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六点半起,窗帘没有拉,一起身就看到田径场,跑道上已经有稀稀疏疏的人影在跑步了,粗略一看都有二十来人,很好,一会儿,我也会踏上泥红色的塑胶跑道。
起床后,搬凳子,踩上凳子,把手机拿下来,关闹钟,上厕所,喂狗,洗衣服,换鞋,出门,一套流程下来,已经七点了,不算晚,最多跑步是晒点太阳。
计划是跑五公里,但是跑到三公里时觉得有点累,又有点无聊,就走了两百米,再提速跑完最后两公里。
早起的策略是先制造一个易于早起的环境。
首先是远离手机,昨晚睡前已经将手机“束之高阁”,想要关闹钟,就必须下床,搬椅子,踩上去,拿下来。
完成这一步后,身体基本上已经被唤醒了。
原理就是,把“关闹钟”的动作设计得复杂一些,至少不要在床头,手一划,闹钟就关了。
不然身体都肌肉记忆了,你人都没醒,闹钟就关了。
然后是窗帘,睡前不拉窗帘,让眼睛睁开就可以看到外面,即可以通过看天知道大概时间,也可以看到田径场,提醒自己去跑步。
夏天不拉窗帘效果更显著,六点钟的阳光就可以刺激我的眼睛,把我唤醒。
最后是定闹钟,六点半起,要设置两个闹钟,一个设六点一十五,另一个设六点半。
第一个闹钟是把你从深度睡眠中唤醒,这个闹钟可以置之不理,等它自然关闭,当它响起来的时候,我把隔音耳罩戴上,可以基本无影响地进去浅睡眠。
等第二个闹钟响起来,我就可以醒来去关闹钟了,这是醒来就不会很难受,从深度睡眠中醒来,脑袋昏沉沉的感觉真的很不好,所以这样设置闹钟。
跑步就比较自然了,没碰到什么问题,不跑步的话,我也不知道起这么早是为了啥。
早起比早睡还简单些,因为前者可以依靠意志力,后者难以名状,睡着或睡不着经常找不到理由。
早起跑步目前没看到什么问题,本周都要这个时间左右起床跑步,计划跑5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