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进校门听到最多的就是:每个家长对孩子的各种叮嘱,总结起来无外乎多喝水、上课认真听讲、别跟同学打架种种。
我观察过这种交流时家长的表情是仓促的,孩子表情是不耐烦的,故而称之为无效交流。
唯一的收获可能是:我妈更唠叨了,从而折射出一个状态,大部分家长和老师交流也是无效的,和老师交流时也是一种仓促焦急的倾诉状态。
一直处于往外倾吐的过程,仿佛对孩子的种种不满我只要说出来就解决了似的,其实不然,古人称老师为教书匠,正是因为老师有经验有技巧有技术,和老师交流更多的是寻找方法策略,而不是只把老师当成倾诉的对象,那么对老师的“使用”就不够充分。
聪明的家长是什么样的,一定是把孩子情况大体并准确总结给老师,然后剩下的大部分时间和老师商量策略,敲定方案,然后实施,然后给老师反馈,就像医生治病救人一样也需要疗程边观察边调整,进而取得好的效果。
那么说回到前边的校门口叮嘱妈妈们,与其说一些孩子听不进去的话,倒不如一个吻、一个爱的抱抱抑或是一个深情的眼神,让孩子明白:长路漫漫,爱在妈妈在,向前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