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鲁先圣老家的乡愁树汉唐二柏

原创:李根勇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文物专家语:百年树木皆文物。一棵古树,就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株古树,就是一部自然环境的发展史;一株名木,就是一段历史的生动记载。透过一棵棵古树名木,我们可以重温这些"活文物"的博大精深,历史渊源,启迪苍生,传承文化和文明。

图片发自简书App嘉祥*冉子祠

在著名作家鲁先圣故里,山东嘉祥县黄垓乡黄北村,有一处冉子祠,祠堂前生长着两株古树名木。

图片发自简书App黄北村汉柏

据考证,位于冉子祠前门西侧的汉柏,相传为汉朝年间栽植,树龄2000余年,树高14米,胸径310厘米。号称天下"第一汉柏"。关于冉子祠和大柏树,在《曹州府志》均有记载:"郓城东35里者,三冉之故居也,里有金钱岭,岭上有故祠址,老树颓然如数百年物。"

图片发自简书App嘉祥冉子祠唐柏

此棵古柏位于冉子祠前门东侧,为唐贞观年问栽植。树龄已达1300余年历史,树高17米,胸径109厘米。号称"唐柏第一树。

图片发自简书App唐柏树冠青翠苍郁

古树名木,作为黄垓乡黄北村大地,最原始的土著居民,具有浓郁的历史厚重感,镌刻着黄北村二千年历史。

图片发自简书App鲁先圣题写:魅力黄垓

古柏的厚重感,在于沉积于它沧桑年轮上的历史文化,以及由这种历史文化所铸造的人文精神。面对古树,我们后人能读岀大自然造化的神奇和历史的绵长悠远。无论二千年汉柏还是一千三百多年的唐柏,都是人类历史、社会发展、自然变化的见证者,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渐渐演变为一种精神文化。

苍郁的古柏,以恬静、幽远、古朴、豁达的姿态,伫立于历史的沧桑岁月里,点缀着冉子祠古建筑的周围,显现着它的古老和庄严,扩展了空间,浓缩了时间,折射了历史,成为特有的景观,令人难忘,永记心间……

图片发自简书App作家鲁先圣近照

2018年12月14日,鲁先圣在《做人与处世》杂志——刋文写道:

      "在我们的村西头,就是著名的孔子72贤之一的冉子祠和冉子墓,祠前的两棵古柏树十人才能合抱,传说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既然祠堂和墓地都建在这里,保存又这样完好,这里就一定是冉子的故里,他的族人也一定生活在这里。可是,在故乡方圆几十里内,没有一家姓冉的。"

有诗赞曰:

古代先贤何处寻,冉子祠堂柏森森。

文化凋零先贤逝,常使英雄泪沾襟!

天地立心不求报,往圣继学有来人!

新栽杨柳三千颗,引得青山满眼春!

图片发自简书App嘉祥冉子祠

嘉祥黄北村有冉子祠,祠前西侧有一汉柏,东侧有一唐柏,祠后有冉子(求)墓。《曹州府志》载:“郓城东三十五里者,三冉之故居也,里有金线岭,岭上有故祠址,老树颓然如数百年物。”

 

图片发自简书App冉求塑像

冉求,名求,字子有。亦称冉有。孔门十哲之一,少二十九岁。春秋末年鲁国人。冉求出身贫贱,多才多艺,具有较高的军事才能,曾大败齐兵,立有军功。《史记·仲尼弟子》有其传。

历代统治者,对冉求多有封赐,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为徐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改封为彭城公,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年),改称徐公,从祀孔子。

看完记得分享,懂得分享,关注作者、赞赏作者或点击左下方心形符号"喜欢",您的生活会越来越美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老公回家脾气暴躁,看孩子不顺眼。以前我只看到表象,会跟他对抗:“这么不负责任,只会对孩子发火。”于是,老公吵孩子是...
    莹千阅读 277评论 0 0
  • 昨天读到《知日》与日本折形设计师山口信博的采访文稿,其谈及对于“礼法”的见解,颇有醍醐灌顶之感。以往对日本礼法的理...
    夕照1993阅读 814评论 1 5
  • 我想下载一个音乐软件,但想了想,觉得还是算了吧。我的生活可以有音乐,但我可不希望无缘无故无时无刻去听。再想想,其实...
    songdili阅读 17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