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人生注定要经历很多个第一次,那么今年暑期的三下乡活动就是对于脱贫攻坚尽一份小力的第一次,所谓的“三下乡”服务活动,就是去体验基层的工作生活。在此之前,慰问、走访、贫困户等公益性的词都只是在电视或者网络上看到,但当我们真正走进贫困户,踏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的时候,有太多的心酸与感慨涌出。酸的是他们清贫的生活和不懈的努力,感的是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去努力才能使他们摆脱疾苦。当我们去走访慰问贫困户,蹒跚行走在泥泞的小路上,虽然不能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田地生活相比,但汗流浃背,泥裹白鞋的亲身体验却也让我们的心灵有了一丝震撼,突然感觉没有什么比脚下的黄土地更加的亲切。
2017年7月4日,我们以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脱贫攻坚服务团的身份先后深入到老关村、仙鹅村、丁沟村深入开展扶贫助困,教育帮扶,精神帮扶,精准调研等活动,通过慰问贫困群众、进行走访入户调查、针对贫困家庭少年儿童开设讲座课程等活动形式,确保扶贫攻坚及三下乡活动取得预期成果,让贫困户将“要我脱贫”的被动督促改变为“我要脱贫”的迫切愿望。此外,为了使三下乡脱贫攻坚更深入民心,我们还积极创新形式助力扶贫攻坚工作,利用朗诵、歌舞等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扶贫重在扶精神。
作为在校大学生的我们,在与基层干部及地方群众的几天相处之中,渐渐地,我们的某些观念开始了转变,有了自己的理解。起初我们对志愿者下乡没太多的感觉,只是觉得这可能会是自己以后的一笔谈资而已,可是随着工作的开展,发现自己所想的是那么的狭隘,以前总是觉得在当今这个社会中,小康难道不是人人都应该拥有的生活模式吗?直到走进了很多贫困村,很多贫困户,我们才发现有些事,真的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我们总是以“你必须好好努力,总有人在过着你想要的生活”这句网络鸡汤来勉励自己发奋图强,其实我们不知道我们过着的温饱生活,也是别人眼里心里想要的生活。
在走访空巢老人的时候,点点滴滴的细节都让我很感动。当我们在田里遇到李奶奶时,即使在田里农作,她依旧梳着一丝不苟的辫子,戴上发夹,时不时的用手理一理头发,让自己看起来不失体统。尽管家里是水泥地,但她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换下自己农作的鞋,光着脚就开始招呼我们,给我们搬板凳,让我们休息。她和爷爷家在一段泥巴路下。虽然家中清贫,但是却很整洁,被子叠的一丝不苟,柴火整齐有序的立在灶旁,院子里的小花也一个接一个的排列着。走进爷爷家,我脑海里一直闪现的一句话就是:穷人不可穷志。老关村村民刘祖木亦是如此,他患有精神分裂,他60岁的妻子患有高血压,每日需要激素药物维持,“要是没有政府的大力补助,生活早就没有保障了,现在有点能力了,能靠自己就靠自己,你们说是不是嘛!”刘叔叔笑嘻嘻地同我们说到。他们在接受政府物质帮助的同时,也积极寻找脱贫致富门路。通过养殖和种植增收,靠着辛勤劳动,自立自强。老关村大力宣传此类先进典范,引导启发其他贫困群众的内心觉醒,激发其用自己的双手摘掉贫困帽的信心和决心。
而给我们感触更深的,还是那些留守儿童。
走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大多数孩子因父母离家外出务工,他们多半由爷爷奶奶照顾,在学习上无法得到有效的帮助。作业、电视,这样单一的课余生活让他们逐渐变得沉闷与害羞。但他们对外界知识的探索却从未停止,他们也想脱离贫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在我们授课期间,那一双双渴求未知世界的眼睛,仿佛看见了自己期望的,自己想要的,他们得到了满足。而这一双双的眼睛也给我们带来了太多东西。
有时候个人观念的转变并不需要大费周章的做些什么,可能只需要一个小小的细节就能让我们对生活多一份感悟。在看到这些爷爷奶奶一大把年纪,又患有各种各样的病,自己的孙子孙女也正处于成长阶段,人世百态,百般滋味他们何尝又不了解,但有太多的事与愿违,也有太多的心酸不忍言说。这样我更加觉得他们一丝不苟的生活态度,是多么的重要。他们虽然贫苦,可是也很知足。他们及他们的子女没有因为贫困而感到羞愧,而是更加发奋努力的学习工作,为脱贫而奋斗。俗话说:自古圣贤尽贫贱,想必大致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和他们相比我们的生活态度可能出现了一些偏颇。我们总是埋怨生活不易,会矫情也会无病呻吟。可是今天才知道,我们每个人生下来都要背负一把沉重的枷锁,童年的时候你感到天真无邪快乐美好,那是因为你那把枷锁由你父母替你背负着。现在长大了,你感到孤独、迷茫、压力大,那是因为父母年纪大了,你的那把枷锁他们背起来有点吃力,想往你肩膀上挪一挪。我想再后来,你感觉更加力不从心,那是因为父母都已经老了,再也背不动枷锁。需要你去背负自己和他们的枷锁了。就像生命的伟大意义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枷锁轮流背负。我想此次三下乡是要我告诉自己是时候转变一下生活的态度了,不仅是思想上,也是行动上,毕竟生活从未变得容易,你觉得容易,是因为一定有人替你承担着不易。作为新一代年轻力量的我们,我们无论以后处在什么环境里,都定要努力奋斗,勿忘初心。
几天时间下来,“三下乡”让我们在协助政府汇聚足够的扶贫资源并准确“滴灌”到贫困群众中去,在思想上帮助村民自立自强、发展致富,激活群众脱贫奔康的内生动力和强烈渴望。另一方面让大学生深入贫困村、关注贫困村,在参与精准扶贫暑期三下乡活动中了解国情、区情,积极为潼南区扶贫攻坚贡献青春力量,更在服务与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毕竟当今的扶贫攻坚工作正值紧要关头,只有茁壮力量,增添后备军才能奔向全面小康,我们所做的只是一点点,但我们所想的、所看到的将会砥砺着我们向前,在未来,真真正正地用我们的双手去响应扶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