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最后讲了一个关于学习东西的规律,意识和技巧的问题。
这四步写下来:
核心诉求=我看到了什么样的事实+这个事实给我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满足了我什么样的核心诉求+然后我想听听你的想法等等
关于沟通,记住两件事。
第一件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你跟你的朋友、亲人、同事所说的一句狠话,也许就是你们之间说的最后一句话,所以这句话的分量是很重的。
第二件事,你要知道,言行是可以选择的。静心、深呼吸、控制好自己,是我们自己能够做到的事。
十一种典型的认知歪曲。导致核心信念导致认知歪曲,认知歪曲产生自动思维,自动思维使得我们在跟别人说话的时候,要么不客气、不礼貌,要么充满了强迫或者责怪这样的语气。
第一个,以偏概全,我们看到一个侧面,就想得出全部的结论。
第二个,极端思维。发生了一件坏事,我们就会想“万一以后都这样怎么办”“如果一辈子这样怎么办”,这就是极端思维。
第三个,过度泛化,这跟以偏概全和极端思维有点像,就是把一个偶然的现象变成一个普遍的现象。我们看到了一些不佳的现象,就认为全社会都是这个样子。
第四个,预测未来。我们太喜欢去揣测未来,但是实际上,未来是不可预测的。
第五个,过分夸大和贬低。
第六个,情感推理。最典型的情感推理就是,你喜欢的人哪怕做了一件错事,你都觉得蛮可爱的;你不喜欢的人哪怕做对了,你都会挑出毛病来。
第七个,应该思维。“你应该怎么怎么样”“我应该怎么怎么样”,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应该。
第八个,贴标签,我们会给自己和他人身上贴标签,尤其是负面的标签,比如“他就是一个富二代”,或者“海归的学生都不好用”“哪个哪个地方的人都不好用”,这就是贴标签。
第九个,个人化的归因。归因应该是一件非常难做到的事,但是我们简单地把它归因在某个人的身上。
第十个,灾难化.
第十一个读心术。读心术特别有意思,比如有一个人迎面走过来,那个人认识你,但是没有跟你打招呼,这下糟了,你会觉得那个人肯定对你不满意。这就是读心术。实际上,他有可能根本没看见你,或者他在想心事,他昨天晚上没睡好等等,但是我们会在内心中猜测他一定是因为对自己不满意。尤其很多朋友会发一个微信,对方长时间没回复,他就认为这个人不喜欢我,这都叫读心术。
而这些认知歪曲的背后是我们内心的核心信念。
洞察彼此的内心。怎么洞察彼此的内心?首先记住一点,想法并非是现实,甚至我们的记忆也未必准确。其实人的记忆力是很差的,我们不能过分自信于自己的看法。可能连你记得的那个事实都是错的,更何况这里边还有大量的推理。
我们要学会理解情绪,而非按情绪去行动。不是说“我不要有这个情绪”“我为什么要有这样的情绪,我真奇怪”,这是自责,你不需要这样,你要接纳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怎么调节情绪呢?
核心诉求。什么叫核心诉求?
