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出去逛街,遇到一位很有意思的老板娘。之前去这家品牌店里只看到店员,很少看见老板娘,这次遇见可能是因为年底了生意比较好。刚进店里的时候我就直奔主题,选择自己喜欢的款式区域,我买东西一般目的性很强。
买自己的衣服,我一般都是有定位的,比如品牌的,风格,年龄段等。当然,疫情过后消费降级,我也会选择平替。
这家店员很热情,进店就夸我身材好,把店里好看的衣服拿给我试,但只是为了销售而销售,她并没有去真心为客户着想,没有去了解客户的需求,所以她推荐的款式和颜色并不适合我。也可能是她没有经历专业培训就上岗。穿上她推荐的衣服我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老板娘过来了,看起来很有亲和力。她微笑着说,亲爱的,你把这条裙子换上,我拿衣服给你试,然后你把每件试穿的衣服说出你的观点,买不买没有关系。既然老板娘说了,我也就大胆试。一轮下来差不多有十来件,最后我锁定两件,二选一。老板娘突然问,你是做财务工作的吗?嗯,这也能看出来?她说,你很专业,我把我公司的账给你做吧,做内账。
当时我点脑回路,下意识的想刚才说的话,是哪句让她留下这么好的印象。也许是那句:解决客户的问题。
我说,我有工作,不吃两家饭。
如果是这家店面的账,我可以推荐一家靠谱的代账公司给你。接下来的话,交浅言深,她跟我介绍了她名下的几处产业,有服装,餐饮,农业生态等。还咨询我几个财务上的问题。可能就像她说的,她对我一见如故。眼缘极好。可能就是这么神奇吧,上回遇到一个认识不久的好人也给我介绍会计工作。说我专业,靠谱。
这家店平常最低是会员9折,老板娘直接给我7折优惠,然后加了微信,走的时候让我再考虑一下帮她做账的事情。干财务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有接过代账,从一而终,一心一意,做个专业,靠谱的人。
回到事情的本身就是,解决客户的问题。
在专业服务领域有一种观点:“专业出身的人太拘泥于专业,缺乏商业思维,很难解决客户的问题。”这样的观点是客观评价,还是对财会专业人员的误解?
专业服务的本质是以专业为基础提供服务,这类服务始于专业,终于专业。
商业与专业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问题。如果商业能更客观地认识专业,足够尊重专业,充分运用专业,商业会更安全。如果专业人员能以与时俱进的态度不断提升和精进自己的专业,就能不断提升在商业市场和客户心中的地位。唯其足够专业,才有直面一切商业难题的底气。
稻盛和夫也说:只有依靠专业,才有生存之路。
专业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做事的态度。专业的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自己的工作充满激情。这种激情不仅来源于自己对事业的热爱和对本职工作兢兢业业的态度,更来自与此相关联的专业知识、技能、方法等要素。
那么“专业”又可以为我们自身带来什么呢?我想回答是向前走的勇气!不断创新发展,不断超越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