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偶然间看到朋友在看《脱口秀大会》,感觉挺有意思,于是一发不可收拾,连续回顾以往几期,感受这种思维在不同观点之间切换地快感。时不时地被其中的段子所逗笑。
我当时在想为什么自己会被逗笑?原来背后是有逻辑的,段子其实就是一种幽默,而幽默公式是这样的:幽默=合作原则+预期违背,其核心便是违背预期,当你被听着演说者的演讲时,其实自己的逻辑是跟着他的思维在走,当你认为接下来内容会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呈现出来的时候,这时却出现差异,产生分歧点,而这个分歧点又是与我们生活相通,从而引起观众共鸣。
其实,我想说的不是脱口秀本身,也不是什么段子,而是这期的主题。“”北上广爱来不来”。相信这是很多年轻人老生常谈的话题,也包括我自己。
就像撒贝宁老师拆解这个题目一样,大多数人都是三种情况:
北上广,爱,来不?来。
北上广,爱,来?不来。
北上广,爱,来不来?
这的确是一个难题,
去呢?以哪种方式去?靠什么生存?
不去?自己的梦想呢?诗和远方呢?
遇到选择困难的时候,不妨列出其中优缺点,做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选出重要的,排除无关紧要的,可能答案就已经自然揭晓。
比如,北上广机会多,视野更开阔,能接触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人,经历在小城市无法体验的生活。能过着更高效的生活,能去当然是要争取去,虽说生活的本质还是生活,人在哪里都能生活,人最终还是回到生活本身,但能在北上广生存下来,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的体现,意味着自己有更强大的能力,更多选择其他生活方式的自由。可以选择这样,可以选择那样而不是被迫只能这样。
但去北上广就意味着远离家乡,脱离自己熟悉的环境,怎么生存下来将成为一个终极问题。追根溯源,这其实与自己敢不敢放弃部分安全感有关。这也是做面临选择时的通病,总想着鱼与熊掌兼收,我想这个选择的过程即是在自己现在所拥有的能力,部分安全感,以及需要承担的风险和抗风险能力之间做权衡。
若想不明白地话,不妨先去,因为有些机会不是等来的,或许只有去了之后才会有,而不是有机会才去,这也是我们容易忽略的问题,误解因果关系。究竟谁是因?谁是果?
如果你对大城市还保留一丝向往,对自己还有更高的期待,不妨逃往北上广,或许那里才是真正的解脱你的地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