我们愤怒也好,伤心也好,难过也好,都是因为我们有一些诉求没有得到满足。如果我们能够看到自己的核心诉求,我们就不那么容易被情绪带着走。所以,核心诉求是沟通和行动的决定性力量。而对于核心诉求的发掘,别人没法替你做,只能你自己去做。所以,情绪背后是宝石般的诉求。我们跟他人沟通的过程,就是相互发掘宝石的过程。
核心诉求是不会引发矛盾和争吵的,为什么?因为核心诉求是容易得到尊重的,是可以商量的,是可以相互妥协的,因为你能够提出具体的要求。而当这个人情绪来临的时候,你会发现,他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他就是发泄情绪,他的情绪是远离核心诉求的,他是在伤害别人。我们有很多的自我诉求,如果一不小心,自我的诉求就很容易变成强迫的话语迸发出来,而实际上我们要做的是请求,不是强迫。
“接受被拒绝,其实可以说明提出请求的人具有良好的心理稳定性,并深度信任他人,而用强迫或暴力的方式要求他人满足自己诉求的人,则会经常感觉焦虑和愤怒,对他人也极度不信任。”
当你提出一个请求的时候,面临的风险是什么呢?面临的风险就是有可能会被拒绝。但如果你是一个成熟的人,你会知道,被拒绝是正常的,你可以退一步,或者提出新的要求,这是一个成熟的人的心智。但是由于我们惧怕被拒绝这种感受,我们宁愿把拒绝的话包装成强迫、威胁、交换。而我们通过家庭教育会知道,一旦有了强迫、威胁和交换,那个无条件的信任、无条件的爱的关系都将被破坏。所以,我们需要学会和自己的内心对话。
和自己的内心对话的方法,以下几个问题很重要。
第一个叫作“我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这是重视观察。
第二个叫作,“刚刚我内心的感受如何?”,去发掘你的情绪信号。
第二个叫作,“对我而言,什么是最重要的?”,探索核心诉求。
第四步,“我准备好说出自己的核心诉求了吗?”。
如果你能做完这四步,就能与自己的内心对话了。
再重复一遍:我观察到了什么?我体会到了什么?我内心中的情绪是什么?我的情绪信号是什么?有什么感受?(不是压抑,是关照)我的核心诉求是什么?(问完这个问题你就冷静了)我有没有准备好把这个核心诉求说出来?这是洞察彼此内心的最重要的方法,重点就是核心诉求这四个字。
接下来,要学会倾听与自我保护。
什么叫作共情式倾听?共情式倾听就是完全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对方感受的这个过程,你需要完全专注对方的内心。所以,倾听本来就能够解决问题。
要学会共情式倾听,首先要秉持以下的态度:“我会保持安静,带着好奇心去倾听对方的故事,我会放下自己的一切想法,观察并倾听对方原本的表达。
什么叫理解呢?理解就是按照对方所想来翻译他的话。
那如何面对难听的话?把善意的话听成坏话,这是你的问题。如果对方直接说难听的话,怎么办呢?你要知道,对方说难听的话,是因为他无法说出“拜托”这个词。
如果你能够翻译出他的核心诉求,那些难听的话就变得不再重要了。
典型的诉求可能包括什么呢?比如与生俱来的尊严,维护自己与家族的名誉和权利,对自己所付出的努力的认可,人类所需要的自由,想要维护的真相和正义,等等。所以,如果我们能够聚焦自己和他人的核心诉求,我们就不容易生气,而且我们很容易跟对方展开有建设性的讨论,这就是倾听和自我保护的要点。
为什么叫自我保护?现在在网络上被“网暴”的绝不仅仅是名人,任何一个普通人都有可能被“网暴”。一个不经意的截屏被放在群里转发,你就很有可能成为暴风眼中被攻击的那个人。所以,每一个人在互联网上都要学会保护好自己,保护好自己的核心不是谨小慎微地什么都不说了,以后不惹祸,虽然这也是一种保护,但更重要的保护是,当你看到这些暴力性语言的时候,你能够不生气,你能够看到这个语言背后是一个可怜的、在寻求自己诉求的灵魂,只不过他不会好好说话,他不是针对你,而是针对自己落空的诉求。
实操方法。
那么,怎样把自己的请求表达清楚?
首先想清楚“我为什么想要”,就是“我为什么有这个请求”,这就是你的核心诉求,先找清楚。找清楚以后,它可以很灵活,如果你是针对核心诉求而不是情绪的话,那么它是有步骤的、有尺度的,它是可以商量、可以讨论的,只要对方尊重就好。
有三类请求,
第一种叫反馈式请求,当你说完了请求的话以后,你可以问问他“您能不能给我一个反馈”,或者“您能不能重复一下我的要求,看看我们说的一样不一样”,这个叫反馈式请求。
第二种叫作意见式的请求,就是你说完了你的请求以后,说“我想听听你的意见,我希望你也能够在这儿把你的想法说出来”。
第三种叫行动式请求,说完了请求之后,说“那么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做,接下来你计划怎么样去实现”,这叫行动式请求。这是几种不同的请求类型。
接下来我们就来练习一下,怎么能够说出真正想要的。请求等于核心诉求加请求事项。“如果希望他人能心甘情愿地帮助我们,记得在请求时明确地告诉对方应该如何帮助我们。那如何能让对方愉快地答应我们的要求呢?这离不开尊重和谦逊的态度。比如,你觉得有位同事比较消极,你想帮他变得更好,那应该怎么告诉他呢?”
