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已过大半,大家都准备收心了。参与并参观了这届朋友圈摄影展之后,有了一点小小的感想。
我有点羡慕那些孩子已经长大的家长,因为他们在旅行的问题上,已经产生了相当大的交集,比如大人和孩子都想看风景、吹吹风、晒太阳,或者都想去参观一个什么历史古迹,一起去徒步挑战、野外生存、甚至去网红地打卡等等。
我也有点羡慕那些孩子还很小家长,出门往往推着婴儿车或小童车,只需要放慢节奏、照顾好宝宝的生活就好,其余全是悠闲的自在时光。
所以,你就知道了,最麻烦的,就是那些不大不小的孩子,大概6-12岁的样子。要想策划好一次和他们的旅行,真的挺难的!你也许提前做了很多功课,什么自然之美、什么历史文化,然后牺牲了仅有的几天年假陪他出来玩,当你现场激动的跟娃说:看看看!娃一般只会不失礼貌地敷衍一下:嗯。然后就没有下文了。好好的旅行变成了带娃,可是在哪带不是带呢,干吗要大老远的受这个累呢!
问题在哪里?错的肯定不是娃,所以家长只能自黑一句:怪我咯~。是呀,还能怪谁呢!
形形色色的家长之中,出门之前做攻略的不少,做功课的不多,但不白白做功课的太少了,他们有个好方法,我觉得就叫参与感好了。根据娃的认知阶段和偏好(这很重要哦),一起做功课,形式随意,行程也好、手账也好,课题也好,尤其是课题,最能引人入胜。内容无外乎就是风光、美食、标志建筑、历史故事、文学作品、甚至扩展到大语文等等。那么,等到了现场,抢着说看看看的,可能就是孩子了!这时候你只需亮出老母亲的微笑(当然也包括老父亲的微笑)就行了。孩子已经生根,自己就能发芽。
ps,这里可以推荐一本书叫跟着诗词游中国。
能达到以上这些条件的旅行,会是特别开心、充实、而且有意义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弥足珍贵。
但还不够。因为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增长见识,除了物的维度之外,还有一个维度,就是人。
要在旅行中,增长人的维度,首先就要认识更多更多的人,这好像是一句废话,不过很重要。现在的孩子太缺少玩伴了。曾在一本幼儿教育书中看到过一个论点大概是说:从根本上,孩子不愿意模仿大人,孩子只愿意模仿别的孩子,他们是在互相模仿中长大的。我觉得特别有道理。比如你要纠正孩子一个什么问题,有时候不经意间,他的一个玩伴就影响了他,从而比家长无论是河东狮吼还是坚定友善都更加有效。
所以,利用出门的机会,不妨多认识一些人、见识一下他们的生活状态、生活方式,特别开扩眼界。有人说外面乱,哪敢和谁轻易交往。那你也可以约上孩子的好朋友一家一起出行,这种平时没有的互动,能让孩子的旅途增加无穷的乐趣。这不是换个地方带娃,而是一次真正的旅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愿娃们在旅途中,不仅收获各种app(知识与技能),还能一次次系统升级(认识与人格),也就不枉父母辛辛苦苦攒年假了!当然了,辛苦归辛苦,还是希望你慢点长大,世界那么大,我要带你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