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皮、鹿茸、人参、乌拉草堪称东北的四大宝物,地大物博的东北,不光物产丰富,深山老林里也是隐藏着很多传奇的故事,今天就给大家讲一个听来的故事。
在东北茫茫大山里,有一个村子,叫九家湾,最早只有九户人家,靠打猎为生,那时候的东北有着“棒打狍子瓢舀鱼”的说法,物产极为丰富,这个村子地理位置优越,三面环山,南面是一片缓坡,下面就是一条河,村子四周还有环绕的溪流。按照风水学来讲,这里是藏风纳宝的极佳之地。
村子背面不远处有一座庙,不知道建于什么年代,老人们说这座庙在有九家湾之前就在那里了,但是没什么香火,逐渐废弃了,就是逢年过节,村里人去祭拜一下,也不认识庙里供奉的神像是什么。
这年,村里来了一个仙风道骨的道士,看中了这座庙,找人一番修饰,就住进了庙里,找了个道童,每天帮忙沏茶倒水、洗衣做饭、打扫卫生。道士的医术很高明,渐渐的远近村子里的人都来找道士看病,庙里香火就旺盛了。道士对村民非常友好,看病几乎分文不取,村民祭拜神像他不管,但是对于祈福算卦一类的请求都婉言谢绝了。
庙门前,有一个小广场,道士每天早上都在那里练剑,打坐。不知从何时起,广场上总是有两个穿着红色衣服的小孩在那玩,道士对他们非常友好,时不时的就拿从山外带来的酥饼、炸糕等小吃给他们,还买一些稀罕的小玩意送给他们玩。
广场上专门弄了个地方,摆放各式各样的小孩喜欢的玩意,村子里小孩也跟着一起玩儿,道士高兴了也陪着一起玩。但是这两个红衣小孩从来不进庙门,最多就是趴在庙门边上往里面看,任凭道士怎样呼唤就是不迈进一步。
道士也不急不恼,继续每天的生活,一天,道士从山外回来,带回来了一些好东西,一个西洋进口的音乐盒,制作精巧,美轮美奂,转动手柄就会播放音乐,还有一个暗门弹开,最传来两只猴子不停的上下追逐,道士把这个玩意,给广场们的孩子演示一遍后,就赶快收藏好了,抱回了庙里,说是怕他们弄坏了,想玩的话就每天早上来广场玩。
道士说完就抱着音乐盒进了庙门,把音乐盒放到了院子了的桌子上,中午的时候,其他的孩子都回家了,这两个红衣小孩趴在庙门前偷偷了往里面看,静悄悄的,还隐约有人睡觉的呼噜声,道士应该是午休了,其中的一个红衣小孩试探着往里面走,走了几步,又退了出来,趴在门口继续看,最终忍受不住音乐盒的诱惑,仗着胆子,高抬腿轻落步,小心翼翼向着桌子走过去,还时不时的回头冲着另外一个红衣小孩招手,让他也进来。
红衣小孩走到了桌子边,把音乐盒轻轻的抱起来,转回身,冲着另外一个红衣小孩吐了吐舌头,就准备往回走,突然,道士飞一样从屋子里窜出来,抱住那个红衣小孩就往大殿里跑,边跑边脱掉了小孩的衣服,他把光溜溜的小孩扔进了大殿里早已准备好的一个大鼎里,里面装满了水,盖上盖子,封上了一道黄纸写的符咒。
道士做完些后,喊出道童,告诉他赶快在鼎下架柴烧火,不停的烧,不管鼎里面传出什么动静都不要动那条符。切记切记。交代完这些,道士就到屋子里沐浴更衣,焚香祷告。
道童吓傻了,不知道慈眉善目的师傅为什么要用水煮了这个小孩,难道师傅有吃小孩的习惯,那为什么跟了师傅这么多年第一次见到师傅这样。满心疑虑,但是师傅的话不得不听,就找来木柴,开始烧,里面的小孩不停的喊叫,沉重的鼎盖不断的颤动,如果不是那道神秘的符咒估计早就被顶飞了。
鼎里面的水早已经滚开,渐渐的有奇异的香味飘了出来,里面的小孩还是不停的冲撞,道童很是惊奇,按照常理,煮了这么长时间,小孩早就应该死了,可是这个小孩竟然没事,还有这香味也太香了,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道童忍不住好奇,就想趁着师傅没出来掀开盖子看看这小孩到底是何方神物,他看了看师傅的房间门口,道士还跪在地上,念念有词。道童慢慢的伸出手,抬了一下鼎盖,纹丝没动,他双手抓住把手使出全身的力气还是纹丝没动。
他突然意识到这那道符的作用,就把那道黄色的纸符揭了下来,哪成想,纸符刚刚拿掉,那鼎盖就直直的飞了出去,里面的小孩蹭的一下跳出来,窜出大门不见了踪影,道童呆立在一旁,道士听到异响,手提宝剑窜出方面,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了,二话不说,喊了一声:“不好,快追”,道童如梦方醒,跟着师傅追了出去。平时师徒二人就练武,但是找遍了道庙四周,根本不见小孩的踪影。
道士仰天长叹,“时也命也,还是我修为不够啊,不能成仙了”。道士催促道童快回庙里。原来,因为这九家湾风水极佳,这两个红衣小孩是村子后山里一颗千年的连体人参,久而久之便能够幻化成人形,但目前只能幻化成孩童,道士修炼多年,寻到了此处,看到此宝,就蹲守在此,只要吃了这颗人参,就能飞升成仙。
二人回到庙里,看到一只白色的狐狸从鼎里窜出,跃上房地跑了,再看鼎里滴水不剩啊。道士顿足捶胸,,哪怕是喝了那汤水也会延年益寿,可叹,人算不如天算,这就是命吧。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哪知道竟然便宜了那只狐狸,估计有了这千年人参汤的滋润,这山里就又多了一个狐仙了。
(故事有真有假,切莫对号入座,图片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