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未鹏
这本书,有关人类大脑如何思维,有关心理学,有关写作,还有后面一大章是讲数学啊,编程啊,这些看不懂。可能由于“近因效应”,后面的内容我不感冒导致对整本书的评价没有很高,但现在回头想想,前面的内容也是很精彩的。
什么是暗时间?
暗时间就是那些容易被忽略的时间,似乎不能拿来做正事,而容易被我们所忽略的时间。比如你走路、买菜、洗脸洗手、坐公车、逛街、出游、吃饭、睡觉,所有这些时间都可以成为“暗时间”,你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时间进行思考,消化平时看和读的东西,让你的认识能够脱离照本宣科的层面。这段时间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日积月累将会产生庞大的效应。
如何记住并运用所学知识
你所拥有的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得多少,而在于它们能否在恰当的时候被回忆起来。下文是一些具体的实践方法,关于如何更有效地从日常经验中总结知识,以及如何能够真正学以致用——使知识能够在你需要它们的时候自动从大脑中“蹦”出来,而不是搜肠刮肚半天还是没有头绪。
1.养成习惯,经常主动回顾一段时间学到的东西(老生长谈了):这不仅有利于巩固长时记忆,而且一段时间之后的回顾你可能已经因为新的知识学习从而对原先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看法,通过回顾,可以整合新旧知识,得到新的启发。
2.创造回忆的机会:我知道第一条不顶用,没有人(好吧,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坚持执行。所以有了第二条——创造回忆既有知识的机会。具体来说就是通过:
2.1经常与别人讨论,或者讲给别人听。经常和朋友讨论交流,说说一段时间总结的东西,这样别人也学到新东西,你也从别人那里学到新东西,并且彼此在表达的过程中都强化了自己的记忆和理解,双赢的事情。
2.2整理笔记:经常整理你的笔记——如果你没有做笔记,现在就开始——整理之前的笔记一来巩固已经淡化的记忆,二来给你重新审视知识的机会。
2.3书写:将一段时间学习的知识按照一个主题系统地“串”起来大大地丰富了知识之间的关联,平添无数提取线索。
3设身处地地“虚拟经历”别人经历过的事情:我们的自传式记忆似乎是有某种单独存储机制的。我们可以在不同场景中非常快速地揣测“某某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想”,遇到一些棘手情况的时候,可以假设一下如果是某位牛人遇到这种情况下他会怎么解决。
4抽象和推广,我们常说的:泛化、推广、举一反三、抽象。意思都差不多,都是将特例中得到的规律推广到一般情况。
5联系/比较自身的经历:将别人的经历或者通过阅读和观察得来的经历和自身的经历进行比较,常常能够得到非常有价值的结论。“观察”和“比较”本身就是获得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
专注力
很喜欢这里作者一句话:
真正的效率源自于内心对一个东西强烈的热忱,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追求,这时候从表层意识到深层意识都关注在这件事情上面,脑细胞高度活跃,才能创造最大的效率。
专注力为什么会对学习效率造成这么大的影响。这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专注于一件事情能让表层意识全功率运作,这个是显式的效率。第二点,也是更重要的,它还能够使你的潜意识进入一种专注于这件事情的状态。有过连续几天乃至一周或更长时间思考同一个问题的人想必都有一种感觉,就是在这个思考的期间,有时候虽然表层意识因为种种原因不在思考这个问题了(比如睡觉,比如被其它事情中断),但潜意识层面仍然保留着其“惯性”,也就是说,潜意识层面仍然在做思考的努力,从而虽然表层意识被其它事情占据,但潜意识仍然将时间无形中利用起来了。这种无形中的时间利用日积月累可以产生宏大的效应。
专注力也是一种习惯。一个习惯于专注事情的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容易并迅速进入一种专注的状态。既然是一种习惯,就能够培养,金出武雄在《像外行一样思考,像专家一样实践——科研成功之道》里面提到“思维体力”的概念,所谓思维体力就是能够持续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注意力造就非凡专家,天才来源于长期的专注的训练。培养你的思维体力,是成为非凡专家的一个必要条件。除了培养专注的习惯之外,还可以通过另一个充分条件来实现专注力,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积累的力量
