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工作中,是否经常需要使用幻灯片来向领导汇报工作?是否需要使用幻灯片向客户介绍产品?是否需要使用幻灯片做上百场演讲。。。无论你将使用幻灯片去做何种工作,我希望你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能够理解到:幻灯片所呈现的画面起到的不是“文字装载器”这个作用。不是!不是!不是!你记住了吗?
1、大脑劈两半—左右脑
《全新思维》一书中提到了“六大感知力”,这六大能力主要是受右半脑所驱使(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谓左脑思维是指逻辑分析能力,右脑偏向情商、情感、音乐)。分别为:设计、讲故事、整合、移情、幽默、探寻意义。而这“六大能力”可以提升我们创作艺术、情感美以及构思巧妙故事的能力,所以将这六种能力运用到多媒体演说中会大大提升演说效果。
著名演说家塞斯·高汀说过:当你进行演说时,观众会同时调用左右半脑。他们会用右半脑来评判你的说话方式、着装和肢体语言。通常情况下,人们在你演示第二张幻灯片的时候已对你的演说优劣定下结论。
小建议:1、设计:设计始于创作之首。在演说准备阶段,甚至在打开电脑前就要着手设计这些幻灯片了。思考所要演说的话题、目标、关键词以及针对的观众。
2、故事:用故事做开头一般能较好的吸引观众集中注意力听你的演说。讲故事时需清晰有趣,此故事要与接下来的演说内容相符合。故事的选用一般寻找矛盾、鲜明对比题材会效果更出众。
3、整合:在演说之前,我们需要归纳要点、分清主次,对多余的内容进行取舍。
4、移情:设身处地去了解他人感受的情感体验,主要用于顾及观众情绪上,即使判断观众是否听懂以及是否想继续听下去自己表达的内容。
5、幽默:幽默并不等同于开玩笑,这里是指引人会心一笑的幽默。
6、意义:向他人讲授新事物、与人分享自己认为重要的事,这是演说的意义。你若超出观众的预期,对他们来说这场演说都很可能带给他们很深的影响,使他们改变,你的演说更是意义深远。
2、演说内容—2个基本问题
问题一:我要讲什么?
你必须要明确演讲的核心内容并将其清晰地表达出来,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要知道你认为熟知的演说内容对于多数观众来说是并不在乎的内容;你认为浅显易懂的道理,对于他们来说不一定理解,而在这种情况下你想要把演讲做好真的很难。优秀的演说者在此时便会选择站在观众的立场上去思考“我要讲什么?”设身处地来考虑他们的感受,这也是之前所称的“移情”。
问题二:我所讲的为什么重要?
演说的准备其实就是理清思绪和确定重点的过程,“我所讲的为什么重要”是基于观众角度的,因此,在准备演说过程中要经常问问自己“那又怎样?”删去不必要的、不相关的内容,帮助你检验演说内容的主旨是否清晰明了。
当我们设计完一件作品时,首先应该回头反思,看看作品的哪个部分最能吸引自己。
—《非设计人员的设计手册》
3、如何设计幻灯片—禅意美学
作者加尔·雷纳德在这本《演说之禅》中,将禅宗“简约”的理念融入幻灯片的设计原则中,当我看到他的个人简介时,便不再好奇一个美国人为何会精通日本禅学并将其运用在幻灯片制作中,他是日本关西外语大学的副教授、曾任日本住友电器的企业培训师,与家人居住在日本良奈。
加尔·雷纳德在书中用了很多文字来形容史蒂夫·乔布斯的演讲有多么杰出,更重要的原因不过是乔布斯的演说风格和方法都吸纳了禅宗美学中简约的精髓罢了。如果你没有看过任何一场乔布斯的演说,我建议你在读到这时就立马跳转到他的演说视频中去感受一番后,再回来读剩下文字。
……
……
你有乖乖去看完演讲视频再回来吗?不知看完视频的你有没有发现,乔布斯在演说时十分注重与观众进行自然的互动。他很少面朝荧屏、背对观众讲话,大量的幻灯片对于乔布斯来说更像是协助他阐述故事的好帮手。
其实我们也都很明白禅宗本身是与幻灯片设计并无直接关联。但是了解了一些禅宗美学确实能够对幻灯片的设计起到积极的作用,借鉴采用它会使得画面内容简明扼要,这也是作者的本意。
简约
禅意美学所提倡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简约,简单即美。使用最少的元素获取最大的效果(比如乔布斯演说用的幻灯片)。
自然
书中川名幸一博士说,美学中的自然原则能够“遏制浮华与藻饰”。这就是之前说到的剔出与设计无关的内容,只留必要的信息传递给观众。
得体
无须将所有细节展现出来,最重要的是结合解说和画面,激发观众想象力。
“日本人把浮华的藻饰一件鲜艳的色彩归为低俗,认为赘述无须思考,且毫无创意可言。超越浓墨重彩与繁复的装饰,返璞归真,简单得体,这才是美的最高境界,正所谓简单就是美。”
当然禅意美学推崇的原则不单单如此,还包括微妙、含蓄、留白、平和宁静、切题至极。而它们同样适用于各种幻灯片设计、网页设计等等。
阿宅要说的话:整本书用非常优质的印刷内附了上百个示例,让看书的过程并不枯燥无聊,反而这些个示例更好的帮助我理解作者想要阐述的观点—幻灯片怎样与演说完美融合。书的后半部分花大量篇幅讲到“设计原则”,下次有机会我将其单另拿出来做一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