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比利被放到了电机车,然后被运往了九号重症病房,九号重症病房是管理最严格的。书里是这样描述的,他们现在把比利关到了一个无法制造麻烦、完全被控制的地方,一个不见天日、令人丧失理智和希望的地方。九号重症病房的公告栏也是非常严格的,包括监管小组是警卫组成的,他们对待所谓的危险人物和分子就像如临大敌。在这个九号重症病房呢,“混乱时期”再度来临。这时,“老师”出来主持大阵。他必须要理性的思考,并且克制住愤怒和复仇的欲望,然后在下一次的听证会上,如果无法证明他对自己或他人构成威胁,就不得不依法将他送往治疗人格分裂而且管制不严的医疗机构,或将他释放 。在这里,比利的遭遇并不好。书中这样写到:“老师”变得神志不清。他最多做四个俯卧撑。经过电击的手臂在不停地颤抖着。他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融合状态,因为只有“老师”才能清楚地从暗中指挥那些隐秘在黑暗中的人格,也知道如何组织其他人格来更好地为自己服务。“老师”提出让大家坚持做记录,也就是说,每个人格都记录自己干了什么,或者是某些想对其他人格说的话。并通过各种人格的互相合作,偷到了录音带,偷听到一些会议内容,并假装(制造)奸细,让医疗小组互相怀疑。他被调到了5/7病房,虽然他更希望自己去六号病房。之后,他和医生积极的谈话。又因参加了职业教育计划,支付了一点工资,还有提供绘画颜料。他的画受到了当局的肯定,并希望它在两道安全门之间的走廊上再画一幅壁画。他因为过长时间的写作被投诉了之后,便转到了六号病房。但是在听证会之前,哥伦布市围绕法律和政治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尤其是关于比利的问题。多数人还是认为精神异常已成为罪犯逃脱监禁的方法。之后,就是很多个医生他们的争论还有《24个比利》的作者来看比利(或者说“老师”)。之后,法官判决比利继续留在收治精神病罪犯的州立利玛医院。之后,通过修正案让他继续留在安全措施严格的医院接受治疗,而精神卫生局也无法在不知会法院的情况下将他转到管制较松的医院。这引起媒体的高度关注,这项法案被称为“哥伦布快报法”或“米利根法”。在监狱,他想到了一种赚钱的方法,也就是靠自己的手工艺做钟,他和他的伙伴们组成了三贱客,但是受到了医院管理当局的阻挠。接下来是患抑郁症女孩玛丽的日记,她在比利第一次到阿森斯精神卫生中心时,就被它深深吸引了了,然后一直关注着他的消息。然后他们计划发动暴动代号为“黑色星期一”,然后发起人自称“自由之子”。经过几个月的策划和准备,大家已经接受了即将战死战士的事实。几个患者头头最终确定了行动计划。比利(亚伦)用象棋术语作为暗号。但精神卫生局局长宣布,医院即将关闭。他们意识到暴动的事情肯定有人透露给了医院,是他们想散布消息要求撤离走廊。精神卫生局决定把他送往中心医院,有一个有很多恐怖传闻的医院。
读到这里,第一部分已经看完了。第二部分部分是他去那个中心医院的部分。其实看完第一部分,我就有许多感触,比如说他是那般的不被人理解,可能是一些愤怒的民众,甚至是医生。嗯嗯,看到后面我倒是挺感动于玛丽对她的一种感情,记载了许多关于他的故事,也是真心对他好、真心爱他的一个人。怎么说呢?第一部分也记录了他在这个医院的一些痛苦的回忆吧,受过殴打、也受过不平等的对待,包括斗智斗勇的部分,倒是挺让人难忘的。要说感想的话,还是要一些自己的理解吧。更多说明着一种自己帮助自己的力量,也可以有些时候会是一种团体的互相帮助,虽然说是被别人看不起的精神病团体,但他们也保持着某种团结,这可能是一种互相理解的力量吧。嗯,总之,理解万岁。
文/mumu
图/mumu
排/mum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