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回到1987年,那时十七岁,正在读中专,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
由于离家远,每年放假回校时,同学们都会从家里带不少好吃的东西,花生,瓜子,板栗等,都是自家种的,那年头的土特产绝对都是绿色食品。下课后一回到寝室,一阵翻箱倒柜,开吃模式打开,感觉每间寝室里都像养了几只老鼠,嘎吱声至少连续一个星期才消停,不吃完心里总惦记,都吃完了心里才踏实下来。在那个吃饭还要粮票的时代,有零食吃是件多么幸福的事!
这年放寒假,过年时家里杀了一头大肥猪,我妈心疼我在学校吃不到肉,临开学走时非让我带两大块肉,外加十几节香肠,“可怜天下父母心”,不带还不行!
带到学校后发愁了,不知道咋吃到嘴。学校自己没法做饭,总不能吃生的吧,扔了更对不起父母的一片苦心。正所谓“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那年头,一个月生活费才二三十块钱,为了吃那点肉,花了几十块钱去买了个煤油炉,接着又去买了锅碗瓢盆,油盐酱醋,前前后后准备了一星期,总算把东西备齐了,过后粗略算了一下,花的钱比一个月生活费还多,现在想想当时真够拼的。
星期天,趁着不上课,拉了一个同学入伙,又去买了几棵大白菜,(大白菜3分钱一斤),终于开始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小康生活”。一口馒头,一口猪肉炖白菜,现在在也吃不出那股香味来!
美好的青春,永远的记忆!你愿听,我就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