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23孙晓燕
成年人一般只是用眼睛看插图,或者单纯作为一种绘画去欣赏,但是孩子却能在插图中读出丰富多彩的故事,因为画面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用语言来替换。他们不是用大脑读绘本,而是用身体和心灵去感知绘本。同样地,从绘本中获得的体验也会融入孩子的人生体验中。
记得第一次带孩子去动物园,看到之前只在绘本上看到的动物,突然活蹦乱跳地出现在她的面前,她兴奋的指着啊啊啊啊叫。晚上回去再看到书本上的动物又露出白天在动物园的神情,虽然当时她还不会用语言来表达,但我知道她的意思,这是她第一次真切体会到书与现实之间的联系。
有段时间她特别喜欢《下雨天》,第一次读我就按针式动画的解图方式讲,一本讲完,她似乎不过瘾,因为里面的画面太多,有时我一页讲完,翻页,她会再翻过去,因为她还没有看完。第二次在我讲的过程中她会不断的提问,这个在干嘛,或者说你看,水中有姐弟两个的影子,好漂亮。再往后我可能就是一个翻页者的角色,她会说你看调皮的弟弟摔了个屁墩儿。但到此也就只停留在对书本上的讲解,直到有次带她回老家出门正好赶上下雨,她突然对我说,妈妈,我想要伞,然后笑着指着门外从房顶上留下来的雨水,我瞬间明白了她的意思,朝他笑笑点了点头,她跑出去马上就做出跟《下雨天》姐弟俩一样的动作:把雨伞倒过来接雨水,玩了好久好久。不仅如此每次下雨天开车出门,都会对爸爸说,开慢点不要把水溅到路过的行人身上。这就是绘本的魅力,不用说教,孩子自己就能体会到。
同一本书,三岁还不认字的一一会看着画面讲的比我还精彩,或者根据画面讲出她自己理解的故事情节。
松局直在书中对绘本的图和文字有这样一段描述:绘本中的图不是对文字作简单的说明,而是文字故事中有可能发生的事情以及能够吸引读者的场景的视觉化表现。正因为文和图即发挥了各自的作用,又保持了整体的协调,传达的故事意境才能超乎读者的期待,从而体现出绘本艺术的独特魅力。对读者来说,读懂这些才是真正读懂了绘本。
此刻我怎么突然有种其实孩子比大人更会读绘本更懂绘本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