这也是李笑来老师提到过的复利的力量,对于成长来说,复利的力量是强大的。要掌握一门专业知识,其实每天一点时间,专注、积累和持之以恒也就够了。
重视积累的强大力量,万事提前准备:计划订长一点,自然就可以多获得准备的时间。设想你若干年后会在做什么事情,需要哪些技能,现在就开始准备。一个5年计划便可以让你获得从现在开始的5年准备时间。5年中每天腾出半个到一个小时专心于某一件事情,认准一个方向,每次走一点,其实不要说5年,两年就会发现会起到宏大的效应。
预埋问题
学习一个东西之前,首先在大脑中积累充分的“疑惑感”。即弄清面临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在浏览方法本身之前,最好先使劲问问自己能想到什么方法。一个公认的事实是,你对问题的疑惑越大,在之前做的自己的思考越多,当看到解答之后印象就越深刻。
读书也一样,如果是为了解决某一问题,可以对这一领域的书进行主题式阅读。如果你喜欢在一段时间之内关注某个主题,你在阅读书籍资料的时候就会带着问题的眼镜,看到平常看不到的东西,作出与平常不一样的思考。在读之前先把要解决的问题想好,带着问题看书,将有效调用起大脑的注意力,所得到的结论也会越深刻。作者说到,获得的多少并不取决于读了多少,而取决于思考了多少、多深。
没有失败
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把失败归结为暂时的不成功。在作者看来,失败即成功。有时候,我们的确需要在撞南墙的过程中总结出经验教训——特别是对于尚未有人走过的路——并到达成功的彼岸。从信息收集者的角度来说,世界上没有成功或失败,失败的事情中揭露出来的信息一点也不比成功事件中的信息少,或许往往还能得到更多的东西。
关于纠结选择与坚持:
也许真的有更好的路,但事前真的很难判断哪条路是最优的,我们能做到的,是把一条路走透了、走深了,只要不是一条太不靠谱的路,深入的过程中总会有很多的收获。只要不是太顽固,善于反省,总有一天也会逐渐意识到越来越靠谱的路。
如果觉得做不下去了,就硬着头皮坚持做,然后就类似于麻木了,适应了,那种望而却步的感觉会逐渐自动退去。惊人的简单,但事实就是如此,硬着头皮,过了那个情绪上最艰难的时候,也就适应了。
关于习惯
我们经常说着要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养成良好的习惯,但如果不掌握正确的方法,很可能坚持一段时间就发现又回到原来的状态了。关于习惯也可以看下之前的文章《谈谈习惯》。
我们讲改变习惯,有一个认知技巧也许可以缓解更改习惯过程中的不适:即把居住在内心的那个非理性自我当成你自己的孩子——你要去培养他;或者你的对手——你要去打败他,也行。总之不能当成自己,因为每个人都不想改变自己。
对付我们强大的习惯的最佳办法是将自己认为正确的——不管是自己经过困难或失败而领悟的,还是看到书上或听到别人说的,写下来并常常拿出来翻看。作者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写下来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会进入到理性分析模块,进一步检验和推理那些道理,我们越是对一个道理审视的详细、深入、全面,大脑中留下的印象深刻,从记忆加工的角度来说,这叫深度加工,带来的结果就是该记忆与更多的提取线索相关联,于是便能够在更多的场景下被唤起,而不是被以往的习惯直接覆盖。
另外,还可以将这种要形成的习惯让周围的人知道。我们向朋友承诺我们要做的事情,于是我们的情绪大脑会迫于信誉受损的压力而去主动完成这件事情。像加入互助学习社群本质上也是利用大脑的从众本能和同侪压力,总之我们发明各种认知方法来“诱使”或“要挟”我们的情绪大脑同意去执行一件事情。
关于选择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我们人生就是无数个选择组成的。你之所以是你,也是过去的你所做的选择。比如你选择不挨饿,吃起了蛋糕,你选择不无聊,刷起了朋友圈,你选择什么都不做,周末在家睡大觉。
但往往很多选择都是至关重要的,同时要考虑的因素也很多,不同的选择将会决定未来人生的不同方向,这样的选择总是让人纠结。但是,有人会因为无法作出决定就推迟决定,然而实际上推迟决定是最差的决定,在推迟决定期间,时间悄悄流逝,你却没有任何一条路上的积累,白白浪费了时间。所以,不管有多纠结,也不要从纠结中逃离,试图推延决定,既然终究是个痛苦的决定,就痛一回。该面对的选择你终究还是要做,并不会因为推迟选择而有什么太大的改变,最坏的情况是,一直的拖延导致没有时间让自己充分思考而草草做了决定,这样才是可惜的吧。
