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的方法》复盘(上)
萧伯纳说过:
“沟通最大的问题在于,人们想当然的认为已经沟通了。”
无论是个人还是公司,在工作中沟通成本是很大的,在交代人物的过程中,领导没有表达清楚,员工就去执行,结果时间和精力都浪费的同时,彼此可能还会产生不良情绪。
而情绪又是很容易内耗的,工作中让人感觉累的不是工作本身,而是工作当中带来的负面情绪。
在生活中,沟通更加重要,跟你在一起的都是你爱的人,或者是你爱的人。特别是在夫妻相处的过程时,沟通的质量也决定了婚姻感情的幸福指数。
所以,学好如何有效沟通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接下来跟大家分享几点我的感受。
1.先倾听,后沟通
心理学家平克:
“虽然没有两个人拥有同样的面孔,各种地方文化也存在种种差异,但这些都只是一种表象,就本质而言,人类拥有同样的心理结构。
每个人都是一个复杂的个体,但是我们每个人作为群体时很容易被理解。被理解的前提是需要自己的真实想法被听见,被看见。
我是一个性子很急的人,特别是以前,现在改变了很多。
因为自己最开始是做销售,经常跟人打交道,在跟客户沟通的过程中习惯性要掌握话语权。
所以,条件反射式的就有很强的表达语,在话语中寻找客户的痛苦,快速的各个击破。
久而久之,这种习惯就被带到生活中,风风火火。做事情也讲究快,仿佛一刻都不能慢下来。
导致在沟通的过程中,经常还没等对方说完,或者是表达清楚就开始表明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时候,觉察以前自己的沟通方式真的存在很多问题。
在倾听的过程中,需要听懂对方的画外音再回答,毕竟我们习惯了含蓄的表达。
比如老板问你现在忙吗?你回答不忙,老板会觉得给你安排的内容少,还没充分发挥你的才能;你回答忙,直接让老板欲言又止的话无法表达。
这个时候最好的方式不是回答忙还是不忙,直接说:“领导,你请讲。”
给你们彼此的沟通有了下一步的开始,老板问你肯定是有事,明白话外之音后,换种方式表达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
2.开放性沟通
认知科学家侯世达:
“一个活生生的心智,总能发现通往可能性世界的窗口。”
意思是一个不开放的心智总能把所有窗户统统关上。
心理学上有一个“乔哈里窗”工具,被成为是“描述人类互动最有意思的模型之一”。
我们的信息可以分为四个模型——共识区,我的盲区,你的盲区,共同的盲区。在沟通的过程中,少用“你”,多用“我们”。一定要弄清楚自己未知的和已知的,然后放大彼此的共识区,这样会有跟多的交集。
我们的初始目标是想解决问题,但每次只要有人提出发反对或质疑的声音,我们转眼睛会把初始目标忘得一干二净。在沟通的过程中也是,一旦听到不一样的声音,情绪就来了,注意力就放在了感受上。
书中讲到一点:沟通也需要目标感,但不是我们理解的“强势”——绝不放弃自己的立场,我要我要我就要。而是重在“实现”,想法设法实现目标的能力。所以需要时刻告诉自己沟通是解决问题而不是聊家常。
而且是把“我要”改成“我来”的方式。罗胖每次吃完饭,在快结束的时候就这么说:“今天这顿饭吃得太有成果了,来,我们把成果落落地。”原本是一定能侃大山的饭局闲谈,最后变成了一场卓有成效的“动员大会”。
3.让人如沐春风的沟通
贺拉斯:
“我们对别人产生兴趣的时候,恰好是别人对我们产生兴趣时候。”
初次见面就是破冰,首先奥告诉别人你是谁,然后就是提到你们的共同关系。例如在同一个地方呆过,但是有不会涉及别人隐私的话题。
一流的糖衣,本身就是炮弹。
每个人毕生都在追求的是被看见,希望得到认可,甚至是被崇拜。
在赞美别人的过程中,用行动表达赞美,比用语言表达赞美更有智慧。
赞美中加一些适当的鼓励,在公司中更多的是激励。
激励是一种比赞美还要强大的沟通工具,具体到某个最值得保留的行为,帮他建议行为模型。
以后每次,他就会下意识的想要去做那个动作,来源于你对他的认可和赞美。
对任何人都不抱希望,但是对任何人都永不绝望。
跟自己高一层的人沟通时,一次不行就多次,慢慢弱化,慢慢熬就像熬中药那样,可以一点一点凿穿对方的心理防线。
毕竟沟通是管理的浓缩,在公司培养员工时,把“你不对,我来教你”换成“你可以更好,我来教你”会更加有效。
人与人之间的价值观有很大差异,但价值很多时候不是辅导出来的,而是筛选出来的。
所以对于公司,先选对人,再用正确的方式沟通,进行培养。
德鲁克说过:
“一个人必须时刻知道该说什么,一个人必须知道什么时候说;
一个人必须知道对谁说,一个人必须知道怎么说。”
当自己成为被安慰的对象时,也要带着同理心去面对别人到位或者不到位的表达,及时关闭问题,不要让自己成为职场上的“祥林嫂”。
每一个人都需要有人和他开诚布公的谈心,一个人尽管可以十分英勇,但他也可能十分孤独。
在职场或者家庭中推行一个小创新——把“刷新”作为一个沟通的暗号。每次沟通不愉快的时候可以说:“来,咱们刷新一下”,这样的沟通会让人特别想要靠近你。
如果感觉分享分享还不错,可以点个关注,明天继续跟你们分享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