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红楼梦》中的鸳鸯,看领导身边的红人】
1
最近翻《红楼梦》,对贾母身边的当红大丫鬟鸳鸯,有了点不一样的感觉。
小时候对她只是喜欢和敬佩。
鸳鸯长得美。
哪怕在美女如云的大观园,也是很有辨识度的那种美——“蜂腰削肩,鸭蛋脸面,乌油头发,高高的鼻子,两边腮上微微的几点雀斑。”
她很有才华。
贾母作为整个家族的权力最高层,几十年的波云诡谲,她什么样的心机手腕没有见识过?没那么好糊弄,也没那么好伺候,可是这个老太太呢,就是离不开鸳鸯。
而且最令人折服的是,鸳鸯身上那种高贵的气质,不卑不亢的气度。
“不卑不亢”,说起来简单,做到就太难了。尤其是“不卑”,对于出身和地位低下的人,能把事情办得利索周全,深得领导赏识,又不点头哈腰,没有卑微的气质,不容易。
《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那时刘姥姥第二次进大观园,一群人陪着贾母喝酒吃饭逛园子。有一次众人想要行酒令哄老太太开心,就叫来了鸳鸯。
主人吃饭,丫鬟本来应该站着伺候的。王夫人说了句,既然鸳鸯行令,哪能让她站着呢,就让小丫鬟搬了张椅子,放在二位奶奶的席上。看曹公的描写:
“鸳鸯也半推半就,谢了坐,便坐下,也吃了一钟酒,笑道‘酒令大如军令,不论尊卑,惟我是主。违了我的话,是要受罚的’。王夫人都笑道,‘一定如此,快些说来。’”
曹雪芹多厉害?细细品味这轻巧的一笔,可以看出鸳鸯的性格,她的高贵和不卑不亢里,是有点恃宠而骄的,还有孩子气的天真。
2
鸳鸯虽然身为丫鬟,可以在整个贾府,受到的尊敬,可是货真价实的。
王熙凤过生日,鸳鸯率众丫鬟来敬酒,凤姐已经喝多了,就向她求饶,“好姐姐们,饶了我吧,我明儿再喝吧。”
鸳鸯根本不买账,开玩笑赌气要走——
“怎么,我们是没脸的了?就是我们在太太跟前,太太还赏个脸儿呢。往常倒有些体面,今儿当着这些人的面,就拿起主子的款儿来了。不喝,我们就走。”
虽然是玩笑,可是鸳鸯这么一说,凤姐不得不喝了。
领导身边的红人,当然是有话语权的。
所以连凤姐也不敢得罪鸳鸯。
可我也是经历过一些世事才发现,这种话语权会带来一种“权力幻觉”,就像你在一个知名度高的大公司上班,可能会把平台的光环当成自己的。
而实际上,别人对你的尊重或敬畏,并不是因为你这个人多厉害,而是你背后的平台和资源。
领导身边的红人,风光都是有代价的。
鸳鸯也一定会有这样的幻觉吧,当大观园里上至王熙凤,下至小丫鬟,都对她恭恭敬敬,客客气气的时候,她可能真的以为,自己不是一个普通丫鬟了。
直到老色狼贾赦看上她,来向贾母讨要她当小老婆,她的世界轰然崩塌。
这个时候,鸳鸯根本是没有退路的。
所以她只能激烈决绝地,用断发出家来表明自己的抗拒。而她的愤怒里,又何尝没有大梦初醒的痛楚与不甘?
3
无可否认,我喜欢鸳鸯这个角色,喜欢她身上的高贵气质,她对封建礼教和世俗规则的反抗,可我也为她感到深深的悲哀。
因为她看似赢了,其实是这场争夺战里最吃亏的那一个。
大观园里的丫鬟们,到了一定年龄是会让她们出去,或者嫁人的。鸳鸯这么一表“忠心”,不到贾母归西,她是不会离开的了。
所以我常常就觉得,“鸳鸯”这个名字讽刺得很!
鸳鸯的性格,看似刚烈又高贵,实际上她也有自己的弱点,恃宠而骄,高调张扬。当然,不能把她的命运归结于她的性格上,但是这一点,倒是可以给我们警醒:
你的平台或领导的光环,不是你的。不要陷在虚假繁荣和幻觉里。
鸳鸯让我想起《宫女谈往录》里,最受慈禧恩宠的太监“梳头刘”。这位刘公公,专门负责给慈禧梳头的,是紫禁城最红的人。
慈禧离不开他。每天早上一睁眼必须看到他,哪怕心情再不好,只要这位刘公公讲个笑话或故事,就能把慈禧逗乐,整个储秀宫的气氛也轻松活跃起来了。
这本书是根据慈禧身边的一个小宫女回忆写成的,据这位小宫女说,刘公公虽然特别得宠,但是他对别的太监宫女,却特别亲善和蔼,从来不摆谱,能帮的就帮。
还有一点,他越是被宠呢,就越谦虚低调。绝不会因为受了慈禧老佛爷多大的恩赏,就找不着北。
这位刘公公,真是个一等一的聪明人。
永远清醒,不飘。
离权力越近,其实越危险。越需要你保持理智清醒,拨开那些迷雾和幻觉。
当时宫里很多太监宫女下场比较惨,这位刘公公结局还不错,晚年告老还乡,锦衣玉食。
说回鸳鸯。她的悲剧,性格是其次,主要还是那个时代,没有给女性独立生存的土壤。
《红楼梦》真是值得读一辈子的经典,不同的年龄和心境读它,会有不同的领悟和收获。
丁俊贵
2018年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