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这首《侠客行》,原文如下: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赵国的侠客帽上随便点缀着胡缨,吴钩宝剑如霜雪一样明亮。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银鞍与白马相互辉映,飞奔起来如飒飒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十步之内,稳杀一人,千里关隘,不可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完事以后,拂衣而去,不露一点声,深藏身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有时空闲,步过信陵郡,来点酒饮,脱剑横在膝前。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与朱亥一起大块吃肉,与侯嬴一道大碗喝酒。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三杯下肚,一诺千金,义气重于五岳。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酒后眼花耳热,意气勃勃劲生,气吞虹霓。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朱亥挥金槌杀大将窃兵符救赵,使邯郸军民大为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朱亥与侯嬴真千秋万古二壮士,声名煊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身为侠客纵死侠骨也留香,不愧为一世英豪。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谁能学扬雄那个儒生,终身在书阁上,头发白了,还在书写《太玄经》。
十步之内,必杀一人,千里关隘,不能留行。那么这里的留行究竟是何意,乍一看,杀人之后,立刻远遁千里之内不留行迹。但下一句就紧跟着“事了拂衣去”,既然已经远去,为何又多此一举,再写一句交代远遁呢?再细看才发现我,原来留行这一词在这里指的是阻碍,妨碍的意思。这个用法最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一文中,文中写道:“孟子去齐 ,宿于昼 ,有欲为王留行者。” 赵岐注:“欲为王留孟子行。”
这里的“留行”就是阻挡之意,此后《韩非子》、《汉书》、《隋书》中都用到了这个词。当然此词最后这么有名气,还是因为李白的这首《侠客行》。
十步之内,稳杀一人,千里关隘,不可留行。
好个潇洒自信的剑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