首先是要学会聚焦于核心诉求,而不是手段或方式。
ד你应该大声一点说话。”(这就是手段和方式,会引起对方的反感)
√“请允许我帮助和指导你。”(这就是聚焦于核心诉求)
采用具体的表达,而不是含糊其辞。
ד觉得累的话,可以随时来找我。”(这是含糊的)
√“那么每周一、周三,我们可以一起吃午饭。”(这就是具体的)
使用积极的词汇,而不是负面的词汇。
ד真让人郁闷,你不要这么胆小。”(这是负面词汇)
√“开会时你可以说出自己的想法。”(这就是积极的词汇)
考虑可行性,而不是只提些利己的要求。
ד下周的专务会议全权由你负责。”(这是利己的要求)
√“下周我们的会议,由你来主持吧。”(这是可行性要求,不是由他全权负责,而是“由你来主持吧”,给他一个可行性的操作的空间)
用疑问句结尾,留给他人拒绝的余地,而不是用命令的方式强迫他人做事。
ד那就这么办吧。”(这是命令)
√“那么你觉得可以吗?”(这是疑问句)
用这样的方式,就能在照顾好自己核心诉求的前提下,把你的请求事项说得非常清晰、具体、可操作,而且也替对方考虑。所以,提出请求是一种常见的状况。
第二种沟通困境就是发火。首先要知道,生气是可以理解的,每一个人都会生气。但是各位知道,生气的背后是什么吗?生气的背后就是无能为力。如果你对于一件事手拿把攥,觉得这件事你完全能够掌控得住,那你肯定不会生气。但是如果这件事超出了你的掌控范围,你开始恐惧和担心了,这个愤怒的情绪就来了。所以发火、生气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得知道,情绪是一种信号。情绪是什么信号呢?就是你内心诉求的信号。
首先要学会认识怒火。怒火是什么?怒火是心愿落空的信号,怒火是把自身情绪不好的原因归咎于他人的信号,怒火是日后必定会对此刻言行后悔的信号,怒火是把矛盾转化为机会的信号。
核心方法还是要找到我们的核心诉求,才能够真正解决发火的问题。有一句话能够帮到每一个发火的人,就是“此刻对我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我们能够时时刻刻地想到“此刻对于我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发火的机会就会少很多。
道歉也是很难说出口的一种状况,但是我们得知道,真挚的道歉是一种脱离。脱离什么呢?脱离那个糟糕的事情,脱离那个糟糕的回忆,脱离那个梦魇般的经历。所以,如果不做真挚的道歉,你是很难和过去划清界限的。在道歉的时候,我们的内心会涌现出两种典型的悲伤情绪,这两种悲伤情绪会让我们在道歉的时候非常沮丧,以及难以说出口。
第一个情绪是自我合理化与辩解。你一方面觉得“我做错了要给他道歉”,一方面又觉得“至于吗,比我糟糕的人多得是”,或者“我做这个事也是有初衷的,也不是因为我,是因为他”,你看,你会有各种自我辩解,会导致你这个道歉非常别扭,心里不舒服。
第二个情绪是厌恶和憎恨自己。这就走到另外一个极端,觉得“我好糟糕,我不是个人,我不配跟别人做朋友,别人都看错我了”。这种厌恶和憎恨自己的情绪,也是我们在道歉时候常见的一种内心的悲伤情绪。那么怎么做呢?我们要学会记录自我批评的声音。如果你脑海中有很多自我批评的声音,请你把它记下来,最好能写下来,写下来之后才能产生自我谅解。就是“虽然我犯了这样的错,虽然我真的做错了一些事情,但是我依然要往前走,我希望自己可以变得更好,我从这件事情中已经学到了教训”。
我们要给对方道歉。道歉的过程,我们应该怎么道歉呢?分四步,先说那个事,然后一定要说出你所认知到的这个事对对方的影响,然后再说出自己的内心和情绪,最后做出改正的承诺,这就是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道歉的过程。
第一步,把让自己感到后悔的言行用观察的方式描述出来。
比如“昨天吃饭的时候,我对你说了‘真不像话’,我感到很后悔”。
第二步,我的言行对他人造成了什么影响?
