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历经艰难困苦,来到了主体间性这座宏伟的大门前。其意义之大,堪比但丁历经磨难,穿过十囊三环的九层地狱,来到炼狱山脚下的海滩,见到接引的智者小卡托一般。
主体间性这个概念,可以说是胡塞尔哲学晚期思想的精髓。意向性与主体间性一前一后,构成了胡塞尔现象学的脉络,对胡塞尔现象学的“体系”有重要的矫正作用。
只有充分理解了胡塞尔对主体间性的分析,才有可能正确理解他的先验理念论立场。更为之后的海德格尔哲学做足了铺垫。
一,唯我主义
胡塞尔的现象学,就目前看来,已经颇具唯我主义的危险倾向。只有通过阐明先验主体间性,才能完成从唯我主义到先验哲学主体间性的转化。
通常所指的唯我主义是这样一种观点:
1,要么认为只存在一个单个的意识,即某人自己的意识。(世界除了我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
2,要么认为我们是不可能知道是否实际上存在除自己以外的主体。(不可知论唯我主义)
的确,从目前看来,悬搁和先验还原正在将现象学研究的领域一步步限制在个人意识的现象学分析之中。颇有一些缸中之脑的味道。
总结一下胡塞尔的主体间性现象学,似乎正面临着两个相互联系的困难:
1,既然作为他者的他者必定不仅仅是一个构成的产物,那么我到底如何构成他者?
2,既然他者作为相应的主体性,是以他的不可通达性,以他总是超越于我的被给予性为特征,那描述他者的被给予性在现象学上又是如何可能的?(胡塞尔总强调,唯有我们的被给予性才是认识的合理来源,这下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因为根据他的推测,他者是不可知的,那我既然不可知他者,我怎么描述他者的内在呢?)
让我们进入先验主体间性的阐明环节,来领教胡塞尔的由单人意识到多人世界的精妙解释。
二,先验主体间性
胡塞尔的主体间性与它的意向性理论是分不开的,羊毛出在羊身上,先祭出意向性理论。
首先,根据意向性理论,我的感知向我呈现可以在主体间通达的存在者。也就是说,不单单是为我,而是为每一个人存在的存在者。
我将对象,事件以及行为,作为公共的,而非私人的去经验。
因此,胡塞尔断言,一个本体论的分析,只要他揭示了作为主体间正当的世界的存在意义,便导向了对相应的主体性的先验相关性的揭示,从而导向了对先验主体间性的考察。
就好像一个跳板似的,任何本体论分析,只要涉及揭示世界的客观规则等存在意义,就一定会导向主体性的先验相关性规则的研究,从而一定会涉及到先验主体间性的考察。
也就是说,主体间性是一个类似于先验主体性结合体的存在,在主体-主体间性-世界这样的结构中,充当意义和有效性的基础。
(这很难让人不联想到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类意识,只能说是德国哲学独有的一脉相承吧。)
以下胡塞尔原文
具体的完全的先验主体性是一个由许多我组成的开放的共同体的总体。——一个从内部而来的,被纯粹先验的统一起来的,并且仅仅以这种方式才是具体的总体。先验主体间性是绝对的,并且是唯一自主的本体论基础,每个客观事物都从那里获得其意义和有效性。
胡塞尔将主体间性的先验的社会性,刻画为所有实在的真理和存在者的来源。这也是现象学从自我现象学到先验社会学的现象学迈出的一步。
先验现象学只在表面上是唯我主义的,引入原初还原的原因在其本性上是方法论的。只有当我们了解主体自身所能完成的是多么少,才能够认识到主体间性的全部意义。
所以,彻底的执行先验还原,最终会通向先验主体性的揭示。
了解了讨论主体间性这一主题的意义之后,在探究胡塞尔的想法就比较容易理解了,他相信这个主题包含着理解客观实在和超越者的构成的关键。
也就是开头所说的,对胡塞尔先验理念论中唯我主义倾向的重要纠正。因为如果他没有能力使用先验现象学,将主体间性说明,会导致其作为一种基础哲学方案(如何进行哲学研究)的彻底失败。
最后,他反思的目标是去阐释一个先验主体间性的理论,而不是对具体的社会性或特殊的我-你关系指出一个细致的考察。
总结,胡塞尔的主体间性概念实际上是一个交互主体性概念。即主体之间的关系,因此,它意味着一种我怎样才能经验另外一个主体类似的考察。
更重要的是,这种考察是为了解决胡塞尔体系中的唯我论倾向以及阐述世界的客观规则的先验结构而进行的。
根据现象学的方法,主体间性不能充分的从第三人称视角来加以考察,而必须从第一人称视角的经验性展现中来分析。
正如胡塞尔在危机中写到的:主体间性,只有通过彻底的自我追问,才能被视为先验的问题。
只有我对另一个主体的经验与他的关系,以及我的那些预设他者的经验,才真正配得上主体间性这个名称。
那么,主体间性到底是如何构成的呢?且看
胡塞尔主体间性分析的真正本质性部分——构成性的主体间性
接下来,进入构成性主体间性前,必须要先揭示对于他者经验的结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