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21汉本2班 姓名:吴金采 学号:2021410160
摘要:中国制酒文化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同时也作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这也促使“酒”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文学意像。它频频出现在诗词当中。而作为诗仙的李白也用酒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本文将通过李白的酒诗探讨李白酒诗中的“酒”的意像。
关键词:李白;酒;浪漫主义
一、李白与酒的缘分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也有人称他为“酒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他一生的仕途十分坎坷,怀有兼济天下的理想,最终却没有实现。但他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具有浪漫主义的思想。通过他留下来的诗歌中深刻体现了这一思想。
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都知道李白有喝酒的嗜好,诗仙的李白风雅之时、豪放之时、浪漫之时、惆怅之时,都会以酒解怀,以诗当歌。这便给后世留下来了很多的关于“酒”的作品。据统计,李白留下的诗歌中,有170首诗歌写到了“酒”。“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风雅的诗仙李白在月夜花下独自饮酒,通过丰富的想象,将复杂的心情表现出来;“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这是浪漫的诗仙李白相约自己的好朋友,举杯畅饮。“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这是惆怅的诗仙李白在经历了人生中的荣辱和悲欢之后的诗作。
被誉为“诗圣”的杜甫也写过《饮中八仙歌》。此诗中也说了“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是的,李白不仅仅是“诗仙”,更是“酒仙”。他的诗与酒有着不可断绝的关系。他的诗通过酒将浪漫主义的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李白高兴的酒
我们最为熟悉的“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在这一首诗中,没有出现“酒”字。但是通过本诗描绘的场景,我们不难看出这首诗饱含了他和汪伦之间的深厚的情谊。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前两句交代了他和与朋友告别时的场面。在诗文的后两句中,采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深切情谊。离别本是一件让人感到悲伤的事,然而李白却看得通透,是一个十分乐观的人。古时,离别必会饮酒。李白在诗中以意寓含酒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对分别的态度。
三、踌躇的酒
《将进酒》到了如今仍然是劝酒诗的佳作。清徐增在《而庵说唐诗》卷四评点此诗“太白此诗,最为豪放,才气千古无双”。此诗是在李白首次入京仕途失意后所做的。在同一时期,他也作了《蜀道难》。
我们应该清楚的是,李白从小受到了儒学的影响。儒学中提倡的“学而优则仕”。李白也深受这思想的影响,文人最大的价值在于经世济民,最大的努力还是在于实现人政治理想。
《将进酒》以两个“君不见”统领全文,虽未见一个“酒”字,但是句句都不离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在这两句诗中李白写出了对时光易逝的悲哀。此诗中又写到“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表现了李白乐观的心境。
李白这种性格的形成并不仅仅只是受到了儒学思想的影响,而是受到了多方面的原因。“李白一生,家庭的教养,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自己生活的经历”,这些不断随着时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形成了李白独特的性格特征,从而使李白留下了这些优秀的诗作。
在李白的诗作中,酒成为了不可缺少的意像。他作为我国唐代诗人的重要代表,一生创作诗词很多,他的诗中留下关于酒的大量描绘。对于李白而言,酒几乎是他的生命,每当高兴或失意之时,他都会喝酒。正如郑谷说的那样“何事文星与酒星,一时钟在李先生”。李白经常运用酒这一意象来表达自己不同的感情,不同的酒表达出的感情不同,蕴含的文化内涵也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