所以在做一些重大决定前,我们可以仔细地,理性地思考、权衡各个选择的利弊,而不仅仅满足于情绪上的判断。 假设我们面临两个选择,A和B,我们可以结合别人的经历,利用自己的推理能力,去分别推断A或B选项带来的各种各样可能的利弊,对于其中不确定的因素我们或者可以进一步从别人那里收集更多的信息来使得判断更靠谱,或者可以对风险的上下界进行一些估计,总之,我们尽量去让我们大脑中假想的角色去经历失败——我们通过推理发现某条路行不通,就避免了现实中去碰一鼻子灰。
我们在大脑中走得越远,在现实中就走得越稳。我们在大脑中失败的次数越多,在现实中失败的次数就越少。 直到实在没法在事先知道答案(你所面临的问题是任何前人都没有探索过的),才必须亲自探险,那个时候,我们就不再是在重复别人走过的老路,而是探索者,创新者,因为我们站在了别人的肩膀上。普通人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聪明人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
学习
学习一项知识,必须问自己三个重要问题:1. 它的本质是什么。2. 它的第一原则是什么。3. 它的知识结构是怎样的。
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常问自己的几个问题:你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提醒自己思考不要偏离问题。到现在为止,我到底有了什么收获呢?提醒自己时不时去总结,整理学习的东西。
我们都说学习最好的方法就是教,把学到的东西教给别人。当你感觉懂了的时候,你至少得反问自己一句,真的懂了吗?当你确信自己真的懂了的时候,你至少得讲给别人听,别人听懂了吗?没人的时候可以设想自己正在将东西讲给别人听,这是一种有声思考,能否讲出来是判断是否真正理解的最佳办法。考察你自己是否真懂了的一个很好的依据是,你是否有一种“哦,原来是这样啊,这下再也不可能忘记了”的感觉。
另外,和人讨论也能够激发自己进一步的思考,也促使自己更清晰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或问题。倒不是说别人就一定告诉你什么新东西,而是讨论对你自己的思维的刺激。
情绪大脑与理智大脑的较量
晚上是玩游戏呢还是看书呢?你的情绪大脑果断给出答复——玩游戏。你其实理智上希望自己能够看看书,但在你强大的情绪大脑面前,你的理性大脑只能屈服,但你又不能让自己处于天人交战的纠结状态,所以你的理性大脑便用各种理由来搪塞自己:“就玩一小会”,“人也要有休息嘛”,“今天玩,明天一定加倍学习补偿今天的时间”。为什么投降的一方反而是代表着更高级认知能力的理性大脑?
从进化角度来说,我们原始的情绪大脑早在远古的远古就已经存在并且为物种的生存繁衍作出卓越的贡献了。它们的进化年代要比理性大脑深远的多。只要我们的情绪大脑首先认定了一件事情,我们那点可怜的理性思维便很容易屈从于情绪大脑发下的命令——把事情往利于自己的方向解释。只要一件事情尚存在对自己有利的解释,我们的大脑便会毫不犹豫地掩耳盗铃地认为那就是唯一的解释。
其实我们对于游戏的热爱是完全正常的,我们玩游戏是为了获得群体认同感和成就感,对它们的追求早在几十万年以前就刻在了我们的基因上,获得群体认同和成就是非常重要的优势。所以,游戏的诱惑非常非常大。
关于写作
为什么要进行写作?因为人的思維是散的,进行思考的时候很可能你只能进过推理进行了几步,很快就又忘了之前思考过的。而用笔写下这些思維的过程,可以帮我们理顺一些思路,让自己能够清晰看到思考的过程。写作这点书中提了很多写作的好处,这里稍微提一点。
学会持之以恒地做一件事情。很多人在生活中容易觉得迷失,不知道想要做什么,是因为没有一件能够持续地做的事情,用俗话来说就是没有主心骨。用积极心理学的话来说就是没有一件能够创造流体验的事情,而书写自己的思想则是一件容易产生流体验的事情,在书写的时候,特别是理性地书写的时候,大脑逐渐进入推理分析模块,一切不愉快的情绪,烦躁感都会逐渐消隐下去。不过前提是你得开始,并且坚持过一开始的困难期,以后的一切便成了习惯成自然。
什么才是你的不可替代性和核心竞争力
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是他独特的个性知识经验组合,作者列了一下他所认为的有相当程度的不可替代性的知识技能组合:
专业领域技能:成为一个专业领域的专家,你的专业技能越强,在这个领域的不可替代性就越高。
