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送儿子去济南跟团队统一去北京研学,研学结束后去济南接他时顺便邀请了我的姑妈同去看看在济南工作的表弟,虽然离家只有3个小时的车程但是表弟一年才回来两次。而且一般不跟家里联系,也从来不主动发微信打电话问候一下父母。
有句老话叫儿大不由娘。听到这也许很多人只从行为层面看到了孩子的亲情淡漠,但是学习后我现在看到的是原生家庭里姑父是个宝妈男,到现在每天下班和过节都在陪在他妈妈身边,我记忆里姑父不上班又自负,姑妈本身要强又恨铁不成钢,表弟是在家里争吵不休的环境里长大,所以他自小内心渴望长大逃离那个让他痛苦不堪的家庭和父母。现在28岁的他自卑、内向、邋遢、不修边幅、不谈恋爱、不结婚……
中国五千年文化自古以来的理念是让孩子怎么去孝顺父母,尊敬长辈。但是从古至今却没有一套完整科学的规范怎么让父母学习去教养孩子。有本书叫《为什么越无知的人越自信》,因为他根本不知道他自己不知道,所以他只认为他自己是对的。
陪姑妈去了济南趵突泉和大明湖。因为人实在是太多所以我们选择不开车而去坐公交车去景点。有一小事让我有所反思: 公交车上一小女孩问:“妈妈你是怎么看上我爸爸的?”妈妈可能是因为在车上人多有点害羞的说:“有病吧你,你不是问过了吗?”听到这里我去看了一眼这个七八岁模样的小女孩,她在寻求什么?父母又给了她什么认知,我在想如果是以前没学习的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当时是瞎了眼才看上你爸爸的。要不是为了你要不是有了你我早离婚了。”—这可能是处在婚姻中百分之八十的女人的回答。相知相恋到婚姻初期两个人都是只看到了对方的优点而忽略了缺点或者自我屏蔽,慢慢时间长了缺点一点点暴露都看到了对方的缺点却毫无优点可言, 这就是婚姻的真相。
那天小女孩的问题一直在我脑海里浮现,我在想假如我的孩子现在问我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什么?也许我会说:“因为你爸爸爱妈妈呀,爸爸稳重踏实有责任心顾家,妈妈所以才会嫁给爸爸,才会有了一个可爱的你,你就是爸爸妈妈爱的见证,那宝贝你觉得爸爸还有哪些优点呢?” 启发孩子继续发现爸爸的优点,让孩子在家庭的温暖和爱意中滋养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