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7天,我毕业来广州工作就整整3年了。
这3年来,我有过幸福感,也有过成就感,但更多的是感到焦虑。
第1年,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经常被上司骂。尽管收入高于同年毕业生不少,心里却总是慌的,隐隐知道这样下去,是没有前途的。
第2年,做了自己喜欢的文字工作,收入却很低,每个月交完房租吃完饭,随便买一两件衣服就月光了,再要做点别的事情就得消耗第一年的存款。没钱,心里不仅慌乱,还痛苦。
第3年,变得资深一点,做了一份平台更广阔的工作,收入优厚一些,基本实现菜市场书店餐馆财务自由,但还是有很多焦虑感盘旋不散。
尤其在上个月提加薪失败后,这份焦虑扩大到无以复加。
连续几个星期,我迷茫,难受,陷入自我怀疑。
从自己身上归因:什么说话太直接啊,能力不够啊,思维局限啊.......我在自己身上捋出了一大堆找足够令我不敢面对的问题库。
心乱如麻的时候,还算理智的我不会做任何决定,但会反思人生。
回想自己这一年来的每一天。
早晨9:50出门,去上一个晚晚的班。
埋头苦干N小时,除了午餐,很少离开自己的座位,工作却从来都做不完,经常需要加班。
等我一切搞定可以离开公司了,透过电梯里的反光金属照见自己的模样:
头发凌乱,满面油光,妆容掉了,肤色暗沉,背着一只旧的,和衣服并不搭配的双肩包。因注视电脑时间太长,此刻变得有些模糊的视线依稀从那个人影上看见一句话:她真是个被生存暴虐的落魄女人呀!
这时我往往会心如止水或心情很糟,只有2种选项是因为我已经很累了,不愿意再进行任何脑力劳动,只想迅速上车回家。
什么夜生活,什么锻炼身体,都特么见鬼去吧。
这就是我整个第3年的日常写照,这一年到目前,除了体重增了10斤,其他的,一无所获。
想想就很槽心,今天不想加班了,径直收起电脑走人。
以我的性格,如果就回家了,只会做2件事情:回家一边煲剧一边打游戏,或者,打电话给闺蜜吐槽。不论选择做哪件事情,都是既不利人又不利己。
脑子突然一个念头:不如泡书店去吧!
刚好公司附近就有一家很棒的联合书店,那里有很多新的港台书,还很少人。这么好的环境这一年我去的次数竟屈指可数!真是令人发指!
进书店之前,先去书店楼下的超市试吃了很多种面包,然后挑出一个自己最想吃的,买单,去一个安静的角落慢悠悠吃完,最后还很有仪式感地把剩下的包装袋叠得整整齐齐。
很普通地吃了个普通的面包而已,而这件事却令自己内心感到莫名放松。有多久,我吃东西很难感觉吃的享受,连吃都像赶路一样匆匆。
待着这样的好心情,去书店挑选了2本自己感兴趣的书细读,很幸运!两本书都挑得不错!我看得入迷了。许是因为晚上顾客少的缘故,我坐在消费区舒适的沙发上并没有消费,也没有服务员特别走到我身边去暗示我。嗖地一下10点钟就到了,书店要打烊,我必须走了。
从书店回家,和从公司回家,路程别无二致。
都是要走过长长的通道,上楼梯,下楼梯,挤地铁。
我曾很多次在和差不多的时间点走过同样的路,今天的心最轻盈。
一些很难以言状的东西,似乎在今晚的几个小时间悄悄地消解了。
对生活也没什么可抱怨的了。
一念之间做出泡书店去的决定,也许正是生活冥冥之中给我的一个路引吧。
工作之余,要找到自己的生活节奏,不要让自己每天的目的地不是公司就是餐馆和家。
这个世界很大,没有必要事事都如冲锋陷阵,慢慢地去探险,这才是持续给自己的精神补充能量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