跨领域的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判断与决策能力,Critical-Thinking,表达沟通能力,Open Mind 等等。
学习能力:严格来说学习能力也属于跨领域的技能,但由于实在太重要,并且跨任何领域,所以独立出来。如何培养学习能力,到目前为止我所知道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持续学习和思考新知识。
性格要素:严格来说这也属于跨领域技能,理由同上。一些我相信很重要的性格要素包括:专注、持之以恒、自省(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的能力,这是改进自身的大前提)、好奇心、自信、谦卑(自信和谦卑是不悖的,前者是相信别人能够做到的自己也能够做到,后者是不要总认为自己确信正确的就一定是正确的,Keep an open mind)等等。
你也可以
这不是鸡汤,我们每个人内心的观念都会对我们看待周围的事物起到一个滤镜的作用,过滤一切所见之物。扭曲它们以使它们符合我们内心的主观意识。很多时候面对另外一个未知的领域我们总是有些恐惧,就好像我们会认为掌握一些东西还是需要天赋。但之前我在《刻意练习可以练习》(点击可查看)这篇里面提到过,“天赋”这种东西是站不住脚的。
有一个很不错的概念叫做“Unknown Unknown”,大意是如果你不知道一个东西的话,你也不会知道你自己不知道它。很多时候新知识就有这个特性——掌握了之后觉得很明白,掌握之前却觉得“不可能啊”、“这简直没有解嘛”。在这样的认知之下,你自然会高估前方的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样的知识才能解决你的困惑。然而事实上呢?只要智商没有根本的差别,别人的大脑能够掌握的知识,你的大脑也能掌握,你所感觉到的巨大困难只不过是因为Unknown Unknown,你所需要的只是耐心地踏遍这块知识版图,当你掌握了那些你该掌握的知识之后自然会柳暗花明。
俗语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说法。其实这话说的是,我们的努力是为了增大结果发生的几率,而不是为了那个确定的结果。不要奢望你努力了就绝对会成功,你不会。更不要以这个理由来作为不去努力的原因,因为不去努力,那就永远不会成功。
所以你千万要记住,别给自己找理由,因为那等同于说“我不能__,我没有__”(填空自己填),等于否认自己的自由意志和主观能动性。凡事多往自身归因,你才能披荆斩棘。才能“漫漫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增大成功的几率,本来就是我们付出时间的原因。
思考
爱思考的人和不爱思考的人有一个本质的区别,前者在生活中总是挂着几个问题在大脑中,它们时常都会冒出来骚扰你一下,让你琢磨琢磨,不爱思考的则是没事不主动想问题,遇到问题还要先想想是否能找捷径(找人帮忙)解决。
如作者提到的,一般有价值的问题他会让这个问题在意识或潜意识中待短则一个星期,长则一个月(视问题大小而定),利用走路吃饭的时间琢磨(很多厉害的人也都有这个习惯),有时即便已经想通了写下来了发出去了,大脑仍然还是会在回味问题,还没有把它撤出潜意识,然后看到某篇文章或某本书的时候忽然又有所新的感悟。
摘几句
自利归因就是把一件事情发生的原因归结为对自己有利的那种情况。用大白话说就是不能给自己难堪,不能让自己下不来台。功劳都给自己占,责任都给别人担。
有时间吗?总结总结最近得到的新知识吧。
如何解决这个“知识经验跨情境转移失败”的问题?除了多多反省观察自己之外,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多抽象其本质也是一个有力的办法,因为前面提到,正是表面不相似性阻碍了知识的迁移运用,我们常说有些人善于看到事物的本质,这样的人往往就是那些聪明人,因为他们更能够举一反三,将一个地方领悟的道理推广到另一个看上去很不一样的地方。
客观的做法是:看重过程,而不是看重单次的结果——因为再好的过程也可能会偶尔失利,但从长远来统计,好的过程总体上必然导致更好的结果。
困难的路越走越容易,容易的路越走越难。
提到的书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明天储存更多》《社会性动物》《找寻逝去的自我》《决策与判断》《别做正常的傻瓜》《怪诞行为学》《错不在我》《本能》《影响力》《摇摆进化心理学》《学会提问》
最后
回顾完之后,那种感觉跟我合上书的感觉又不一样了。所以,“近因效应”再一次影响了我,也同时提醒我们,有些知识常读常新,该找个时间总结回顾下学过的东西了。
handsome
2016-11-20