“你应该很希望我能理解你当时的立场和心情吧?我其实也很想要做到更尊重你,但是对不起,我没做到。”
第三步,坦露自己的内心和情绪。
“每当想起那件事,我都感到抱歉、后悔和内疚。”
第四步,表达出自己想要改正的决心,或询问他人的诉求。
“我不会再下意识地说这种话了,以后我们聊天的时候我会认真听你说话,不再随便评价你。对不起,原谅我好吗?”这就是一个完整的道歉。
也有人说:“道歉这个事,我内心都反思过了,我已经知道自己错了,能不能不说了?”作者说不,道歉一定要说出来,因为这是对方正在等待的回应。那也有一种状况是,那个要道歉的人都已经走了,见不到他了,还要不要说?也可以说,你可以在他的照片前说,或者在他的墓地前说。说出来对你来讲,内心是一种放松,是一种告别,或者是一种脱离。这是我们在生活当中常见的三种困境,作者手把手地教会我们怎么样去处理。
在沟通中有时候会遇到一些矛盾。遇到矛盾怎么办呢?第一个产生矛盾的情况是被拒绝。
那我们该怎么理解被拒绝这件事呢?作者说,你要知道他拒绝的是这件事,而不是你这个人。
接下来,我们看看怎么样拒绝他人,以及接受被拒绝。如果你要拒绝别人,你要记得:“即使选择拒绝,也要充分理解对方的诉求。”拒绝前,请无条件地理解对方的核心诉求。你可以说这样一句话:“你说的这件事很重要,我非常理解。”你看,尽管你打算拒绝他的这个邀请了,但是你要告诉他:“你说的这件事很重要,我非常理解。”“请静静地倾听对方的请求。请找出对方话语中深藏的核心诉求,并无条件地表示理解。请尽量不要对对方的请求妄加评论。……请你记住,他人的行为都源于其内心的诉求。”
第二步,为了让对方理解我的诉求,需要好好解释。就是你拒绝他是因为你有诉求。所以你可以说这样的话:“我也有像你这样重要的事情,让我来讲讲吧。”就是对方找你借钱也好,请你去出席一个活动也好,要求你一块儿去吃饭也好,你没有时间,那是因为你有你的核心诉求。这里注意:“不要指责或评价他人,请专注于表达自己的核心诉求。请告诉对方,你也同他一样有自己的诉求。”
第三步,在协调方案的时候你可以这样说:“我有一个达成共识的方法。”你可以提出一个达成共识的方法。“尊重双方的诉求,寻找能满足双方诉求的这种方法。”
如果有时候没有协调方案呢?第四步,假如找不到达成共识的办法时,应该怎么表达呢?你可以这样说:“我会协助你的,但你能不能先帮我解决这个问题?”“我想要帮你,但我想知道怎么做才能两全其美,如果你想到了好办法请告诉我,我也会竭尽全力地帮助你的。”双方的诉求都要得到尊重。
当你发现你被对方道德绑架的时候怎么办?这时候请直接拒绝。你可以告诉他:“这一次我无法帮助你,祝你好运。”遇到有些情况你需要果断地说“不”,如果对方在道德绑架,或者提出无理的、奇怪的要求,要果断说“不”。“明确表示无法答应对方的请求。当对方喋喋不休时,可以打断他。”
明确表示自己的诉求,不要指责或评价他人,只是表述自己的核心诉求。”我们可以说:“我帮不了你。我很清楚自己的能力,只能祝你顺利解决。”所以拒绝的时候只要保持尊重,然后多关照自己和他人的核心诉求,那么拒绝未必是关系恶化的开始。要理解拒绝是交换真心的机会,拒绝不代表着无视,要学会理解自己和对方的核心诉求,这就是高级的拒绝的过程。
第二个矛盾就是调节。
有时候生活中需要调节矛盾,在调节矛盾的时候,仅仅靠共情是不够的,调节矛盾需要技巧。这个技巧的核心是什么呢?
