么哭的原则06——小孩子疲倦了是要哭的,或是容易发脾气的。
小孩子当疲倦的时候,常常要吵的。一鸣有一天傍晚的时候,尽管吵而且哭,我给他许多玩具,他不要;后来我去抱他,他就不哭了。这种吵和哭,是因为他疲倦的缘故。
小孩子疲倦的时候,即使不吵,也不高兴做事情的。静波4岁的时候,他终日要卧在床上,有好的东西给他玩玩,或好的图画给他看看,他都推开不要。静波的性情是很驯良的,所以他不吵也不哭,但是他就不高兴去做事情了。
小孩子生病的时候,也是常常要哭的,而且很容易发怒,有时候还要发生恐慌。爱菊病的时候,时时要哭,看见陌生人,或听到重的声音,她的头就钻在她母亲的怀里,不敢朝外面看,倘使硬要她看,她就要哭起来了。一鸣自生后第41个星期的时候,有一天,他生病了,时时要哭,不欢喜玩耍各种玩物。后来他病一减轻就要玩了。
大凡一个小孩子决不会无故而哭而吵,而不要东西的。等到他要哭要吵,而且不喜欢做事情,那么他必定有什么缘故了。所以做父母的遇到这个时候,就应当很细心地去体察他。他的身体疲倦呢,还是他有病呢?如果他疲倦,那么应当立刻去抱他;倘使他身体生病,那么应当立刻去看医生。总而言之,做父母的应当用种种方法以除去小孩子不舒服的原因。有许多做父母的,不明白小孩子哭的原因,一看见小孩子哭,不是去吓他,就是去骂他,有时候骂得不够,还要去打他。可怜的小孩子身体既不舒服而又受他父母的打骂,这岂不是很冤枉的一桩事吗?成人身体不舒服,还可以诉诉苦;形同哑子的小孩子,哪里会说话呢?除掉以哭或吵来表示苦楚以外,就没有别的方法了。所以哭或吵有时是小孩子身体疲倦或有病的表示,做父母的看见小孩子这种情形应当很要注意他的。
去年,我家孩子常常在早上跟我发脾气,弄得我俩都不开心。后来我跟孩子说,不应该发脾气的时候,孩子说那不是发脾气,是起床气。当时我以为是孩子找的理由,后上网查了一下还真有点起床气的说法。
我们不要以自己的想法去判断孩子的行为,要细心体察孩子的各种情形做出正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