如果你真的想要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的话,你要把他们两个人叫到一起。
首先,“请在双方的相互指责中找出蕴含的情绪和诉求”。
要问“你的心情如何”“你想要什么”,一定要给双方同等的陈述机会,当一方在陈述时要好好倾听。就是你要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同时准确地说出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是不断地重复,推卸责任,相互甩锅,相互指责,这种重复是没有意义的。比如小张和小王吵架,你可以这样说:“您说是因为他大吵大闹乱摔东西的,那您现在的心情一定很郁闷吧?您希望别人能够理解您,对吧?”你看,这都是在探求对方的感受。
第二步,请引导双方按照听到的内容,重复对方的情绪和诉求。一定要记得,调解员不应该只关注双方的言词内容,而要将注意力放在双方的情绪和诉求上。请双方轮流复述自己刚刚听到的内容,就是情感和诉求。对于他人的配合,请表示感谢。
第三步,为了满足双方的诉求,需要相互有所作为。为了达成这个诉求,我们来讨论一下双方能够做些什么,我们该怎么做。这就是调节矛盾的技巧。怎么样,是不是很好用?
表达谢意。作者讲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她说:“我们都拥有给他人带来幸福的超能力。”如果我们能够准确地表达感激,会让对方在一天中,甚至一生中都感受到幸福。要想学会表达谢意,最重要的要点是,分清诉求和欲望的差异,这样才能学会表达感激。
什么叫诉求和欲望的差异?比如你小时候生病了,你妈妈给你煮了一个鸡蛋,或者给你吃了一个黄桃罐头。请问,是那个黄桃罐头很重要,还是那个诉求很重要(你希望得到妈妈的爱)?这就叫作分清诉求和欲望。我们很少有人会为外在的物质感动,物质是载体,我们感动的原因,一定是因为这个载体背后有情感,那个情感才是我们真正的诉求所在。所以,你表达感激的点应该是在这个诉求上。就是你当时对我做的那件事,让我觉得很温暖,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感激的点。
第一步,请尝试用所见所闻描述想要感激对方的事。比如:“我晚归的那天,你给我做了大酱汤和煎蛋,并对我说‘很累吧?吃了饭之后快去休息吧’。”这是描述当时发生的事。
第二步,请清楚地描述对方是如何满足我们的诉求的。“那天我真的很需要安慰,连吃饭都没时间,只能饿着肚子回到家,多亏了你,帮我准备了饭菜。真的很感谢你,我觉得非常温暖。”你这样说,对方得什么感受?
第三步,请向对方说明这件事的意义。“我也想在你疲惫的时候这样照顾你,我觉得这样的相互关怀真的很重要。”
第四步,请询问对方听了自己的话后是什么心情。“这是我的心里话,你是怎样想的呢?”我相信眼泪就流下来了。从这样的几句话中,是能够体会得到的。
人为什么能够说出这样感谢的话?他背后有一个强大的东西,叫作自我认可。如果一个人没有自我认可的能力,他是说不出这些感激的话的。有时候表达感谢是令人恐慌而且尴尬的,一般人是不太会表达感激的,但当我们努力地迈出这一步,我们就有可能让自己的人生,让我们和他人之间的关系上升到另外一个境界,上了一个大台阶。
作者最后讲了一个关于学习东西的规律,就是意识和技巧的问题。
我希望你们把这四步写下来:
我看到了什么样的事实,
这个事实给我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满足了我什么样的核心诉求,
然后我想听听你的想法等等。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们很多人觉得生活得越自然越好,越随意越好,尤其是我们在家庭里边,往往会生活得更随意,更依照惯性生活。“我在外边都已经够累的了,我在外边都装了一天了,能不能让我在家里边不要装了”,这种想法会导致我们总是低水平地生活。你没法再提高了,因为你不愿意上升,你就希望用最糟糕的状态生活在家里。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家里的表现还不如在外面的表现,对外人很客气,对家里人说话横冲直撞。我们每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有一个上台阶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